-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的思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鉤沉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108056
- 條形碼:9787515108056 ; 978-7-5151-080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的思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鉤沉叢書 本書特色
劉麟,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任副館長,新中國**代俄語翻譯家、**批編輯。他見證并親身參與了新中國文化事業(yè)的建立與發(fā)展。巴金、蕭乾、冰心……這些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響當當?shù)拿衷趧Ⅶ肷砩系靡源?lián)起來,勾畫出一幅生動有趣又氣勢恢宏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歷史畫卷。
文學的思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鉤沉叢書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劉麟的諸多作品中選取了多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包括散文、文論和詩歌。這些作品有作者對自己家鄉(xiāng)和童年的回憶,有作者與老一輩文學家的交往記錄,也有作者親歷現(xiàn)代文學館的建立、《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寫和作家書信集的出版的記載,作者對這些事件的回憶和見證展現(xiàn)了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此外,本書還收錄了作者對中國近現(xiàn)代文學的研究,展現(xiàn)了作者的學術能力,劉麟的多篇散文和詩歌也彰顯了作者的文學情懷。這本書不僅向讀者多方面展現(xiàn)了劉麟的生命歷程,也讓讀者得以了解老一輩文學家建設我國文化事業(yè)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的閱讀和收藏價值。
文學的思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鉤沉叢書 目錄
文學的思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鉤沉叢書 節(jié)選
《無聲的對話》: 一、巴金的信 1983 年深秋我進入文學館的時候,工作的場所暫借在西郊萬壽寺的西院。它依傍著三環(huán)路,前后共有五進,第三進原有一座大殿管著兩座偏殿,在撥給我們使用之前,一場大火把它燒成了白地,荒煙衰草,斷壁殘垣,破敗凄涼,不忍舉步。后院古木參天,長廊繡閣,然而夕陽殘照,搖搖欲墜。這樣一個空落落、冷清清的大院子,前門只有一個收發(fā)兼看房子的老人,七八個工作人員早來晚去,還要輪流值班守夜。中午不僅沒有免費的點心,連付費的午餐也沒有;一個開水爐子還是費了很大勁、過了很久后才爭取到的,因為這里是古建筑,是受保護的文物,不允許生明火。而室內(nèi)陰暗潮濕,漏風進土;蟻爬蟲咬,關不緊門戶。 當時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開始了我們的事業(yè)。巴老(巴金先生)并不嫌棄這種條件,他信任我們,把實踐他對文學館的設想的希望,寄托在我們身上。他關心我們,鼓勵我們,經(jīng)常和我們通信,函電頻繁;我們不時應他的呼喚前往上海,我們的唐文一、魏帆等年輕人成了他家的常客。巴老與我們這種親密的關系和由此而生的特殊的感情,在中國作協(xié)屬下的其他機構中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他本人對此也是不加掩飾的,1987年3月 16日他在給我的一封信上說; 徐鈐同志帶來的復印件收到了,謝謝。我身體不好,精神差,這次日本文學館三位客人過滬,我就不出來接待了。但您送走客人后到 我家來談談,我倒歡迎,因為我不用為待客的禮貌發(fā)愁,衣冠不整,打不起精神,也不要緊。您這次來,我還想托您帶點我捐贈文學館的資料回去。濟生給我看過您給他的信,我對他說您委托他編我的書信集我同意,不過我還活著,書信集不妨慢慢地出,不必急。您看怎樣? 一封短信,寫了好些天,請原諒…… 巴老信中說不把我當作客人,可是他使用的語氣和稱呼,卻是十分尊敬,我深感擔當不起。那一年4月8日,在日本近代文學館的客人從上海出境回國后,我趕到了武康路。正好遇上大雨,巴老有幾大件已經(jīng)裝裱的字畫,另有他的祖父的線裝詩集,要捐給文學館,因怕淋濕,我沒有帶走,約定過兩天再來。他和我不拘客套地在客廳里坐了個把小時,問寒問暖。談新館談經(jīng)費,意猶未盡。第三天陣雨稍小,下午三時,上海作協(xié)外聯(lián)處范老太太驅車接我去巴老家,我再次踏進客廳,巴老聞聲從樓上扶著梯子慢慢走下來,我拿了字畫和幾包書,他想要履行主人的禮節(jié)送客,被我攔陽阻,只好站在門廊里目送我上車,我們當即向機場疾駛而去。 將近二十年了,在我的印象中,巴老依舊在樓梯邊上站著,直到2005年 10月 23日。這天早上,我們從北火車站出來,打電話,買花,雇車,駛到門口,從靜寂的庭園走進幽暗的門廊,向遺像獻花,鞠躬行禮。靜悄悄的樓梯邊上放著層層鮮花,再也沒有巴老的身影。客廳的門大開,空無一人;聽得樓梯聲響,下樓的是小林。黃的白的花朵和白底黑字的挽幛告訴我們∶ 巴老真的不在,離開我們已經(jīng)幾天了。 ……
文學的思念/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鉤沉叢書 作者簡介
劉麟筆名劉季星,浙江黃巖人。中共黨員。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85年任中國現(xiàn)代文學館副館長,從事史料收集工作,主持整理出版了《巴金書信集》《茅盾書信集》等。譯著有《在蒲雅諾夫卡》《天涯芳草》《陀思妥耶夫斯基散文選》《果戈理散文選》《托爾斯泰散文選》《戴灰眼鏡的人》《克里米亞的海岸》《詩人的市場》《即興詩人》以及《丹麥文學史》(合譯)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