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fā)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御第2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76013740
- 條形碼:9787576013740 ; 978-7-5760-137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御第2版) 本書特色
心理防御是將不愉快情緒的組成部分從意識覺察中驅(qū)逐出去的心智操作,是精神分析體系的核心概念之一。 治療師會嘗試去理解他們病人的感受,但在實踐中,僅僅只是理解感受還不足以幫助人們克服他們的問題。還有必要向病人解釋他們的潛意識防御如何以及為什么要阻止他們了解自身的不愉快感受。現(xiàn)實中,大多數(shù)情感困難都來自于有問題的防御和情緒的某種組合。 當人們對自身病理性防御機制和感受有了恰當?shù)亩床欤麄兙湍軌蚋逦乩斫馄浞抢硇孕袨椤Y狀以及態(tài)度的意義和根源。認識到這些常常可以緩解痛苦的精神病學癥狀(如抑郁和恐懼),從而促進人們過上更健康的生活。
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御第2版) 內(nèi)容簡介
心理防御的本義是我們的心理機制將我們的感受關(guān)閉在意識之外,做到“自己也不知道”,是我們理解人性的一個窗口。心理防御是人類的一種精神生活方式,但也成為諸多精神疾病的表現(xiàn)手段。本書從精神分析視角,描述了人類在對抗焦慮、抑郁以及憤怒情緒時經(jīng)常使用的至少101種防御方式。這些防御方式按照人心理發(fā)展階段分類,并配有詳細解釋和案例。本書作者在本次修訂版中,特意分析了中國文化環(huán)境下一些專享的心理防御方式。作者同時也根據(jù)其40年精神科和精神分析治療經(jīng)驗提供了諸多相關(guān)心理治療建議。
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御第2版) 目錄
**版 致謝
《心靈的面具》中文第二版作者序
引言
**章 關(guān)于防御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性心理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中出現(xiàn)的防御
第三章 潛伏期、青少年期及雜類防御
第四章 防御在精神病理診斷中的使用
第五章 詮釋技術(shù)
第六章 鑒別診斷與治療選擇
第七章 支持性治療技術(shù)
第八章 自殺傾向評估中需關(guān)注的防御
附錄1 精神分裂癥: 診斷標準演變史
附錄2 診斷中需評估的自我力量
附錄3 精神分析診斷中發(fā)展性因素的考量
附錄4 客體關(guān)系理論簡史
附錄5 躺椅上的卡門(比才歌劇人物)
附言 一些聲明
術(shù)語和防御機制列表(中英對照)
參考文獻
譯者后記
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御第2版) 節(jié)選
《心靈的面具》中文第二版作者序 我很榮幸地看到這本書的中文版得以再版。這首先要感謝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彭呈軍先生,沒有他的辛勤努力,《心靈的面具》的中文第二版不可能面世。 在我用英文撰寫《心靈的面具》時,完全沒有想到這本書會被翻譯成其他文字出版。因此,我(在書中)既包含了術(shù)語,也使用了文學性語言,偶爾還會穿插一些美國俗語。當時的初衷是希望讀者能更加輕松愉快地用英語閱讀此書,但后來才意識到這種文風會讓翻譯變得十分困難。但無論如何,當收到來自羅馬尼亞、土耳其和伊朗的信函要求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仍然感到十分欣喜。我也希望能用不同的語言閱讀這本書。 令我驚喜的是,《心靈的面具》在2011年首次被郭道寰(杭州)帶領(lǐng)的“101小組”翻譯成中文;更令我驚喜的是,在書籍出版后,北京《心理月刊》一次讀者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這本書在中國讀者閱讀量*高的心理書籍榜中排名第二。這些消息都令人相當振奮。2012年,我在北京接受了《心理月刊》的采訪,這篇訪談隨后也被該雜志發(fā)表。 之后,我開始更多地在中國從事教學,至今已有七八年時光。慢慢地,我也聽到不少學生反饋說,盡管這本書十分有幫助,但是文風卻不太符合中文習慣。這些意見讓我開始思考,是否有必要日后進行重新翻譯。 能夠和第二版譯者王晶(北京)合作實屬我的幸運。她講著標準的美式英語,有著豐富的詞匯量,并且能領(lǐng)會到書中的幽默。她答應(yīng)重譯此書我深感榮幸。 為確保翻譯準確性,王晶也推薦了我的朋友及同事武春艷醫(yī)生對譯本進行審校。武春艷醫(yī)生是正在接受精神分析訓練的精神科醫(yī)生及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雜志的編輯,對于精神分析術(shù)語的中文翻譯有著精準的把握,并有著多年豐富的學術(shù)和筆譯、口譯經(jīng)驗。對王晶和武春艷兩人,我表示深深的感激。 除了語言之外,這本書也有其他方面需要修訂。本書*早是在2003年由位于紐約市的勞特里奇出版社(Routledge)出版。當時,《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四版似乎意味著會將防御機制考慮在內(nèi): 該版前言建議將防御放置于軸二。但是到了第五版(2013)中,以軸系進行診斷的方式被放棄。此外,由于這一版擴展到上千頁之多,因此將防御機制與之進行對應(yīng)更加困難且?guī)缀醪豢尚校‵rances, 2013,2014)。加之第四版的編碼系統(tǒng)已被摒棄,因此有必要在此書中將相關(guān)的引用刪除。 這五年來我一直在弗吉尼亞州諾福克市歐道明大學(Old Dominion University)的孔子學院學習中文。目前,我可以進行簡單的閱讀書寫,并十分喜愛學習各種成語。不過,此書的中文水平遠遠超過我目前的能力。我希望你能喜歡此書的第二版,并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夠用中文閱讀這本書。 杰瑞姆·布萊克曼 2020年6月 譯者后記 有一天,我的一位來訪者跟我說:“我想我跟你講這些事,其實是為了不談其他更重要的事。” 之前,他講述了這一周的經(jīng)歷: 與他人的沖突、內(nèi)心的感受和領(lǐng)悟、不愿意看到的自身問題……所有這些都的的確確是咨詢要去處理的議題。但慢慢地,他意識到自己似乎在通過說這些事——這些確實是咨詢要去討論的事情、能讓咨詢師“松一口氣”的事情——來逃避其他什么。來訪者自己意識到自己在使用防御。 你看,心理防御無處不在。人們不僅會使用花樣繁多的防御方式,也會在各個水平和抽象層次上使用防御。有些防御無傷大雅,但有些防御則會扭曲人格、耽誤人生甚至制造更多的痛苦。 理解防御是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和其他流派心理治療不同的地方,也是當代弗洛伊德學派重要的工作方式。人們之所以防御,是因為自身有不能看見、不愿意看見、不能接受的部分——我們每個人都有,所以我們每個人也都會防御。人們之所以防御,也是因為我們要去面對并非百分之百適應(yīng)我們的環(huán)境,我們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要“生存”下來。 當杰瑞姆·布萊克曼醫(yī)生(教授/老師——我更愿意稱他為老師,感覺更親切一些)邀請我重新翻譯《心靈的面具——101種防御機制》時,我**反應(yīng)是略有吃驚,但第二反應(yīng)就是欣然答應(yīng)。事實上,我并不認為我能夠比**版譯者們做得更好。這本書的**版廣受好評,重印多次,許多從事心理咨詢行業(yè)的同行們都仔仔細細地閱讀過這本書。我之所以答應(yīng)重譯,是因為一方面我幸運地獲得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彭呈軍老師以及資深心理治療師武春艷老師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想深入學習這本書,深入理解防御操作以及防御機制。整個翻譯過程讓我收獲匪淺。 可以說,《心靈的面具——101種防御機制》是我見過的專業(yè)文獻中,對防御*全面、透徹的總結(jié)。在這本書之前,大概就是七十多年前安娜·弗洛伊德的《自我與防御機制》Freud, A. (1937/1992). The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 Routledge.了。可能會有人說,“哪有那么多防御?”但我翻譯后的感覺是,有。不僅有那么多的防御,而且還有更多的防御。這一點,布萊克曼老師也在書中提到。能夠給這些防御操作和機制命名,是理解心靈、理解人的**步。就好比哲學家會說:“如果我們能給人使用的每一種謬誤都命名,那該有多好。”意思就是,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的思維模式并且當出現(xiàn)思維錯誤時能夠指認出來。 同樣,如果我們能給人使用的每一種防御都命名,那該有多好。命名是理解的**步。不能言說的也無法通透理解。但命名并不是拿著花名冊、電話簿和人說,“你這是在使用壓抑”、“你怎么又理智化了”。命名的意義首先在于,我們理解到一個人(我們自己或者其他人),她/他因為某些原因,感到需要保護自己。也就是,我們理解到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脆弱的部分。這讓我們更能抱持著一種慈悲心和開放性去和來訪者工作,去和他人交往,或者去共情理解自己。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精華不僅僅是列舉出了上百種防御方式,而且也包括那些有趣但深刻的案例片段。即,我們該如何去和防御工作。幫助來訪者理解到她/他具體使用哪一種防御其實是很后面的事情。在這之前,咨詢師的看見、接納本身就傳遞著重要的信息:“我看到你處在痛苦中。我尊重你感到需要保護自己。”這種態(tài)度本身就已經(jīng)不同于一般性的人際關(guān)系了。 以上便是我認為我在這次翻譯旅程中*大的收獲。當然,這本書還有其他很多重要內(nèi)容我并沒有提到。例如自殺風險評估、診斷依據(jù)、和來訪者的不同工作方式,等等。我想,親愛的讀者——聰明、智慧的讀者,你一定會在這本寶藏書籍中發(fā)現(xiàn)更多。 王晶 2021年3月于北京
心靈的面具(101種心理防御第2版) 作者簡介
杰瑞姆·布萊克曼(Jerome S. Blackman),又名博學東,資深精神病學專家,美國東弗吉尼亞醫(y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弗洛伊德學會訓練與督導分析師,山西醫(yī)科大學特聘教授,有著超過40年從業(yè)經(jīng)驗。《心靈的面具》中文第一版給國內(nèi)超過10萬名讀者普及或深入研究心理防御機制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窗口。布萊克曼教授曾在北京、上海、杭州、太原等地開展精神分析與治療方面的培訓講座。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