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淚與鹽 本書特色
二十五年的孤島奇跡 見證希望與絕望的人性紀念碑 依據本書素材改編紀錄片《海上火焰》(Fuocoammare)攬獲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等多項國際大獎
淚與鹽 內容簡介
在蘭佩杜薩生活并不容易。這片小小海灘從非洲大陸上脫落,向著歐洲遷移,仿佛是自愿成為兩者之間橋梁的象征。它的命運已被奇特的地理條件寫就,這命運不僅支配著這片土地,更支配著定居其上的人們。 蘭佩杜薩,距離非洲大陸比距離意大利本土更近的島嶼,成為無數非洲難民進入歐洲的中轉站。孤注一擲的人們選擇用很卑微、兇險的偷渡方式,遠離故土的戰亂和傷痛。原本作為希望之路的海洋,卻往往成為其命運翻覆的地獄。器官買賣、奸淫擄掠、暴虐的蛇頭、頻發的海難… 皮埃羅?巴爾托洛,一個貧苦的蘭佩杜薩漁民的兒子,1991 年毅然回到家鄉,開設了島上間診所,從未想象過自己的診所會成為難民危機前線的一處戰壕。無數次的緊急救治、檢查、馳援、驗尸…對于巴爾托洛和其他蘭佩杜薩人來說,把任何一個人留在海上聽任命運擺布,是不可接受的,這是誰也不能違背的海洋的規則。 巴爾托洛醫生以外科手術刀一樣精準、犀利的文字,呈現了一段段破碎的人生,還有永遠無法愈合的精神創傷。這些個人的記錄更是尖銳地叩問文明和身份的邊界,讓我們追問這些悲劇因何而生,對他人的苦難日益麻木的社會和頭腦又如何面對人類制造的優選苦難。
淚與鹽 目錄
淚與鹽 節選
Ciò che capisce un sindaco e non i «grandi» della terra 一位鎮長懂得而“大人物”不懂的事情 “醫生,船上有一位孕婦,已經出現陣痛了。”我馬上奔去碼頭把她送到診所。檢查完畢,毫無疑問,必須用直升機載她去巴勒莫。她的分娩可能相當煩難,我們不具備應對可能的并發癥的條件。和孕婦一起來的還有她丈夫和其他七個子女。我跟她說這么多人沒辦法一起走,家人可以明天與她會合,她必須立刻出發,不然不僅孩子保不住,她自己也有生命危險。但是她不愿意。她說經歷了所有那些事情以后她再也不會與孩子分開,無論付出什么代價。甚至丈夫勸她也無濟于事,孕婦的決心之堅定實在驚人。我們不知該怎么辦,而且已經沒有時間了。再拖延下去,她可能在我們眼前死去。 我找遍了知道的所有門路。直升機不夠用,他們人太多,一次是上不去的。仿佛有一只沙漏在我眼前浮現,沙子飛速流動著。就在我已經對解決問題陷入絕望的時候,意料之外的方案出現了:一架歸屬內政部的軍用飛機可以送他們過去。這個女人勝利了,她的固執幫助她達到了目的。她的家庭再也不會分離了。她擁抱了我,褪去強硬的外表,對我露出了感激的笑容。 我們的目標之一,就是避免拆散抵達的難民家庭,并且盡量使那些已經分散的家庭重新團聚。 那件事過后一段時間,我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是馬多涅山里的一個小城鎮,杰拉奇西古洛鎮的鎮長。出于命運的某種巧合,他的名字正好和我的姓一樣。“我是巴爾托洛·維耶納。”他如是說,“抱歉打擾了您,但是只有您能幫助我。”這成了一段延續至今的友誼的開端,并且為一件事情帶來了出人意料的美好結局。 有二十四個敘利亞人——來自同一個大家庭,有男有女還有小孩——在利比亞一起上了難民船。到了海上,需要從大船換乘小船的時候,因為空間不夠,蛇頭只放行了他們中的一部分。余下的人被送回了利比亞,其中的一個小女孩就這樣被迫和父母分離了。所幸還有個叔叔和她在一起。 得以繼續前進的**撥人半路被一艘海軍軍艦截住,先是送到了拉古薩省的波扎洛,接著轉移到杰拉奇一所針對申請庇護的難民的收容中心。又過了幾天,那對和女兒分離的父母把他們的經歷告訴了鎮長。這兩人的經歷可以說是雙重的倒霉:不僅女兒不復留在身邊,而且各人僅有的一點財產在軍艦上也全數丟失了。后面這件令人遺憾的事引發了隨后的司法審判,所有每天累死累活在海上拯救生命的軍人聞之無不憤怒。幸運的是那位帶著小女孩的叔叔設法通過一部手機聯系上了他們,并且通知說他已被送到了蘭佩杜薩。巴爾托洛·維耶納聽說之后便去找本地人員的聯系方式,*后找到了我。我立刻動身去難民接待中心開始尋找。并不容易,因為那些日子住在中心的難民足有數百人。敘利亞人被統一安排在外面樹林中的幾個大帳篷里,因為里面實在沒有地方了。在文化翻譯的幫助之下我說明了來意,并描述了女孩的長相。雖然不無波折,但我還是找到了她,并且設法打通了從蘭佩杜薩到杰拉奇的路,幫助她回到了家人身邊。他們的落腳之地,根據巴爾托洛·維耶納幾個月后告訴我的說法,是荷蘭,至少目前是這樣,因為他們*大的希望仍然是戰爭盡快結束,讓他們返回敘利亞的家園。其他數千個家庭,數千位醫生、建筑師、工程師、教師、工人和學生,也都是這樣想的。難民們都是這樣想的。這是他們的身份。 杰拉奇西古洛這樣一座小鎮的鎮長完全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那時他竭盡全力幫助一個落難的家庭;我們至今仍和他們保持聯系,追蹤他們的現狀和生活。然而世界上的“大人物”們似乎并不明白。 當我看到被拒絕入境的難民照片,幾千人被無情地驅趕掉頭,被送回到那個他們拼盡全力逃脫的地獄,我流下了憤怒的淚水。你怎能在一張紙上簽個名就決定了幾千個活人的命運,緊接著就在記者和攝影師面前擺出微笑的姿態?我們已經成了什么樣的人啊,竟能以這種方式抹去記憶?
淚與鹽 作者簡介
皮埃羅·巴爾托洛,出生于蘭佩杜薩島一個貧窮的漁民家庭。1991年,在獲得醫生執照后返回蘭佩杜薩島,開設了島上的家診所。從那時起,巴爾托洛醫生和同事、當地人一起,救治、援助了三十余萬來自利比亞、敘利亞、加納、厄立特里亞等國的難民。2016年,獲屆德法人權獎。2019年,當選歐洲議會議員。吉安弗蘭科·羅西導演以其經歷改編的紀錄片《海上火焰》獲奧斯卡金像獎很好紀錄片提名、第66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第29屆歐洲電影節很好紀錄片獎。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