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厘金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73806
- 條形碼:9787100073806 ; 978-7-100-07380-6
- 裝幀:6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厘金史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學以上文化程度《中國厘金史》的結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即(一)厘金的起源與沿革,(二)稅制,(三)收支概況,(四)各省厘金,(五)厘金統計資料。在厘金起源問題上,羅氏 突出的貢獻在于,闡明了在太平天國運動蓬勃興起、以往捐納報效等臨時籌款措施難以為繼,而清代稅制結構中商稅明顯偏弱、財政收入缺乏彈性的情況下,重在征商的厘金制度興起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厘金的推廣和延續,不僅是清朝財政的需要,還有著重農抑商傳統經濟思想的支撐,對于近代財政結構和稅制的演變影響深遠。
中國厘金史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近代財政經濟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征引文獻資料相當豐富,除了二千多件清代厘金檔案外,還搜集了清代厘務機構編制的各種文件、表冊和章程等,按類分章,敘沿革、規章,論利弊,頗有中國傳統志書體例,兼史書據實紀事風格,將中國優良的史學傳統融匯到了與靠前接軌的近代學術規范之中,成為后來研究中國古代厘金問題的典范之作和基礎之作。
中國厘金史 目錄
凡例
中西年份對照表
**章 厘金制度之起源
壹 厘金制度產生之原因
貳 厘金未施行以前加征商稅之擬議
叁 厘金制度被采行的原因
肆 厘金制度創辦及普行之經過
(附)厘金創議人錢江之事跡
第二章 清廷對于厘金稅政之措施
壹 咸同時期( 1854-1874)
貳 光緒時期(1875-1908)
第三章 全國厘金稅制概要
壹 百貨厘金的種類
貳 各省厘金稅率
叁 各省課厘貨類及免稅貨物
肆 征收機關
一 征收機關的系統及組織
二 局卡及人員的統計
三 征收人員的委任及待遇
第四章 全國厘金稅制概要(續)
伍 征收制度
一 官征制度
(一)各省的稅章及稅票
(二)卡厘征收手續
(三)轉運及分運的免厘辦法
(四)厘金罰款及其分配
(五)坐厘征收手續
(六)定期蠲免常例
二 包繳制度
(一)廣東的認捐
(二)江浙的認捐及包捐
(三)認捐之利弊
陸 報解及考成
一 報解程序
二 考成
(一)比較辦法及獎懲章程
(二)比較辦法之流弊
柒 厘金的弊端
一 侵蝕稅收的弊端
二 私索商民的弊端
捌 厘金與條約之關系
第五章 全國厘金收支概況
壹 統計材料來源及整理方法
一 統計材料的來源
二 折合方法及準確程度
三 材料不全及補充辦法
貳 全國厘金收入概況
……
第六章 全國厘金收支概況(續)
第七章 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厘金
第八章 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厘金
第九章 福建廣東廣西三省厘金(附:臺灣省厘金)
第十章 山東河南山西直隸四省厘金
第十一章 陜西甘肅四川云南貴州五省厘金
第十二章 東三省及新疆四省厘金
羅玉東和他的《中國厘金史》
中國厘金史 節選
江南北三總局之名稱始確定,除金陵局于宣統二年歸并于江南財政公所外,蘇滬二局皆存在至于清末。咸豐末年至同治初年間,江蘇抽厘的進展情形已略如上述,詳情雖難考查,但據目前所得二檔案,亦可以約略窺見當時蘇省抽厘之普遍及繁重情形。據同治二年上諭稱,富明阿(江寧將軍)奏稱,里下河一帶,南北糧臺設立捐卡,大小約有百余處,有一處而設數卡者,有一卡而設數局者。惟據《會典》載,是年江北設厘捐總局,除裁并各卡外,僅留存二十六處。此舉似因江北各軍糧臺紛立捐局,故以設立總局及裁并各卡限制之。但裁并后,謂僅留存二十六處,則頗有疑問。據同治三年江寧將軍及漕運總督覆奏遵旨裁撤厘捐局卡一折,稱江北揚通,海門,靖江十三廳州縣及揚鎮糧臺所設沿江內河各厘局,自同治二年奉旨裁撤多處后,尚存正局五十三處。據此可知《會典》所載二年裁并后留存之數不確。蓋即使二十六處皆為正局,猶相差一半,況漕督等奏報之數為正局,分卡之數尚不在內。可見二年上諭所稱,大小約有百余處,當系事實。同治三年,再度經漕督等裁并十三局、五十九卡后,尚余正局四十處,分卡之數不明。于此可見當時蘇省抽厘之普遍。至于抽厘貨類是否亦因局卡之增置而亦日見推廣,今雖難言,但稅額之逐漸加重,則有事實證明。 ……
中國厘金史 作者簡介
羅玉東,生卒年不詳,據學界認為,于抗日戰爭時期因日軍轟炸去世。1934年參與組織成立“史學研究會”,主要作品有:《厘金制度之起源及其 理論 》(《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集刊》卷第l期,1932年)、《光緒朝補救財政之方策》(《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集刊》卷第2期,1933年) 、《中國厘金史》(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羅玉東對晚清厘金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作品《中國厘金史》是20世紀上半葉具性的清代財政史領域的研究著作,“該書對橫行中國78年、雖病商害民卻蘊含了中國現代貨物稅、工商稅、流轉稅萌芽的‘厘金’制度,做 了周詳而通透的研判”(摘自《12讀本思索二千年稅改》,《投資者報》2009年第8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