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操作實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220207
- 條形碼:9787509220207 ; 978-7-5092-2020-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操作實務 本書特色
行政事業(yè)單位財務會計人員︱內部審計人員︱第三方咨詢評價機構★★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實用范本★★ 預算績效評價資料清單+方案模板+項目報告+業(yè)務檔案★掌握預算績效評價方法★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做好預算支出績效考核★強化內部控制風險防線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操作實務 內容簡介
★★行政單位、*單位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實操手冊★★ ★★完整的預算績效管理專項業(yè)務檔案資料分享★★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準備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調研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評價標準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專家評價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報告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資料歸檔 ■財政預算資金事前績效評估 ■項目績效跟蹤 ■部門整體預算支出績效評價 ■財政政策績效評價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績效評價 ■單位簡易評價 ■成本預算績效分析等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操作實務 目錄
第1章 總 論
SECTION 1.1 預算績效管理的意義、指導思想和依據??
1.1.1 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
1.1.2 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思想??
1.1.3 預算績效管理的依據??
SECTION 1.2 預算績效管理的原則??
SECTION 1.3 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
SECTION 1.4 建立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鏈條??
SECTION 1.5 完善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
SECTION 1.6 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SECTION 1.7 硬化預算績效管理約束??
SECTION 1.8 預算績效管理保障措施??
第2章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準備
SECTION 2.1 方案撰寫及工作計劃??
SECTION 2.2 簽署服務合同??
SECTION 2.3 項目啟動會??
2.3.1 召開項目啟動會的意義??
2.3.2 項目啟動會的主要內容??
第3章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調研
SECTION 3.1 編寫和發(fā)放資料清單??
SECTION 3.2 開展實地調研??
3.2.1 調研前的準備
3.2.2 開展現場調研
SECTION 3.3 開展?jié)M意度調查
3.3.1 滿意度調查問卷的設計
3.3.2 滿意度調查問卷的對象選擇
SECTION 3.4 績效評價資料整理
SECTION 3.5 項目溝通
第4章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評價標準
SECTION 4.1 績效目標設計原理
4.1.1 績效目標管理的基本邏輯
4.1.2 績效目標的層級結構和內容
4.1.3 績效目標編制策略
4.1.4 績效目標評審的主要內容
SECTION 4.2 績效指標體系
4.2.1 績效評價指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
4.2.2 績效評價指標分類
4.2.3 績效評價指標設計框架
4.2.4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理
4.2.5 如何確定指標權重
4.2.6 如何制定評價標準
4.2.7 項目績效后評價指標體系
SECTION 4.3 評價結果評定
4.3.1 績效評價方法
4.3.2 績效評價結果標準
第5章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專家評價
SECTION 5.1 項目專家預備會
SECTION 5.2 專家考評會前期準備
SECTION 5.3 現場專家考評會
第6章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項目報告
SECTION 6.1 績效評價報告概述
SECTION 6.2 評價內容及重點
SECTION 6.3 項目支出后續(xù)評價
SECTION 6.4 財政支出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第7章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資料歸檔
SECTION 7.1 檔案管理
SECTION 7.2 績效管理歸檔要求
SECTION 7.3 績效管理歸檔目錄
SECTION 7.4 檔案管理員職責
第8章 財政預算資金事前績效評估
SECTION 8.1 事前績效評估概述
SECTION 8.2 事前績效評估的核心內容
SECTION 8.3 事前績效評估遵循的原則
SECTION 8.4 事前績效評估的方式方法
SECTION 8.5 事前績效評估結果及應用
SECTION 8.6 事前績效評估程序
8.6.1 事前績效評估的一般流程
8.6.2 事前績效評估工作
SECTION 8.7 事前績效評估指標體系
SECTION 8.8 事前績效評估報告
第9章 項目績效跟蹤
SECTION 9.1 績效跟蹤概述
SECTION 9.2 績效跟蹤對象
SECTION 9.3 績效跟蹤目的和意義
SECTION 9.4 績效跟蹤組織形式??
SECTION 9.5 績效跟蹤核心內容
SECTION 9.6 績效跟蹤程序
SECTION 9.7 績效跟蹤報告
第10章 部門整體預算支出績效評價
SECTION 10.1 部門整體預算支出績效評價核心內容
SECTION 10.2 部門整體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程序
SECTION 10.3 部門整體預算支出績效評價體系
10.3.1 預算投入
10.3.2 管理過程
10.3.3 運行產出
10.3.4 運行效果
SECTION 10.4 部門整體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報告
第11章 財政政策績效評價
SECTION 11.1 財政政策績效評價核心內容
SECTION 11.2 財政政策績效評價程序
SECTION 11.3 財政政策績效評價體系
SECTION 11.4 財政政策績效評價報告
第12章 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績效評價
SECTION 12.1 PPP項目績效評價概述
SECTION 12.2 PPP項目績效目標與績效指標管理
SECTION 12.3 PPP項目績效監(jiān)控
SECTION 12.4 PPP項目績效評價
SECTION 12.5 組織保障
SECTION 12.6 PPP項目績效評價相關資料模板
第13章 單位簡易評價
SECTION 13.1 單位簡易評價核心內容
SECTION 13.2 單位簡易評價程序??
SECTION 13.3 單位簡易評價體系
SECTION 13.4 單位簡易評價報告
SECTION 13.5 單位簡易評價體系的指標權重與評價結果
SECTION 13.6 單位簡易評價報告案例
第14章 成本預算績效分析
SECTION 14.1 成本預算績效分析概述??
SECTION 14.2 成本預算績效分析準備
SECTION 14.3 成本預算績效分析實施
14.3.1 制作并發(fā)放所要收集的資料清單
14.3.2 入戶調研和收集資料
14.3.3 對調研獲取信息及收集得到材料展開分析??
SECTION 14.4 總結及應用??
附 錄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政府采購競爭性磋商采購方式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
財政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通知??
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
國務院關于批轉財政部權責發(fā)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的通知??
財政部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中央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政部關于印發(fā)《地方財政管理工作考核與激勵辦法》的通知??
財政部關于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績效評價工作的指導意見??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操作實務 節(jié)選
4.2 績效指標體系 4.2.1 績效評價指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 1.績效評價指標的基本概念 績效評價指標是指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 2.確定績效評價指標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相關性原則。 績效指標應當與評價對象密切相關,與績效目標有直接的聯(lián)系,能夠恰當反映目標的實現程度。 (2)重要性原則。 應當優(yōu)先使用*具評價對象代表性、*能直接反映產出和效益、*能反映評價要求的核心指標。 (3)可比性原則。 對同類評價對象要設定共性的績效評價指標和標準,便于評價結果相互比較。指標盡可能選取相對比值,而不是絕對數;指標內涵應當明確、具體、可衡量;指標的取數或計算口徑必須清晰一致;數據及佐證資料應當可采集、可獲得。 (4)系統(tǒng)性原則。 應當將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相結合,全面系統(tǒng)反映財政支出所產生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可持續(xù)影響等。 (5)經濟性原則(可得性、非重復性)。 需考慮獲得指標數據的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避免反映同一方面業(yè)績的指標被重復估算。指標應當通俗易懂、簡便易行、精簡實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6)穩(wěn)定性與前瞻性相結合原則。 為保持指標的縱向可比,指標體系要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但也要逐步融入前瞻性指標,體現績效導向。 4.2.2 績效評價指標分類 1.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 (1)共性指標。 共性指標是適用于所有評價對象的指標,主要包括: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其收益管理情況,以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 (2)個性指標。 個性指標是針對預算部門或項目特點設定的,適用于不同預算部門或項目的業(yè)績評價指標,主要包括產出、效果類指標等。 2.“4E”指標 (1)經濟性(Economy)。經濟性指標主要關注支出是否具有節(jié)約性,支出是否產生經濟效益,經濟效益是否能夠可靠計量。 (2)效率性(Efficiency)。效率性指標主要關注預算資金投入和產出的關系。 (3)效益性(Effectiveness)。效益性指標主要關注預算支出產生的經濟效益、環(huán)境效益、社會和政治效益等預期目標。 (4)公平性(Equality)。公平性指標主要關注預算申報、審批和支出程序、標準和內容上的公平性,重點掌握預算支出是否屬于公共財政保障的范圍。 3.過程性指標和結果性指標 (1)過程性指標。指以行為過程為導向,具有手段和效率含義的指標。 (2)結果性指標。指以行為后果為導向,具有目的和效果含義的指標。 4.2.3 績效評價指標設計框架 評價指標體系中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的評價指標,構成了一種多級遞階層次結構。 (1)一級指標,也稱指標維度。維度是對評價對象、類型的區(qū)分,規(guī)定了評價的基本面向。通過維度區(qū)分,可使評價層面條理化,評價具有可比性。 (2)二級指標,也稱基本指標,或指標內容、中間段指標。是評價手段的體現,作為維度的載體和外在表現,需要根據項目的種類、特點、相關度和隸屬性進行編制。 (3)三級指標,也稱指標要素。即具體指標,是評價內容的實質性和具體表現,需要進行量化考量。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結構如圖4-3所示。 績效評價指標的要素構成如表4-2所示。 4.2.4 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理 1. PART法 PART設計理念和假設在于:所有的財政預算項目的績效都是可測度的,也是可以改善的。PART主要通過一套標準化調查問卷完成,由4個部分組成: (1)項目的設計和目標(program purpose & design)。用于評估項目設計和目的是否清晰與合理。 (2)戰(zhàn)略規(guī)劃(strategic planning)。用于評估項目是否制定了長期/年度措施與目標。 (3)項目管理情況(program management)。用于評估項目的財務管理狀況與改進措施。 (4)項目結果與績效(program results & accountability)。根據戰(zhàn)略規(guī)劃和其他評估情況,評估項目的績效。針對每個項目的績效和管理情況,PART設計了大約30個問題,對每個問題都要求有簡短的回答和有證據支撐的詳細解釋,以反映目標的實現程度和相關證據的充分適當性。通過問題回答并且結合權重,為各項目績效及管理狀況進行評分,從而為改進管理服務。 2.平衡計分卡法 平衡計分卡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美國關于評價企業(yè)經營業(yè)績財務與非財務指標體系的課題研究。平衡計分卡提供了一種全面的評價體系,分別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和學習增長這4個維度視角向組織內各層次的人員傳遞組織的戰(zhàn)略目標及每一步驟中他們各自的使命,并*終幫助組織達成其目標。其內在的邏輯是組織的使命決定了組織的戰(zhàn)略和愿景,而組織的戰(zhàn)略則可以區(qū)分為財務、客戶、學習與成長及內部流程4個維度的目標。這4個維度不是孤立的,都源于組織的戰(zhàn)略和愿景,相互聯(lián)系構成一個平衡系統(tǒng)。不僅包含4個維度即長遠發(fā)展(戰(zhàn)略管理)和近期目標(經營管理)、外部壓力(外部人員)和內部需求(內部人員)之間的平衡,而且關注組織發(fā)展的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動因(前置)指標和結果(滯后)指標、定量指標與定性指標之間的平衡。 3.邏輯分析法 邏輯分析法也稱邏輯模型或邏輯推理法,它通過分析,借助邏輯推理思維,尋求投入(inputs)、活動(activities)、產出(outputs)、結果(outcomes)和影響(impacts)等要件之間的關系,找出投入資金與產出效果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采用“if... then ...”(如果……那么……)的邏輯思路來辨析事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從分析一個組織、一項政策或項目的背景開始,接著分析他們正常運作的假設條件,然后再確定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目的,通過對投入、產出、期望的結果(desired outcomes)、影響和變化(changes)的邏輯分析,來揭示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和動態(tài)聯(lián)系,以此為基礎確定利益相關者的權利、責任和義務。這為建立績效預算、改進績效等活動奠定了基礎。 4.2.5 如何確定指標權重 1.指標權重的概念 指標權重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某一指標的權重是指該指標在整體評價中的相對重要程度,指標權重的確定既是績效好壞的量化過程,也是績效指標的選擇過程。 2.確定指標權重的原則 確定指標權重應依據重要性原則,權重要突出評價的關鍵,堅持“結果導向”,原則上產出、效益指標權重不低于60%。重要性原則一般情況下主要以各項支出金額占全部項目資金的比重作為參考進行確定。 一、二級指標權重不予修訂,三級指標應當根據指標重要程度、項目實施階段等因素綜合確定。根據項目實施的實際情況,可以調整三級指標權重并設置四級或五級明細指標。 3.確定指標權重的常用方法 (1)專家調查法,也稱德爾菲法(Delphi)。 指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蘭德公司的專家們?yōu)楸苊饧w討論存在的屈從于權威或盲目服從多數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種定性預測方法(德爾菲法)。具體如下: ①選定專家,給出賦權要求,且保證權數歸一化; ②由各位專家對各項指標進行打分,即給指標賦權; ③匯總各專家的賦權結果,并將結果反饋給各位專家; ④專家參考反饋意見修改其初次賦權結果; ⑤重復“反饋”與“修改”,直到達到符合要求的精度; ⑥以各位專家*終賦權值的平均值作為組合權重結果。 (2)層次分析法(AHP)。具體如下: ①建構指標體系的遞階層次結構; ②建立總目標層元素A與下層元素B1,B2,…,Bn的兩兩判斷矩陣,由專家給判斷矩陣賦值(一般采用1~9比率標度法); ③計算層次因素單排序值; ④一致性檢驗; ⑤建立B層各元素與其下層元素C之間的兩兩判斷矩陣,并完成上述③、④步驟(如果C還有下層元素,則按照上述方法繼續(xù)); ⑥層次總排序,計算各層指標的組合權重; ⑦層次總排序的一致性檢驗。 (3)經驗分配法。 在實際操作中,權重比例分配是根據工作經驗和對評價指標所代表的價值進行判斷的,即使經專家論證,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觀隨意性。 財政部門提出權重分配的經驗性方案,以統(tǒng)一不同財政支出項目(對象)指標體系間的權重比例結構。
財政預算資金績效管理操作實務 作者簡介
郝瑋 中國注冊會計師、會計師,高級風險管理師,中國人力資源研究會風險分會理事,北京瑋博合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法定代表人。 在會計、審計、咨詢行業(yè)從業(yè)近20年。作為執(zhí)業(yè)中國注冊會計師,先后供職于國富浩華會計師事務所、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北京瑋博合利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從事財務盡職調查,清算改制、重組,上市發(fā)行等保薦服務工作。參與編寫《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實操手冊》等多部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專著。持續(xù)為上市公司、國有大中型企業(yè)以及行政事業(yè)單位提供全面內部控制制度體系設計、內部控制風險管控咨詢等服務。近年來帶領公司深耕財政資金服務及審核業(yè)務,并取得豐碩成果,在財政項目預算事前績效評估、事后績效評價、全過程績效跟蹤績效評價、成本績效評價及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 郝建國 中國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客座教授。原北京市財政局會計處正處級調研員,長期主管會計制度建設與管理工作。長期擔任北京市會計專業(yè)和會計制度培訓教師,熟悉企業(yè)會計準則和政府會計準則、政府會計制度;長期擔任北京市績效評價專家,熟悉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評價與評估工作;財政部“政府會計相關問題研究”“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規(guī)范研究”課題組成員;財政部內部控制標準委員會咨詢專家。 多年來,先后編寫并出版了《會計基礎工作規(guī)范與會計核算實務》《企業(yè)會計實務操作指南2007》《新編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實務》《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規(guī)范實際操作范本》《行政事業(yè)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建設實操手冊》等多本會計專業(yè)、內部控制管理著作。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