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貨幣、信用與貿易:在東北探尋近代金融(1860-193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236823
- 條形碼:9787564236823 ; 978-7-5642-368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貨幣、信用與貿易:在東北探尋近代金融(1860-1931)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近代東北貿易發展和大宗商品交易過程中的貨幣和信用關系,并主要基于過爐銀制度、期糧和交易所市場、區域貨幣與匯兌市場,探討貿易、貨幣和信用之間的內在關系,以及近代中國區域金融市場的發展轉型。章主要利用早期的日本調查資料,對營口貿易的發展過程、營口貿易的覆蓋區域、市場網絡及其運行機制、營口的貿易模式和商業構造的變化等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第二章考察在前交易所時代東北豆貨貿易發展基礎上所形成的豆品期貨市場及其信用特點。第三至五章考察支撐商業貿易背后的信用和貨幣制度即過爐銀制度的運行機制與發展興衰過程。第六章考察了以大連為中心的錢市、匯市與貿易之間的關系。第七章和第八章考察了近代東北交易所的發展興衰過程、交易所的主要制度安排及運行機制等內容。
貨幣、信用與貿易:在東北探尋近代金融(1860-1931) 目錄
導言
**章 晚清營口貿易的商業機能與市場網絡
一、東北貿易發展概況
二、腹地地區的市場網絡及運行機制
三、營口與南方地區的貿易及其機制
四、對日貿易及其影響
五、營口的商業構造及其特點
小結
第二章 晚清遼河流域的豆品期貨市場
一、豆品期貨市場的產生與發展
二、交易過程、方式及其特點
三、交易工具和信用維持機制
四、清廷干預和戰亂對市場的影響
小結
第三章 營口過爐銀及其運行機制
一、過爐銀的發展過程
二、過爐銀的產生與性質
三、營口公議會與銀爐組織
四、山西票號、上海匯市與過爐銀
五、卯期、利率與過爐銀價格的決定
小結
第四章 清末過爐銀危機與制度調整
一、過爐銀的信用與危機
二、戰爭沖擊與過爐現銀制度
三、日俄戰爭期間的信用危機與定價制度
四、東盛和危機與定價決算制度
五、辛亥革命、銀爐公社與支票轉賬制度
小結
第五章 西義順破產案與過爐銀制度的衰落
一、營口銀爐派系與西義順破產案的發生
二、西義順破產案的救濟與官方對市場管理的強化
三、過爐銀制度的衰落
小結
第六章 以大連為中心的錢市、匯市與貿易
一、以大連為中心的貿易和金融市場的形成
……
第七章 東北交易所的產生、發展與市場轉型
第八章 東北交易所的制度安排與交易機制
參考文獻
后記
貨幣、信用與貿易:在東北探尋近代金融(1860-1931) 作者簡介
燕紅忠,上海財經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新世紀優秀人才;中國經濟史學會常務理事、近代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經濟史》編寫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金融史、商業史、社會組織與經濟發展。近年來,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后期資助項目、國家重大科研項目“清史工程”(典志·商業志·商人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和博士后科學基金等項目十余項。在《經濟研究》《歷史研究》《經濟學(季刊)》《金融研究》《近代史研究》、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FEC)、《中國經濟史研究》《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財經研究》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70余篇,出版《近代中日貨幣戰爭研究1906-1945》《貨幣、信用與貿易:在東北探尋近代金融(1860-1931)》《中國的貨幣金融體系1600-1949年》《晉商與現代經濟》《明清晉商與徽商之比較研究》(合著)《世界市場價格變動與近代中國產業結構模式研究》(合著)等專著10部。其中,《近代中日貨幣戰爭研究1906-1945》入選2019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主編《中國金融史》,參編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經濟史》和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國經濟史》。研究成果先后獲得省(市)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省(市)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教育部高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2項。多次赴荷蘭、南非、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參加世界經濟史大會等國際學術會議交流。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