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包郵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作者:楊建鄴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時間:2021-02-01
開本: 其他 頁數: 631
本類榜單:傳記銷量榜
中 圖 價:¥69.6(7.1折) 定價  ¥9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0350
  • 條形碼:9787100190350 ; 978-7-100-19035-0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本書特色

了解楊振寧先生人生歷程、科學成就、思想軌跡、家國情懷的扛鼎之作 《楊振寧傳》的作者楊建鄴是物理學教授,他的物理知識很多,又讀了大量的文獻,對我的工作有很多詳細的、半通俗的描寫。——楊振寧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內容簡介

《楊振寧傳(近期新增訂版)》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二十世紀很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楊振寧先生的傳記。由物理學教授楊建鄴先生撰寫,楊振寧先生審定認可,是有關楊振寧先生很厚實、很全面、專業的一部傳記,問世以來廣受好評。本書生動詳細地記錄了楊振寧先生的家世背景、學術生涯、科學成就、社會活動以及個人生活,以翔實的史料收集、扎實的物理論述和踏實的寫作態度見長,是了解一代科學巨擘楊振寧先生的人生歷程、科學成就、思想軌跡、家國情懷的扛鼎之作。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目錄

回首天外,腳踏實地(代序) 陳方正 / 1

**章 幸福的少年時代(1922—1938)

一、出生的年代 / 4

二、在父親留美的日子里 / 8

三、父親歸來 / 13

四、世外桃源和“似有異稟” / 23

五、戰亂中的奔波 / 41

第二章 西南聯合大學(1938—1945)

一、戰火中的西南聯大 / 49

二、大學生活 / 59

三、獲得學士學位 / 81

四、研究生院 / 91

五、遠渡重洋 / 104

第三章 芝加哥大學(1945—1949)

一、尋找費米 / 107

二、來到芝加哥大學 / 115

三、特勒的建議和獲得博士學位 / 127

四、“我是很幸運的” / 133

第四章 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1949—1966)

一、來到高等研究所 / 141

二、海外姻緣 / 153

三、規范場理論 / 163

四、宇稱守恒定律的破滅 / 195

五、美好的合作與*終分手 / 242

六、物理學之美 / 274

第五章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1966—1999)

一、跳出象牙塔 / 298

二、更廣闊的天地 / 305

三、統計力學中的輝煌 / 330

四、楊振寧與現代數學 / 348

五、另一個研究領域——物理學史 / 360

六、退休 / 376

七、香港中文大學 / 381

第六章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1999— )

一、落葉歸根 / 395

二、上帝的禮物 / 411

【附錄】我的一些記憶 / 426

三、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 / 431

四、冷原子研究 / 449

五、談治學之道 / 460

第七章 “有生應感國恩宏”

一、與祖國的聯系 / 472

二、痛苦的決定 / 481

三、1971年的壯舉 / 489

四、致力中國科學的發展 / 513

五、親情和師情 / 532

六、與鄧稼先的永恒友誼 / 547

參考書目 / 557

索 引 / 564

**版后記 / 581

增訂版后記 / 585

*新增訂版后記 / 587


展開全部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節選

幸福的少年時代(節選) 清華大學校園里有一所職工子弟學校,在清華園當時的校門(現在稱為“二校門”)西邊,叫成志學校。楊振寧在這兒讀了四年小學。楊振寧在回憶中說: 成志學校,現在是工會。自1929 年起我在這兒讀了四年書。我每天自西院東北角家門口“A”出發,沿著相片……上依稀可辨的小路向南行,再向東南走,爬過一個小土山便到達當時的清華園圍墻(“B”),然后沿著圍墻北邊的小路東行到成志學校。這樣走一趟要差不多20 分鐘,假如路上沒有看見蝴蝶或者螞蟻搬家等重要事件的話。 另外一條我常常騎自行車走的路是……自家門口東北行的大路。此路的一端是當時的校醫院(即今天的蒙民偉樓)旁的橋(“D”)。每逢開運動會,我就騎自行車沿此路此橋去體育館,和成志學校的同學們組織拉拉隊吶喊助威。 父親常常和我自家門口東行,沿著……第三條小路去古月堂或去科學館。這條小路特別幽靜,穿過樹叢以后,有一大段路(在“C”附近)左邊是農田與荷塘,右邊是小土山。路上很少遇見行人,春夏秋冬的景色雖不同,幽靜的氣氛卻一樣。童年的我當時未能體會到,在小徑上父親和我一起走路的時刻是我們單獨相處*親近的時刻。 楊振寧的回憶,也許會使我們想起也曾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所寫的《荷塘月色》一文,因為二者竟有許多相似之處。朱自清寫道:“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楊武之可能會像朱自清一樣獨自享受這“無邊的荷香月色”,但年齡尚小的楊振寧恐怕暫時還無法享用,對他*具吸引力的恐怕是與兒時的朋友一起捕蝴蝶、看螞蟻搬家、滑冰和騎自行車沖木板橋,等等。他的朋友多是當時清華大學教授的兒子,如數學家熊慶來的兒子熊秉明,數學家鄭桐蓀的兒子鄭師拙、鄭志清等。楊振寧除了學習成績優秀以外,在玩上也自有一套主張,充滿了冒險精神,很有刺激性,讓一群孩子十分佩服。他當時的外號叫“楊大頭”,也是這幫孩子的頭。 騎自行車是楊振寧的拿手好戲,平地上騎不算功夫,要在危險的狹窄木板橋上沖過去,那才叫真本事,那才叫過癮。他和一幫朋友*過癮的是從氣象臺所在的坡頂上,騎車從一座沒有欄桿只有兩塊木板搭成的小橋上呼嘯而過。那種刺激,那種冒險,那種準確的判斷,那種機敏的技術,讓楊振寧得到一種巨大的精神享受!只是后來回想起來,才感到后怕,覺得那是一樁極其危險的事情。 沖坡沖多了也覺得乏味,于是楊振寧又常常耍出新花樣。那時,清華大學生物系有幾排大金魚缸,每隔一定的時候,這些魚缸會搬走進行清理,這時一幫孩子就會乘這個難得的機會苦練自行車的本領。在每兩排魚缸之間有一條磚砌的小溝,大約有兩寸深,六七寸寬。他們就沿著溝騎車。這種騎法需要有極好的技術,車子不能彎行,彎了就會跌倒。楊振寧的車技超群,每一次他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駛過小溝。他還覺得不過癮,又玩出一個花樣:讓只有四歲的楊振平坐在把手和座位之間,然后沿小溝行駛。有一次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楊振寧帶著弟弟行駛在小溝中時,車子忽然傾斜倒下,兩人都從車上摔下來,楊振平摔得不輕,左額頭撞到溝的邊緣上,撞開了一個口子。楊振寧這下可嚇壞了,連忙把弟弟帶到醫院,找到醫生止血清理傷口,然后把弟弟帶回家,還專門給弟弟金錢酥吃,哄弟弟不要告訴爸爸和媽媽。但這種事如何能瞞得過大人呢?楊振平說:“那次大哥好像挨了一頓罵。” 除了會玩,楊振寧的學習成績絕對地好,而且在清華園里已經小有名氣。學習對他來說是一件很輕松的事。 1933 年秋,楊振寧考上了崇德學校。崇德學校在城里西單絨線胡同,是一所教學質量享有盛譽的教會中學,從初一到高三,共有6 個班,每個班只招50 名學生,全校共有學生300 多名,其中約有四分之一的學生是住讀。楊振寧的家離學校比較遠,因此是住讀,每周周末才能回家一次。新中國成立以后,這所學校改名為北京市第三十一中學。 在崇德學校,楊振寧受到了良好的中學教育,他不僅數、理、化等自然科學課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而且在國語和英語方面也得到良好的訓練。楊武之是一位頗有人文精神的教授,對于教育兒子很有心得。楊振寧對此曾深有感觸地說: 我九、十歲的時候,父親已經知道我學數學的能力很強。到了十一歲入初中的時候,我在這方面的能力更充分顯示出來。回想起來,他當時如果教我解析幾何和微積分,我一定學得很快,會使他十分高興。可是他沒有這樣做:我初中一與初中二年級之間的暑假,父親請雷海宗教授介紹一位歷史系的學生教我《孟子》。雷先生介紹他的得意學生丁則良來。丁先生學識豐富,不只教我《孟子》,還給我講了許多上古歷史知識,是我在教科書上從來沒有學到的。下一年暑假,他又教我另一半《孟子》,所以在中學的年代我可以背誦《孟子》全文。 父親書架上有許多英文和德文的數學書籍,我常常翻看。印象*深的是G. H. Hardy 和E. M. Wright 的《數論》中的一些定理,和A.Speiser 的《有限群論》中的許多space groups的圖。因為當時我的外文基礎不夠,所以不能看懂細節。我曾多次去問父親,他總是說“慢慢來,不要著急”,只偶然給我解釋一兩個基本概念。 對于楊振寧能夠背誦《孟子》全文,后來與楊振寧同時考進西南聯大外語系的許淵沖贊嘆地說:“成功的第二個因素是努力。每個人應該做的事如果做得盡善盡美,那就是成功。楊振寧在初中的兩個暑假里,跟清華大學歷史系的高才生丁則良學上古的歷史知識和《孟子》,結果他全部《孟子》都背得出來。這不是盡善盡美嗎?而我的歷史知識卻是聽鄉下大伯講《三國》、自己看《說唐》等書得來的;至于《孟子》,我只會背開頭一句:‘孟子見梁惠王’和‘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我是學文的,他是學理的,這樣一比,更看得出差距多么大了。” 除了上課和完成作業以外,楊振寧*喜歡做的事是到中學圖書館看書和借書。圖書館對楊振寧的成長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對此,楊振寧在1995 年對上海交通大學的學生們做“關于治學之道”的演講時曾特意講道: 崇德中學對我比較有影響的是圖書館里的書籍。譬如,當時有一本雜志,叫《中學生》,每個月厚厚一本,我每期都看。從文學、歷史、社會到自然科學,都有些文章。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有一篇文章,講排列與組合。我**次接觸到排列與組合這個概念,就是在這本雜志上。另外,1925—1927 年是20 世紀物理學發生革命性變革時期,產生了量子力學,這是人類歷史上*高的智慧革命之一。……當時,有一些物理學家寫了一些科普書,國內有人翻譯成中文,我從圖書館里借來,這些書給了我很大的營養,盡管有些內容,我不能完全理解,但對我很有幫助。我對其中所描述的科學上新的發展,許多奇妙的幾乎是不可信的知識,產生了向往的感覺,這對于我以后學物理,不是沒有幫助的。 楊振寧在學習上優秀的表現,尤其是數學上表現的異稟,楊武之早有察覺。當時數學系的助教陳省身(1911—2004)經常到楊武之家里做客,他在回憶中寫道:“楊武之教授經常提及作為小學生振寧的聰慧,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楊武之對朋友談起楊振寧時常常高興和贊賞地說:“1928 年我回國時,振寧六歲,在廈門和在清華園,我已感到他很聰明,領悟能力很強,能舉一反三,能推理,還善于觀察,他的表達能力也不錯,在北平崇德中學念書時,參加演講比賽,得過兩個銀盾,他的演講稿是他自己準備的。” 1935 年在柏林訪問時,楊武之在楊振寧的一張照片上親筆寫下了一句話:“振寧似有異稟,吾欲字以伯瓌”。據楊振寧說,這張照片是因為遠在柏林的父親掛念兒女,特別讓家里寄到柏林的。這句話中的“伯瓌”是他父親給他取的字。楊武之還給振平、振漢和振玉分別取字為:仲琪、叔勇和稚溫。 對于“伯瓌”兩字,在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任教的童元方教授解釋說:“‘瓌’這個字通‘瑰奇’的‘瑰’,多出現在賦里面。比如曹子建的《洛神賦》有‘瓌姿艷逸,儀靜體閑’的句子。從外在看是美豐儀,從內在看自然是異稟了。《晉書》上記阮籍,就說他是‘容貌瓌杰,志氣宏放’。‘伯’是長子,楊武之在端詳十二歲時的長子的相片,越看越心有所動,而‘欲字以伯瓌’,其期許多深啊!” 但楊武之并沒有拔苗助長,而是全面加強振寧的素質教育。 楊武之這種“慢慢來,不要著急”的教育思想,以及重視人文科學教育的理念,正是楊振寧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發展的基礎;他日后輝煌的科學成就和高尚的人格與其父的正確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 1990 年,楊振寧還以自己這一親身的經歷,給一位馬來西亞華人學者羅先生寫了一封很長的信。事情起因于這年秋天楊振寧收到羅先生的信,說他的兒子羅章雄非常聰明,12 歲已經高中畢業,是一位天才少年。他希望把12 歲的孩子送到大學去深造。 楊振寧接到這封信以后想了很多,聰明的孩子到底應該接受什么樣的教育?他想到自己幸福的少年,也想到了世界著名數學家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1894—1964)不幸的生活。于是他給羅章雄的父親回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親愛的羅先生: 我收到您9 月20 日的信函。 我期望章雄能成功地進入NU。然而,我強烈地感到,如果他不能進入的話,您不應該認為那是件壞事。 既然這是個相當重要的問題,我想展開我的看法。章雄現在非常年輕,沒有理由去著急。我在新加坡和您談論過關于Norbert Wiener的經歷。請閱讀他的自傳《曾經是神童》。Wiener 曾經是個聰明的兒童,在他年輕的時候,他父親曾經給他施加壓力,結果如何呢?即使他60 歲時還是一位著名的數學家,Wiener 的思想仍處于不穩定的狀態,他雖然是一位才智超人、出類拔萃的數學家,但是在有些思想行為方面卻很不成熟,就如同一個孩子。他在自傳里深深地顯示出對他父親強烈的憤恨。 在自傳里,Wiener 還講述了一些與他一起在哈佛大學的聰明孩子并描寫了他們以后發生的故事。他們以后幾乎每個人都有非常不幸福的生活,有的甚至走上自殺的道路。 也許我可以告訴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我在新加坡見到章雄以后,回想起我的童年。我念數學的時候還是在小學。我父親是一位數學教授。他意識到我在這個學科里是有天賦的。在我12 歲的時候,如果他教我演算的話,我確信我會學得很好并且喜愛它。但是,我父親沒有對我向這方面施加壓力。在我11 歲和12 歲時的暑假,他從大學里請了一位歷史系的大學生來給我補習中國古文——《孟子》。他曉得人的一生是多方面的,他知道他兒子的數學不需要過早地去催促。我深切地感激他的明智。 我要給您的忠告是:讓章雄像正常的孩子那樣發育成長。每周花一兩個小時,經常讓他得到一些大學教授的指教。但不要過于急迫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給他施加壓力。在他的面前有一個漫長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像他這樣的年紀,在心理上和學習上要保持全面、均衡的發展。 我還認為,在報紙上過多地宣傳他的事跡,可能對他的將來會產生不好的影響,它會引起壓力,對他的發展是非常危險的。 羅先生,概括地說,我看不出對章雄急求成才有什么好處,而我看得出拔苗助長是有嚴重危險的。 您真誠的楊振寧 1990 年10 月30 日 有一天,楊振寧在學校圖書館看到一本名為《神秘的宇宙》的書,他被書中所講的奇妙的宇宙和*新的研究成果所吸引,回家竟對父母親說:“將來有一天我要拿諾貝爾獎!”那時,楊振寧12 歲,上初中才一年左右。楊武之聽了這話也沒放在心上,只當作少不更事的兒子一時聊發少年狂的妄語罷了。哪知23 年之后,一句妄語竟成了事實!每思及此,楊武之不免感到浩渺宇宙中世事之微妙。 楊振寧的“異稟”,在清華園里流傳很廣,人們常常用“楊武之之子”來教育、鼓勵自己的兒女;后來,連相鄰的燕京大學的家長們都知道了楊振寧的聰慧和懂事。與楊武之在芝加哥大學同過學的物理學家謝玉銘(1893—1986)教授當時任燕京大學物理系主任,他常常跟自己的兒女提到楊振寧。謝玉銘的女兒謝希德(1921—2000,曾任復旦大學校長)在回憶中曾說道:“我和振寧雖然歲數相近,但不上同一個小學和中學,因此我和他在北平并沒有見過面。但聽父親說振寧曾隨其父到過我家,振寧的聰明好學給父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我的弟弟們小時由于貪玩,學習不夠認真時,父親常以‘楊武之之子’的好學精神為典范來教導他們。這是我*早從父親那里得到的有關振寧的印象。遺憾的是,1957年振寧和李政道榮獲諾貝爾獎時,父親已經在菲律賓,因而我無法和他討論這個重要的消息,但我深深為父親看出振寧幼年時非凡天才而感到驕傲。” 楊振寧不是一味嗜書的書呆子,他的精神和智力有全面均衡的發展。他積極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次在演講比賽中獲得獎勵。1931 年9 月18 日,日本發動了震驚世界的炮轟沈陽的事件,公然武裝侵略中國的領土。到1932 年1 月,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接著,日本又開始向華北發動進攻。1935 年下半年,日本帝國主義進一步控制察哈爾,并在冀東成立傀儡政權。而國民政府依然堅持不抵抗政策,從而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憤慨。12 月9 日,北平六千多名學生高呼“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舉行罷課、示威和游行活動。北平的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一浪高過一浪。12 月10 日,楊振寧所在的崇德學校學生也集體加入全市學生總罷課的救亡運動中。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這悲壯的歌聲以及國破家亡的悲劇,給少年楊振寧的心靈上以極大的震撼,他同全國人民一樣,悲憤難平。12 月16 日,在中山公園舉行了聲勢浩大的中學生演講競賽,楊振寧代表崇德學校參加了比賽,他的演講題目是“中學生的責任”。 這年寒假后開學的**個星期天,讀初三下學期的楊振寧和玩得好的幾個伙伴頗為莊重地開了一個會,討論出版一個小小的刊物《赤子之心》,每周出一期。他們自己組稿,自己也寫稿,還親手抄寫、插圖,自做封面,自己裝訂,總之,一切都由這幾個13 歲左右的少年親手去完成。忙活了幾個月,到4 月底終于“出版”了**期。以后還接著出了大約三期。 在崇德學校值得一提的事情還有他與鄧稼先(1924—1986)的友誼。鄧稼先的父親鄧以蟄(1892—1973)是安徽懷寧人,鄧、楊兩家是世交。鄧以蟄的父親鄧藝蓀(1857—1913)在民國元年曾任安徽省教育司司長,在安徽學界頗有聲譽。鄧以蟄自幼接受父輩的嚴格教育,苦讀詩書。1907年,剛滿15 歲的鄧以蟄便東渡日本留學,在東京早稻田大學攻讀文學;一年以后又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學習,從大學讀到研究生院共讀了五年。1913 年學成歸國后,被聘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1924 年6 月25 日,鄧稼先在安徽懷寧縣白麟坂鎮出生。鄧稼先前面有兩個姐姐,他是長子,當然讓鄧以蟄十分高興。在給寶貝兒子取名時,鄧以蟄說:“我們的兒子就取名‘稼先’吧!古人說,‘禾之秀實,而在野曰稼’。‘稼’,就是在田野已經秀穗結實之禾。叫稼先如何?”沒等夫人回答,他又補充說:“‘稼先’這個名字內蘊很深,他預示我們的兒子根植于中華大地,并且早早地秀實和成熟于中華大地,成為造福民眾的滄海一粟。” 40 多年以后,鄧稼先果然如父親期盼的那樣,成了一株植根于中華大地的秀禾,成為共和國的“兩彈元勛”之一。 鄧稼先比楊振寧小兩歲,也比楊振寧晚兩年進崇德學校。鄧稼先從小就跟父親學英語,八九歲時便可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在進入崇德學校后,鄧稼先的英語成績在班里總是*棒的。但是使人料想不到的是,這個哲學家的兒子數理化成績也很好,而且酷愛數學。后來他在1941 年繼楊振寧之后考入西南聯大物理系。鄧稼先除了先天聰明以外,他選擇理科道路,恐怕與楊振寧的影響有關。 鄧稼先進崇德學校以前,家住城里,所以楊振寧并不認得鄧稼先;自從鄧稼先進了中學以后,兩人開始成了好朋友。楊振寧是老師同學都喜歡的“機靈鬼”,天資聰穎,才思敏捷;而鄧稼先也聰明過人,但性格較為沉穩,忠實厚道,誠摯可靠,外號“老憨”。兩人如果單獨在一起閑聊,楊振寧是哥哥,見識比鄧稼先廣,所以他總是口若懸河,上天文下地理地說起來,鄧稼先則敬慕地洗耳恭聽。 有一次,楊振寧在他父親的書架上找到一本介紹牛頓專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的通俗讀物,它是根據牛頓宏偉的原著,用通俗的語言寫成的。《原理》一書初版于1687 年,在1713 年和1725 年牛頓又先后兩次對它進行了修訂和補充。在《原理》一書中,牛頓提出了力學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對宏觀物體的運動給出了精確的描述,總結了他自己的物理學發現和哲學觀點。這本巨著把地面上物體的運動和太陽系內行星的運動統一在相同的物理定律之中,從而完成了人類文明史上**次自然科學的大綜合、大統一,是自然科學的奠基性巨著,是自然科學史上*偉大的著作之一。楊振寧很快就被這本書宏大精致的結構和驚人的綜合結論所迷住,便拿出來與鄧稼先一起欣賞和閱讀。鄧稼先畢竟比楊振寧低兩年級,因此書中許多地方看起來似懂非懂。但這本書也強烈地吸引了鄧稼先,他仍然堅持閱讀,并潛心做筆記,后來還把這本書帶回家閱讀到深夜。 楊振寧的愛好很多,不但功課好,而且還會玩。鄧稼先在學校里可以算得上是花樣滑冰能手,可是在楊振寧這個“機靈鬼”面前也還是自愧弗如,甘拜下風。但鄧稼先也有他的強項:放風箏和抖空竹,抖起空竹來那是出神入化,龍蛇飛動,讓人目不暇接,驚嘆不止。 楊振寧還酷愛藝術,尤其酷愛音樂。每逢休息時間,他和鄧稼先兩人就會一起用手搖式留聲機聽音樂唱片。每逢這時,楊振寧就會對鄧稼先講起音樂的美妙和意義。他說: 音樂是人類*純潔、*迷人的語言。它可以使你閉著眼睛看到世界。憑借著音符的表現力,高大的山就在身邊無言地聳立,湍急的河在你面前生動地流淌,小鳥在鳴囀,草蟲在哼叫……總之,你想到的和沒想到的,音樂都可以給予你。音樂給予我們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它使得我們的生命變得豐富多彩。 在他們共同聽完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的時候,楊振寧更是激動不已地對鄧稼先說:“《英雄交響曲》,是悲壯崇高的聲音,是使世人心靈為之震顫的‘心聲’,是如雷如電的英雄絕唱。它激勵人們萌生自我意識,教你重樹做人的尊嚴。” 楊振寧還動情地向鄧稼先介紹說,這首直接受法國大革命的激勵而寫的交響曲,開始是為謳歌法國革命的英雄拿破侖·波拿巴而作。那時貝多芬對拿破侖的評價特別高,把他比作羅馬*偉大的行政長官。當貝多芬后來知道拿破侖宣布自己為皇帝的消息后,他勃然大怒,抓起桌上寫著拿破侖的標題的**頁曲譜,撕成碎片,扔在地上,并將**頁重新寫過。于是這部交響曲被獻給了代表某種理想及革命精神的英雄,而不是獻給某一個人。 接著,兩人談起了崇高的理想和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楊振寧在交談中還引用了貝多芬的一句箴言:“幸福不是來自外界,你必須動手去創造一切;只有在理想世界中,你才能找到歡樂。” 兩個少年,靜靜地思考著偉人的名言,也思考著自己未來該如何生活和工作。 楊振寧廣泛的愛好和對事物的敏感,由他弟弟楊振平回憶中提起的一件事可以體會到。楊振平在回憶中寫道:“初中的時候,無聊起來有時翻大哥高中時的國文課本,記得在李白的《將進酒》長詩后面有他寫的幾個字:‘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絕對!’多年后我問他為何把王維的《渭城曲》的一句和李白的《將進酒》的一句湊在一起,他說那是父親當年在安徽某小城的一個酒家看到的一副對聯。” 李白在《將進酒》中悲憤狂放、豪縱沉著地寫道:“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通觀全詩,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真是大起大落,筆酣墨飽,氣象不凡,非如椽大筆不可為也! 唐朝詩人王維《渭城曲》(又稱《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邊疆的詩,詩中寫道:“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有普遍性的離別,沒有特殊的背景,只有依依惜別的情誼,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于平淡之中給人豐富復雜的情感沖擊。 現在把其中似有關聯的兩句連在一起,“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讓人覺得頗有新意。楊武之也許是覺得有趣、有意思,才把它記下來。楊振寧與父親的感受和欣賞能力一定有相似之處,故而記在了課本上。由此我們依稀可以看到,楊振寧的愛好和興趣多有父親留下的痕跡。 當時,清華大學教師有休假制,教師在休假期間可以到國外研究、訪問。1934 年秋到1935 年秋,楊武之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去德國柏林大學研究數學一年。楊振寧那時正12 歲,雖然還是一個少年,但他下面已經有三個弟弟妹妹,是大哥了。他不負父親的重望,在家里頗有大哥的風范。楊振玉后來在回憶中寫道:“父親于1934 年秋休假去德國柏林研究數學一年。大哥每周替母親寫信寄往柏林,報告母親和弟妹們的一切情形。信上還時常和父親討論代數或幾何題,可以有多種解法的心得。父親感到欣慰的是從振寧的信中他能及時得知妻子和孩子們的近況。他更感到振寧聰慧,純正,數學方面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似有異稟’。”

楊振寧傳(最新增訂版) 作者簡介

楊建鄴(1935— ),湖北紅安人,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教授,在物理學史、科學家傳記和科普讀物方面著譯頗豐,著有《愛因斯坦傳》、《玻爾傳》、《費曼傳》、《霍金傳》、《窺探上帝的秘密——量子史話》、《物理學之美》等,譯有《居里夫人傳》、《原子舞者——費米傳》、《夸克與美洲豹》等,主編《20世紀諾貝爾獎獲獎者辭典》等。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九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 四虎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乱大交xxxxx潮喷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 日韩国产丝袜人妻一二区 | 免费日本毛片 |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一级人片 |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免费 | 99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96流白浆 | 国产igao激情在线观看 | 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 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做 | 我想看一级片 | 欧美群交射精内射颜射潮喷 | 黄网站www|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漫画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富二代91 | 外国毛片网站 | 色播网址 |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 大伊香蕉精品视频在线 | 国精产品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 成人a毛片手机免费播放 | 四虎在线视频观看大全影视 |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 99er久久 | 1769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欧美伦理网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 麻豆视频网站 | 国产我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在线 |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www.尤物视频.com| 国产区第一页 | 欧美另类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