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甲骨文指揮與控制:核武器.大馬士革事故與安全假象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66911
- 條形碼:9787520166911 ; 978-7-5201-6691-1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甲骨文指揮與控制:核武器.大馬士革事故與安全假象 本書特色
著名調查記者艾里克·施洛瑟深入挖掘,發現了美國核武庫管理的諸多秘密。《指揮與控制》對諸多核武器事故、近乎丟失、非凡的英雄主義以及技術突破做了開創性報道,探討了自核時代開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兩難困境:如何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不被其摧毀?這個問題從未得到解決,施洛瑟揭示了人的易錯性和技術的復雜性交互作用仍然對人類構成嚴重威脅。雖然全球變暖的危害逐漸成為新聞的關注焦點,但人們基本上忘記了同樣危險卻更為緊急的核武器威脅。
《指揮與控制》將跨度長達五十多年的歷史敘述與阿肯色州鄉間某核導彈發射井的事故的實時描述交織在一起。它生動再現了自核武器誕生以來,一眾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軍官為了確保核武器不會被竊取、破壞、未經授權使用或者無意中被引爆而做出的巨大努力。施洛瑟還從新的視角審視了冷戰,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冷戰史,講述了轟炸機飛行員、導彈指揮官、維護班組以及其他冒著生命危險去避免核浩劫的普通士兵的故事。本書的核心內容是發生在阿肯色州大馬士革鎮起伏的丘陵與小農場之間的那場艱苦斗爭,它旨在阻止一枚彈道導彈發生爆炸,而這枚導彈上搭載著美國有史以來制造出的威力*強大的核彈頭。
甲骨文指揮與控制:核武器.大馬士革事故與安全假象 內容簡介
自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啟動“曼哈頓計劃”、核武器誕生以來,一眾科學家、政策制定者以及軍官就為了確保核武器不會被竊取、破壞、未經授權使用或者無意中被引爆而付出了巨大努力。《指揮與控制》聚焦于阿肯色州大馬士革的一起核導彈發射井事故,而這枚導彈搭載著美國有史以來威力不錯大的核彈頭。
艾里克·施洛瑟將美國高層官員對核武器的指揮和控制,與對大馬士革事故的實時描述交織在一起。他從新的視角審視了冷戰,提供了一種不一樣的冷戰史,探討了自核時代開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兩難困境:如何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不被其摧毀?施洛瑟揭示了人的易錯性和技術的復雜性交互作用,對人類構成了嚴重威脅;展現了微小的風險如何導致可怕的后果,以及一個國家很聰明的人如何制造了核武器安全的假象。
甲骨文指揮與控制:核武器.大馬士革事故與安全假象 目錄
主要人物介紹
縮略詞
**部分 泰坦導彈
大事不妙
新浪潮
禁止獨處
球形套球形
隱患
第二部分 機械控制
*好、*大、*多
違規
百萬人死亡
第三部分 不測風云
可接受的風險
毀滅性打擊
破門而入
第四部分 失去控制
斬首打擊
核戰邊緣
反常環境
第五部分 大馬士革
平衡與失衡
錯誤的磁帶
像地獄一樣
確認或否認
結局
尾聲
致謝
參考文獻
索引
甲骨文指揮與控制:核武器.大馬士革事故與安全假象 相關資料
扣人心弦……一場像湯姆·克蘭西的驚悚小說一樣從頭至尾都令人著迷的真實冒險……施洛瑟關于核武器未遂事故的故事讓人不安,他關于冷戰政治陰謀的描述也隱射了如今五角大樓的官員們在評估美國戰爭戰略時的那些話語。
——美聯社
施洛瑟的讀者將會為他在書中呈現的人物將沒有發生意外核爆炸與核戰爭歸因于神的干預和純粹好運而不是人類的智慧和技術感到震驚。但無論是什么原因,在未來的歲月中,我們顯然將需要更多這種東西。
——《紐約時報書評》
施洛瑟的書讀起來就像驚悚小說,但他的寫作手法精妙,研究充分且結構恰當。能做到這一點,他要么是能整合大量復雜信息的天才,要么是他寫書的時候下了巨大的功夫。你可能覺得核末日的前景讀起來不會讓人愉悅,但施洛瑟做到了讓人手不釋卷。
——喬納森·弗蘭岑,《衛報》
一部關于美國核武器的極其清晰且詳細的新歷史……引入注目。
——列夫·格羅斯曼,《時代》雜志
《指揮與控制》一書是近年來出版的最讓人夜不能寐的圖書之一;而在這些書中,它肯定也算得上*尖的。它的觀點擁有無可爭議的正確性,而且本書極具可讀性。
——《金融時報》
深度報道,讓人不寒而栗……像一部一流的科技驚悚小說。
——《洛杉磯時報》
這是我讀過的最令人不安的非虛構作品,施洛瑟花了六年時間調查美國核武器的“斷箭”事故(總的來說都是歷史上的,畢竟這些東西都屬絕密),但這本書的意義遠超于此。在一個仍有上千件處于戰備狀態的核武器的國家,閱讀此書事關重大。
——《瓊斯媽媽》雜志
艾里克·施洛瑟在《指揮與控制》一書中引爆了一枚真相炸彈,對美國的核武器進行了一次威力巨大的曝光。
——《名利場》
反復出現的美國核武器使用不當導致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危險,艾里克·施洛瑟的《指揮與控制》即對此事做出了發人深省且讓人著迷的敘述……施洛瑟對20世紀50年代早期的核武器事故的重述讓我震驚不已,我心想:當然不會再有比這更糟糕的了。但它變得越來越糟糕,多到以至于我開始把包含了看起來是最可怕的核災難和恐怖事件的書頁折個角。到最后,632頁的書中有1/4的書頁都折了起來。這本書確實算得上是里程碑式的作品,夠得上普利策獎。
——《達拉斯晨報》
甲骨文指揮與控制:核武器.大馬士革事故與安全假象 作者簡介
艾里克·施洛瑟(Eric Schlosser),美國作家、制片人、導演。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快餐國家:發跡史、黑幕和暴富之路》(Fast Food Nation: The Dark Side of the All-American Meal)、《大麻的瘋狂:美國黑市中的性、毒品以及廉價勞工》(Reefer Madness: Sex, Drugs and Cheap Labor in the American Black Market)等。
譯者簡介
張金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美國研究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美國核軍控政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