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倫敦圍城/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42125
- 條形碼:9787020142125 ; 978-7-02-014212-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倫敦圍城/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 本書特色
小說終結于福樓拜和亨利·詹姆斯。——T.S.艾略特 亨利·詹姆斯在小說史上的地位,便如同莎士比亞在詩歌史上的地位一般獨一無二。——格林厄姆·格林 亨利·詹姆斯,美國小說的偉大動力源,小說家的小說家,我們的普魯斯特。——菲利普·羅斯 如果說有哪一位作家曾書寫過“秘密”,那肯定是亨利·詹姆斯。——《千高原》 因其寫作技巧和藝術獻身精神,亨利·詹姆斯一直以來都是作家的作家。因其作品給詮釋所帶來的挑戰,他成為批評家的作家。同時因為他那些令人深感興趣的性格謎團和私人交往,他也成為傳記作者的作家。——戴維·洛奇 正如高雅的人應懂得品賞魚子醬和高級紅酒,他也應當懂得欣賞亨利·詹姆斯。——喬納森·弗蘭岑 新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杰出代表……他在小說藝術上與狄更斯和薩克雷為代表的英國浪漫傳統分道揚鑣,創立了他自己獨具一格的樣式。——威廉·豪威爾斯(美國文學評論家) 倘若我們撇開題材和體裁的迥然不同,把詹姆斯同十七世紀的戲劇家們相比,我們就能更好地欣賞他的作品,他的文學觀和表現形式與拉辛、莫里哀,甚至莎士比亞是相通的。——埃德蒙·威爾遜(美國文學評論家)
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倫敦圍城/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 內容簡介
南希是個野心勃勃、行事果敢的旅歐美國女子,雖已經歷過多次失敗的婚姻,卻依然風姿綽約,性感迷人。她竭力掩蓋自己的過往經歷,并施展手段向英國貴族階層發起一次次進攻,終于俘獲了涉世未深的貴族青年亞瑟·德梅斯內。然而亞瑟的母親始終懷疑這位未來兒媳是個“不正經的女人”,千方百計想查清她的身世來歷。恰在此時,專享知曉南希秘密的那個人出現了……
《倫敦圍城》搶先發售發表于1883年,是亨利·詹姆斯創作生涯早期很很好的中篇小說之一。作者以幽默的筆調諷刺了英國上流社會的生活方式和浮華之風,展現了開放的美國人與保守的英國人之間的道德、文化沖突。此次系該小說問世一百三十余年來搶先發售在國內翻譯出版。
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倫敦圍城/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 節選
法蘭西劇院那莊嚴的帷幕已經落下,有兩個美國人隨著人流,趁著**幕結束的間隙離開悶熱的劇院到外面透了透氣。但他們回來得很早,劇院里還沒幾個人,于是他倆就環視著劇院消磨時間。劇院不久前剛剛把陳年蛛網都清掃了,而且還裝飾了一些經典戲劇的壁畫。時處九月,法蘭西劇院的觀眾寥寥無幾,再加上今天上演的是奧日埃 的《女冒險家》,這出戲沒什么新意,觀眾更是屈指可數。許多包廂都空著,有人的包廂坐的也凈像些土氣不堪或顛沛流離之輩。包廂離舞臺很遠,這兩位看客就委身于舞臺前,但哪怕離得再遠,魯珀特??沃特維爾也能看出些蛛絲馬跡。他喜歡觀察細微之處,而且來到劇院,他就喜歡擺弄他那個小巧玲瓏的高倍望遠鏡東瞅瞅西看看。他知道這么做非君子所為,用這么個東西無禮地偷瞄一位女士和用雙管手槍瞄準她們一樣,都為人所不齒。但他總是好奇心旺盛,他也確信此時此刻,看這么一出陳年老戲,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人認出他。于是,他就背對舞臺站起來,手持望遠鏡,對著各個包廂巡視打量起來,他跟前另外的幾個人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但他們更加泰然。
“一個俏佳人都沒有啊。”他打量一番后跟他的朋友利特爾莫爾說道,但利特爾莫爾一聲也沒吭,他正坐在自己座位上,百無聊賴地盯著舞臺上的新幕布。他絕少縱情于這種視覺探究,因為他已經在巴黎待得夠久了,早已見多不怪了,所以不太在意這些東西。他覺得法國首都平淡無奇,早已不再是以前那個令他驚嘆不已的地方了。但沃特維爾還經常瞠目結舌,時不時會突然驚呼起來。“天啊!”他大叫道,“快看,快看啊。終于發現了一個,”他頓了一下,仔細打量著說, “算是有點姿色的!”
“有點什么姿色?”利特爾莫爾漫不經心地問道。 “很特別,很難形容。”利特爾莫爾根本就沒在聽沃特維爾說什么,但他知道后者在跟他說話,“我說,我真心希望你能幫我個忙啊。”沃特維爾繼續說道。
“來陪你看戲就已經夠意思了,”利特爾莫爾說,“這里熱得要命,而且戲演得索然無味,跟女傭燒的飯沒什么兩樣,演員也都是些二流貨色。”
“又不是讓你幫什么大忙,你就看一眼告訴我她是不是個正經女人就行了。”沃特維爾回答道,絲毫不關心他朋友語氣里透出的冷嘲熱諷。
利特爾莫爾頭也不回地哼了一聲,說道:“你總是想知道她們是不是正經女人,這到底有什么用?”
“我之前就看走過眼——現在可是沒有半點信心啊。”可憐的沃特維爾說道。對他來說,歐洲文明還挺新鮮,但在過去的半年里他的確也碰到了一些未知的問題。他只要碰上個美女,就必定如埃米爾??奧日埃劇作的女主角一樣水性楊花,只要有個看上眼的,就極有可能是某位伯爵夫人。伯爵夫人都淺薄易見,其他的也都孤僻高傲。而利特爾莫爾卻能一眼識人,而且從來不會看走眼。
“就看她們兩眼,大概沒什么大不了的吧。”沃特維爾率性地說道,以此回應他同伴頗為憤世嫉俗的回答。
“不管正經不正經,反正你都會盯著看個沒完,”利特爾莫爾還是一動不動地繼續說道,“我要是真告訴你她們水性楊花,你更會看得目不轉睛。”
“你要是覺得這位女士也不值得一看,那我就再也不看了。我說的是從過道數第三個包廂的那位,一襲白衣,手持紅花。”沃特維爾邊說邊緩緩起身,站到利特爾莫爾身旁。“那個小伙子正在往前靠,就是因為他我才拿捏不準。給你,用望遠鏡看一眼吧?”
利特爾莫爾心不在焉地打量了一下那個小伙子,接著說道:“不用了,我眼神還可以。那個年輕人很不錯。”
“的確如此,但他比她年輕好幾歲呢。等她轉過頭來,你一看就知道了。”
很快她就轉過頭來朝著他們,顯然她之前一直在和包廂門口的引座員聊著什么。她皮膚白皙,楚楚動人,喜笑顏開,眉梢上圈圈黑發十分秀氣,耳墜上的大鉆石也熠熠生輝,整個法蘭西劇院的人都能看見。利特爾莫爾看了她一眼,然后突然大喊道:“把望遠鏡給我!”
當他拿著那個小望遠鏡張望時,沃特維爾問道:“你認識她嗎?”
利特爾莫爾未置可否,他只是靜靜地看了看,然后把望遠鏡還給了沃特維爾。“不認識,她可不是什么正經女人。”說完他就一屁股又坐下了。因為沃特維爾還站在那兒,所以他又說道:“坐下吧,我覺得她看見我了。”
“難道你不想讓她看見你?”沃特維爾坐下的時候詢問道。
利特爾莫爾猶豫了一下說道:“我是不想壞了她看戲的興致。”這時,幕間休息已經結束,舞臺上的大幕再次升起。
沃特維爾一直希望他們兩個一起看場戲,但是利特爾莫爾對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致,覺得與其良宵美景去看戲,還不如閑坐在位置極佳的格蘭德咖啡廳門口抽根煙。魯珀特??沃特維爾也覺得第二幕戲太過沉重,還不如**幕,他心里便開始琢磨他朋友是否愿意待到戲演完;當然他這個想法也是一閃而過,考慮到利特爾莫爾事事無為的個性,他既然已經來了,也就不會輕易離開。沃特維爾又心想對于包廂里的那位女士,他朋友又了解些什么呢。他瞄了利特爾莫爾一兩眼,發現他心思也不在戲里,在想別的事,在想那個女人。當大幕再次落下,他還是坐在自己位子上,和之前幕間休息結束后情形一樣,別人都側著身子從他跟前蹭著他伸出的長腿挪過去。四下無人后,利特爾莫爾說:“我感覺我還想再看她一眼。”說話的語氣就跟沃特維爾對那個她了如指掌一般。沃特維爾知道自己無意再盯著那個女人看,但是很顯然有很多事他并不知情,他覺得謹慎一點并無壞處。于是,他便暫且沒問什么,只是說道:“好呀,望遠鏡給你看吧。”
本性溫厚的利特爾莫爾同情地瞥了他一眼。“我說的不是用那個煩人的玩意兒盯著她看,我是說就像以前那樣,真真切切地看著她。”
“你過去怎么看她的?”沃特維爾直截了當地問道,剛才的謹慎早已被他拋到九霄云外。
“在圣巴勃羅 ,廣場后面。”
聽到這句話后,沃特維爾一臉茫然地盯著利特爾莫爾,后者便繼續說道:“走,到外面透透氣,我和你多聊幾句。”
他們走過低矮狹窄的門(這門和大劇院的身份一點兒都不配,像給兔子窩準備的),從正廳前座來到門廳。利特爾莫爾走在前面,他“胸無城府”的朋友緊隨其后,正因如此,利特爾莫爾朝讓二人都頗有興趣的那個包廂的抬頭一瞥也被沃特維爾看在眼里。而那個女人離開的背影也非常值得玩味:顯然,她正要跟著朋友離開包廂,但卻沒穿斗篷,所以他們還沒打算離開劇院。利特爾莫爾想呼吸點兒新鮮空氣,但沒到街上去。當來到通往大廳的清冷樓梯上時,他便一只手挽著沃特維爾,默默地開始往上走。他不喜歡運動,但沃特維爾覺得至少他現在已經動起來了——他想去找那位被他簡單地以“她”相稱的女士。年輕的沃特維爾什么都沒問,跟著他一起閑逛著走進門廳。烏東 有名的雕塑作品《伏爾泰》就矗立其中,參觀者們目瞪口呆地凝視著它,倒映在鏡中栩栩如生的伏爾泰讓他們相形見絀。沃特維爾知道伏爾泰才華橫溢,他讀過他的《老實人》一書,這尊雕塑他之前已經欣賞過幾次。門廳里地板锃亮,并不擁擠,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還有一些人站在陽臺上,而他們腳下便是巴黎皇家宮殿 的廣場。窗子敞開著,巴黎絢爛的燈光把這個枯燥的夏夜點綴得熠熠生輝。街上似乎傳來窸窸窣窣的低語聲,不疾不徐的馬蹄聲和四輪馬車蜿蜒駛過堅硬柏油路的隆隆聲也飄入大廳。有一男一女正背對著沃特維爾和利特爾莫爾站在伏爾泰雕像前,那位女士一襲白衣,就連帽子也是白色的。利特爾莫爾和那里的許多人一樣,覺得這個場景顯然極具巴黎特色,但此時此刻,他卻莫名其妙地笑了一聲。
“在這里見到她我覺得有點滑稽!上次碰到她還是在新墨西哥。”
“在哪兒?新墨西哥?”
“在圣巴勃羅。”
“噢,在廣場后面。”沃特維爾說道,把利特爾莫爾前后說的話都串了起來。他并未意識到圣巴勃羅并不在新墨西哥州。為了不久前剛剛到手的倫敦外交副手一職,他一直在研究歐洲地理,自己國家的地理反而被他拋到九霄云外了。
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倫敦圍城/亨利·詹姆斯小說系列 作者簡介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1843—1916),19世紀繼霍桑、梅爾維爾之后最偉大的美國小說家,美國現代小說和小說理論的奠基人,歐美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創作轉型時期重要的小說家和批評家,開創19世紀西方心理現實主義小說先河的文學藝術大師,生前曾三度(1911年、1912年、191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位女士的畫像》《鴿翼》《專使》《金缽記》等長篇小說、《黛西??米勒》《螺絲在擰緊》等中篇小說以及數量眾多的短篇小說,此外他還寫有相當數量的文學評論、游記、傳記和劇本。他的作品聚焦美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的文化沖突,對20世紀崛起的現代派及后現代派文學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由于不滿美國政府的中立態度,亨利??詹姆斯于次年憤然加入英國國籍。1916年初,英王喬治五世親自授予其功績勛章。同年2月28日,他在倫敦切爾西區病逝,享年73歲。遵照其遺囑,他的骨灰被安葬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劍橋公墓,墓碑上銘刻著“亨利??詹姆斯:小說家、英美兩國公民、大西洋兩岸整整一代人的詮釋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