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花與畫的藝術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14150
- 條形碼:9787570214150 ; 978-7-5702-141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花與畫的藝術之旅 本書特色
著名作家馮唐、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力捧作者的全新作品,《花與樹的人文之旅》姊妹篇,古典·藝術·博物的巧思之作。
花與畫的藝術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散文集。作者帶領讀者漫游人類與花卉互動的文明史, 介紹觀賞花木如何與人類“相遇”, 它們在什么時候被人類記錄、利用。該書內容包括: 江南的滋味 ; 閨房到書齋 ; 秋天的象征 ; 亭亭出水中等。
花與畫的藝術之旅 目錄
梅:江南的滋味
蘭:閨房到書齋
菊:秋天的象征
荷:亭亭出水中
睡蓮:莫奈的眼光
玉蘭:乾隆的喜好
水仙:自戀的神仙
茉莉:異域的飄香
月季:名字的歧途
玫瑰:愛情這一關
牡丹:女皇的鄉(xiāng)思
芍藥:殿春可堪贈
芙蓉:水邊的優(yōu)雅
百合:純貞的白色
杜鵑:美麗的遠行
山茶:蘇東坡之賞
紫藤:白居易之詠
紫薇:東來的官氣
紫荊:雜交和雜念
朱槿:嶺南的紅顏
萱草:遺忘和懷念
石竹:母親的冠冕
曇花:夜晚的期待
瓊花:揚州的傳奇
梔子花:爵士樂之味
雞冠花:在佛前顯形
紫丁香:幽怨的姑娘
郁金香:東方和西方
紫羅蘭:命名的誤會
鳶尾花:凡·高的田野
薰衣草:香水的秘密
牽牛花:鄉(xiāng)土的氣息
向日葵:太陽的神話
參考文獻
后記
花與畫的藝術之旅 節(jié)選
如果你不能聞到芬芳 不要進入愛的花園。 如果你不愿意脫掉偽裝 不要踏入真理的激流。 待在原地 不要踏入我們的道路。 這是蘇菲派哲人魯米的詩《愛的花園》,詩作以花香隱喻至理的蛛絲馬跡,波斯人喜歡他們的花園,詩人常常以花木打比方,文學家常常描繪花園中發(fā)生的故事。中國人有類似的愛好,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楚辭》開始就以香草比喻美人、君子,《西廂記》《紅樓夢》的主角也在花園中經歷了許多悲歡離合。 人們喜歡從各自的文化背景出發(fā)賦予花卉以意義,這是我去印度、西班牙等地旅行時才有的強烈感受。印度各種寺廟的雕塑、繪畫中常常出現花木,歐洲人也常常以花卉象征某種情緒、性格乃至神話人物,各地博物館、教堂收藏的藝術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花木的身姿,常常附屬于某個古老的神話、美妙的傳說、歷史的故事。 在旅途中我也踏訪了不少公園、植物園、私家花園和山野,見識了許多花木的形、色、味,遭遇了烈日、暴雨、陰晴以及各式各樣的人和事,這點點滴滴的經歷和博物館中的視覺印象彼此印證,激發(fā)了我的寫作和研究欲望,在咖啡館里陸續(xù)寫下許多這方面的文章,曾在《人民文學》《北京晚報》等處發(fā)表,出版過幾本有關園林、植物的書。 正如白居易的詩歌所言,“花含春意無分別,物感人情有淺深”,寫作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回憶之旅”,想起了自小養(yǎng)花種草、游園觀花的經歷,融入了在世界各地旅行時的所見所聞所思。 這也是一本“跨界之書”,立足于中國古典詩歌、藝術、史事,穿行在古波斯、古希臘、古羅馬、法國、美國、日本等多元文明之間,從文學、藝術、科學多個角度追溯了花木的物種傳播歷史和文化寓意變遷。文字之外,插圖也有讓文徵明、齊白石和莫奈、凡·高進行藝術對話的意圖。古今中外的偉大詩人、藝術家留下了關于花木的眾多精彩作品,啟發(fā)著一代代的后來者去創(chuàng)造新的經典,去探索當代人的“風花雪月”和“無邊光景”。 希望這本書能和那些懷著追尋之心的讀者相遇,這里的文字和圖像算是了解花與畫的簡要索引,更多的東西有待你踏足身邊的那一片花園去尋找。
花與畫的藝術之旅 作者簡介
周文翰,藝術和建筑評論家、作家。曾任《財經時報》《新京報》文化記者,后赴印度、西班牙、東南亞等地旅行和寫作,2011年至今從事文化研究和藝術展覽策劃。曾先后在北京、深圳、佛羅倫薩等地策劃多個跨界藝術展覽,為《金融時報》《新京報》《人民文學》《藝術家》《TAZ》等國內外媒體撰寫專欄、評論和文學作品。出版有建筑文化文集《廢墟之美——亞歐大陸上的建筑奇觀》、博物學和園林著作《花與樹的人文之旅》《藝術家的永恒花園》《時光的倒影:藝術史上的偉大園林》等,曾獲“2016年度大眾喜愛的50種圖書” “2016年度中國30本好書”等榮譽。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