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唐宋詞人年譜/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1425
- 條形碼:9787100191425 ; 978-7-100-19142-5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唐宋詞人年譜/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專以上古代文學專業學生及研究者《唐宋詞人年譜》一書是夏承燾先生*負盛名的代表著作,也是奠定夏先生詞學研究地位的著作。在二十世紀詞學研究中,以夏承燾、龍榆生、唐圭璋三位先生成就**,夏承燾先生貢獻**、成就*突出的研究領域則是詞學文獻考訂,其代表就是《唐宋詞人年譜》。此書以考訂精審、內容豐富著稱,直到現在仍然是詞學研究者的**參考書。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唐宋詞人年譜/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內容簡介
《唐宋詞人年譜》是夏承燾詞學文獻考證研究的代表著作。全書共分十篇,50余萬字,考訂十二位地位重要而未有年譜或相關記載極少的唐宋詞人,如韋莊、馮延巳、晏殊、晏幾道、賀鑄、周密、姜夔、吳文英的生平,其中征引部分更涉及其他重要的詩人、詞人。考證范圍之廣、論證之密不獨靠前,在此后的詞學研究中也少有能溢出此范圍者。此書20世紀30年代開始在《詞學季刊》登載,50年代由古典文學出版社初版。出版后僅一年,影響遍及南北,遠及海外。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唐宋詞人年譜/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目錄
自 序
韋端己年譜
后記(一)
后記(二)
后記(三)
馮正中年譜
后記(一)
后記(二)
南唐二主年譜
后記(一)
后記(二)
后記(三)
張子野年譜
二晏年譜
賀方回年譜
周草窗年譜
附錄一:草窗著述考
附錄二:《樂府補題》考
后記(一)
后記(二)
溫飛卿系年
后記(一)
后記(二)
姜白石系年
附錄:白石懷人詞考
吳夢窗系年
后記
附錄:夢窗晚年與賈似道絕交辨
張鳳子先生來書
答張鳳子先生
張鳳子先生第二書
引書目
承教錄
夏承燾先生學術年表
談夏承燾先生《唐宋詞人年譜》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唐宋詞人年譜/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節選
談夏承燾先生《唐宋詞人年譜》(節選) 陶 然 唐宋以下數百年間,治詞評詞者代不乏人,詞學之實績略具形態,而詞學之名尚無所歸。張炎著《詞源》,實已意味著詞成為專門之學,是為傳統詞學的肇始。清詞中興,是清代詞學成立的基礎,清人考據學風,則是清代詞學取得可觀成就的重要因素。詞學之名因此確立。龍榆生總結清代詞學成就為五個主要方面,即以萬樹《詞律》為代表的圖譜之學、以凌廷堪《燕樂考原》等為代表的音律之學、以戈載《詞林正韻》為代表的詞韻之學、以張宗橚《詞林紀事》為代表的詞史之學和以王鵬運、朱孝臧為代表的校勘之學 。再包括況周頤、鄭文焯等之詞話及批點之學,傳統詞學至此可謂趨于極盛。這種傳統詞學的主要呈現形式是詞論、詞話、詞譜、詞韻等,而以前兩者為主。中國傳統的學術思維方式和感悟點評之批評方法,決定了傳統詞學的長處在于直湊單微、深抉詞心,而其短則在于不免模糊影響、似是而非。如張炎《詞源》所標舉之“清空騷雅”、近代端木埰、王鵬運、況周頤諸老輩所標舉之“重拙大”之論,即為顯例。不過,在傳統詞學極盛的晚清時期,亦已漸生詞學之學術化的萌芽。王鵬運、朱孝臧在清代考據學興盛的學術背景下,以治經之法治詞,在詞籍校勘方面注重實證,發凡起例,所得甚多,在文獻方面為現代詞學奠定了基礎。況周頤之《蕙風詞話》卷二、卷三及卷五,及其為劉承幹所編《歷代詞人考略》等,則已有明顯的梳理詞史之意識。但是,同王、朱之校勘學尚在清儒籠罩之下一樣,況氏的詞學亦終未能越出張宗橚《詞林紀事》之藩籬。正是在這種學術背景下,夏承燾先生的詞人譜牒之學橫空出世,顯示出以浙東史學的學術傳統與浙西詞學的博雅精神相融合的特色。夏先生是浙東永嘉人,其學術路徑形成的過程中,深受浙東史學的影響。在他三十歲左右確定以詞學為自己一生的主要學術方向之前,同樣經歷過長時期的摸索甚至彷徨。但這種摸索不是無謂的,其意義在于為夏先生后來研治詞學提供了學術背景。如其二十余歲在西北大學任教時,對宋明理學即有極濃的興趣,并一度欲以研究整理宋史為事業。歸鄉后,又遍讀孫詒讓玉海樓及黃仲弢蓼綏閣兩家藏書,在傳統的經史之學方面培養了深厚的根基。其后,夏先生雖以詞學名家,但宋史研究的宿愿一直縈于胸中,未嘗去懷。自30年代始,其日記中屢有史學撰述的計劃,如與宋史相關的著作計劃即有《宋元野記著作年代考版本考及索引》、《宋史表》、《宋代文化志》、《宋史別錄》、《宋史考異》、《宋學系年會要》、《宋學年表》等23種 。這些著作后來雖都未能完成,但卻提供了夏承燾先生學術理路形成的清晰過程。從這些著作名目,足以見出清代黃宗羲、全祖望及章學誠以來浙東史學傳統影響夏先生學術路徑的痕跡。宋元以來,尤其是清代,浙西地區向號詞人淵藪,以杭州、湖州、嘉興諸地為中心,從姜夔、張炎、周密、仇遠、張翥以下,至清代朱彝尊、厲鶚,直至近代詞學的核心之一歸安朱孝臧等,風流雅韻,不絕如縷。朱竹垞之博學、厲樊榭之清雅,即是浙西學術在詞人中的投影。夏承燾先生以浙東史學移治本為浙西擅場的詞學,遂能將浙東專家之學與浙西博雅之韻,融而為一。這樣,詞學就跳出了晚清以來結社唱和、校律品藻的傳統藩籬,以嚴謹精密的考證、知人論世的眼光,進入了現代學術的層面。正如吳熊和先生在《追懷瞿禪師》四絕句其二中所云:“獨開史局譜花間。”并自注謂:“以年譜體例考訂詞人行實,年經月緯,條分縷系,承史家之專長以治詞史,唐宋詞始得有序論次,得觀通變。” 這是對《唐宋詞人年譜》的學術史意義的準確定位。 ……
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唐宋詞人年譜/中華現代學術名著叢書 作者簡介
夏承燾(1900—1986),字瞿禪,晚年號瞿髯,浙江溫州人。1918年畢業于溫州師范學校。后任教于浙江省立第九中學、之江大學、浙江大學,先后擔任浙江大學、浙江師范學院、杭州大學教授。畢生致力于詞學研究和教學,是現代詞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代表著作有《唐宋詞人年譜》、《唐宋詞論叢》、《姜白石詞編年箋校》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