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47292
- 條形碼:9787101147292 ; 978-7-101-1472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精) 本書特色
1. 相識相交三十八年,亦師亦友:王水照教授前期于中國社會科學院跟隨錢鍾書先生治學與工作;后期分隔京滬兩地,仍不時請益,常得教言。與錢鍾書先生雖無師生之名,而有師生之實,對錢先生的學術、生活有深入的了解。 2. 以學者之心體悟“文化昆侖”,解讀“天書”般的手稿集:錢鍾書先生被譽為“文化昆侖”,他的學術成就大量保存于手稿中,博大精深,但難于著手,迄今尚未得到充分開掘,實為學界之憾。作為宋代文學領域的一流學者,王水照教授的治學之路深受錢先生啟發,也更能貼近體悟錢氏治學理路。他多年來致力錢鍾書手稿集的研究,本書即全面體現相關成果。關于錢氏學術究竟有無體系等眾說紛紜的問題,亦結合自己對學術的理解,予以闡釋。 3. 著重一手材料,多種珍貴文獻首次公開:本書共分四輯,涉及錢鍾書的生平曲折、為人處世、學術成就、手稿集的解讀與探討等多個領域,以往來書信和親身見聞、影印手稿、檔案文獻等為論述依據,對多種誤解做出有理有據的辯駁。其中如錢鍾書審稿意見原文、在日本講座內容的手稿等罕見資料照片,均系首次完整公開,當可推動進一步研究。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精) 內容簡介
王水照教授曾于中國社科院任錢鍾書先生助手多年,二人雖無師生之名,而有師生之實,始終保持密切的來往。王先生在宋代文學領域取得的很好成果,亦曾受錢先生啟發,他認為錢鍾書手稿中尚有大量相關研究未及整理發表,實為學界之憾。而關于錢氏曾被誣告的經歷、學術究竟有無體系等眾說紛紜的問題,亦以親身見聞,結合自己對學術的理解,給出了答案。本書共分四輯,涉及錢鍾書的生平曲折、為人處世、學術成就尤其是宋詩方面的成就、對錢鍾書手稿集的解讀與探討等多個領域,多有一手材料和定制見解,洵為研究、了解錢鍾書不可不讀的著作。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精) 目錄
自序:走進“錢學”
——兼談錢鍾書與陳寅恪學術交集之意義
**輯 歷史與記憶中的錢鍾書先生
記憶的碎片——緬懷錢鍾書先生
一、不敢以弟子自稱
二、學術領域絕不通融馬虎
三、與青年學子平等論學
四、拒絕為他立傳的背后
五、“錢學”、理論體系與學術走向世界
錢鍾書先生的閑談風度
一、別樣的考題:“用不著什么準備,準備也沒有用”
二、從閑談中感受才情橫溢、妙語連珠的快意
三、“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書”
四、“百種禽鳥鳴叫各自的音調”與新不廢舊
錢鍾書先生參與《毛澤東選集》英譯過程點滴
一、《毛選》英譯本出版過程
二、錢先生承擔的工作
三、與徐永煐先生的交往
錢鍾書先生橫遭青蠅之玷
一、不愿去父母之邦
二、與李克、李又安夫婦的關系
三、匪夷所思的誣告
第二輯 錢鍾書先生的學問與趣味
錢鍾書先生的《西游》情結
一、孫猴兒鉆進誰的肚子
二、猴入馬廄,可免馬疫
三、如意金箍棒
“皮里陽秋”與“詩可以怨”
一、錢先生答不出“皮里陽秋”?
二、如何解讀“詩可以怨”
錢鍾書先生與宋詞研究
一、至少看過三遍《全宋詞》
二、岳飛《滿江紅》的真偽問題
三、對“體制內”詞學家的補益之功
四、文本誤植之因及其他
錢先生的兩篇審稿意見
一、“文學批評中之‘考據’必須更科學、更有分析”
二、“不要死于古人句下,不要迷信票面價值”
錢鍾書世界的文化闡釋
——讀《營造巴比塔的智者·錢鍾書傳》有感
第三輯 錢鍾書先生的宋詩研究
《宋詩選注》的一段榮辱升沉
一、從備受推重到遭受批判
二、風向轉變
三、夏承燾:不信千編真覆瓿,安知九轉定還丹
四、小川環樹:宋代文學史必須改寫了吧
五、“大批判”馀波
《正氣歌》所本與《宋詩選注》“錢氏手校增注本”
一、《宋詩選注》何以不選《正氣歌》
二、《宋詩選注》“錢氏手校增注本”
《宋詩選注》刪落左緯之因及其他
——初讀《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
一、選本的時間性
二、左緯詩開晚唐體
三、錢先生關于宋人學杜詩的見解
四、對宋人“晚唐體”的觀察
五、錢先生給出的宋詩體派發展圖
六、《容安館札記》的文獻考辨成果
錢鍾書先生與宋詩研究
——初讀《宋詩紀事補正》
一、《宋詩紀事補正》一斑
二、《宋詩選注》的篇目之爭
三、《宋詩選注》的工作方法
錢鍾書先生的南宋詩歌發展觀
一、錢先生到底有無“理論體系”?
二、《容安館札記》中具有“坐標點”作用的三則
三、《宋詩選注》提供的南宋詩歌發展圖景
四、如何鉤稽、豐富詩史主線索
關于《宋詩選注》的對話
一、日本學者對《宋詩選注》的評價
二、《宋詩選注》的四種“讀法”
三、關于選目的疑問
祝《宋詩選注》走出國門
——《宋詩選注》日譯本序
第四輯《錢鍾書手稿集》管窺
《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初學記”
一、垂青一般選本所冷落的詩人
二、電腦檢索不能替代對藝術創作奧秘的深刻把握
三、有學術的人生
四、有人生的學術
解讀《錢鍾書手稿集·容安館札記》
《容安館札記》:半成品的學術著作
《容安館札記》的特點:私密性與互文性
不衫不履不頭巾
讀《容安館札記》拾零四則
一、錢先生與《唐詩選》
二、韓愈與古文運動
三、楊萬里與“誠齋體”
四、論“江湖派”
關于《錢鍾書手稿集·中文筆記》的對話
一、錢先生的三種手稿
二、《手稿集》與錢先生的日常讀書生活
三、錢先生的讀書興趣
四、尋找《管錐編》續編
五、精微·會通·自得:錢先生的學術境界
附錄 本書所涉與錢鍾書先生相關文獻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精) 節選
粗讀錢先生的著作,總會感到引證繁復,不免目迷色眩,但細加覆按,他的排列和選擇是有內在理路的。《宋詩選注》的注釋精博富贍,乃他人不可及之處,卻被稱為“挖腳跟”,實在是種誤讀。他送給我該書1962年再版本,我曾與初版本加以對勘,光是詩例引證一項,至少有三種形式:一是按時代順序排列,有些平列感;二是從比較中點評各個詩例的特點;三是引例后發表大段議論。尤其是撤換了大量例證,個中原因,實堪玩索。僅舉開篇鄭文寶《柳枝詞》“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兩句,他先說此詩很像唐韋莊的《古離別》,但比韋詩“新鮮深細得多了”,這是講承前。接著講啟后:周邦彥《尉遲杯》詞是整首改寫鄭詩,石孝友《玉樓春》把船變為馬,王實甫《西廂記》把船變為車,陸娟《代父送人還新安》又把愁和恨變成“春色”。尤其令人尋味的,刪去初版蘇軾等六個詩例,那些詩例也是披沙揀金、辛苦搜集到的。這只能說明,資料在錢先生手中,是自由挪捏、依理驅遣的活材料,而不是死于材料之下,這才是對資料的正確態度。 錢先生說,獲取資料是為了“立說悟理”,從資料到知識,再到思想和體系,應是研究工作的一般進程。匡亞明先生主編《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有個重要主張,凡是對人類文化作出杰出貢獻的人,必有杰出思想甚或思想體系,因而他不僅收入傳統意義上的“思想家”,還收入眾多舊時只能進入“疇人傳”的自然科學方面的杰出人物。他在叢書“總序”中作過深刻的說明。錢先生存世的文化遺產可謂洋洋大觀,怎么成了“縱觀全部著述,沒有系統”的思想碎片的匯集?這是我的困惑和焦慮。我在悼念錢先生的《記憶的碎片》中寫道: (錢先生)沒有給出一個現成的作為獨立之“學”的理論體系。然而在他的著作中,精彩紛呈卻散見各處,注重于具體文藝事實卻莫不“理在事中”,只有經過條理化和理論化的認真梳理和概括,才能加深體認和領悟,也才能在更深廣的范圍內發揮其作用。研讀他的著述,人們確實能感受到其中存在著統一的理論、概念、規律和法則,存在著一個互相“打通”、印證生發、充滿活潑生機的體系。感受不是科學研究,我無力說個明白。 這段文字寫于錢先生逝世后第三天,似乎給我自己定下了一個努力的目標。雖然也作過一些謀劃,然而由于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大都未能完成,愧悚不已。也曾試圖從《宋詩選注》的“四種讀法”、由《容安館札記》梳理錢先生的南宋詩歌發展觀、“晚唐體”是把握南宋晚期詩歌風格的核心概念等個別角度展開討論,都未能從全局上解決問題。 我想可以擴大思路,從多種角度去探討所謂“體系”問題。這里提出一個錢先生與陳寅恪先生學術思想觀點的交集問題,或可從中抽象出一些系統性的問題。
錢鍾書的學術人生(精) 作者簡介
王水照,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1960年秋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后入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78年春,調入復旦大學中文系。曾任復旦大學中文系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籌)會長等。從事古典文學研究五十余年,建樹卓著,曾獲多種教育部及上海市獎項。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