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數字經濟時代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創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18642
- 條形碼:9787521818642 ; 978-7-5218-186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經濟時代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創新研究 內容簡介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標志著該地區的發展正式成為國家經濟發展重要的新戰略。近些年來,粵港澳合作不斷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實力、區域競爭力顯著增強,已具備建成不錯灣區和重量城市群的基礎條件。在該區域內,不僅具有較高的開放經濟資源稟賦,而且具有“三種制度”交錯的疊加效應,在國家審慎金融監管大背景下,如何借鑒國內外經驗,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現有資源優勢,提高金融監管水平、促進區域金融協調與平衡、發揮大灣區金融溢出效應,更好地帶動實體經濟發展,是當前需要重點研究的領域和內容,本書立足于該背景,擬結合我國金融行業監管的事實與政策背景,對相關概念進行科學界定,對監管政策的發展脈絡進行梳理總結,對靠前金融監管成功案例進行對比分析與經驗歸納,在此基礎上結合粵港澳金融發展的現狀進行數據挖掘和實證分析,提出相關政策啟示和對策建議,為推動政策落地,加強粵港澳三地金融市場對接、金融業務創新合作、金融人才流動等方面持續深化合作提供支持。
數字經濟時代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創新研究 目錄
第1章 金融監管的機理分析
1.1 金融監管及其內生邏輯
1.2 金融監管的制度多樣性
1.3 制度功能及其在開放條件下的新構成
第2章 數字賦能對金融監管的影響
2.1 “數字+”引發的顛覆式變革:以區塊鏈為例
2.2 未來已來:數字化時代的金融科技發展
2.3 金融監管思變
第二部分 中國金融監管的制度變遷與開放變革
第3章 中國金融監管改革的發展歷程與現狀
3.1 中國金融監管改革的發展階段
3.2 中國金融監管改革的現狀和趨勢
3.3 中國金融監管改革的特點與基本邏輯
第4章 全球視野下金融監管政策機制的比較分析
4.1 發達國家(地區)金融監管改革的比較分析
4.2 國際金融監管組織的策略和協調機制
4.3 世界主要灣區金融監管機制的比較分析
第5章 開放經濟條件下中國金融監管再變革
5.1 中國金融業新一輪開放發展及金融監管新挑戰
5.2 直面數字經濟:開放條件下中國金融監管破圍
第三部分 數字經濟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的制度創新
第6章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制度的差異與協調
6.1 粵港澳三地金融監管制度的差異分析
6.2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的沖突應對與制度協調
第7章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創新的實施策略
7.1 頂層設計:打造具有特色的金融監管示范區
7.2 風險管控:構筑多層面結合的審慎機制
7.3 重點領域:建立有利于大灣區新興金融發展的激勵機制
第8章 數字經濟下珠海市橫琴新區金融監管創新實驗
8.1 面向高質量發展的珠海市橫琴新區金融監管新機遇
8.2 數字經濟下橫琴新區金融業結構及監管面臨的新問題
8.3 數字經濟下優化橫琴新區金融監管與服務的路徑選擇
參考文獻
后記
數字經濟時代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監管創新研究 作者簡介
邵學峰,經濟學博士,吉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大學經濟學院財政系主任,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學經濟學院財稅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行為策略,合約理論;公共投融資,財政稅收理論。承擔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10余項。在《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著有《中國經濟發展中的財政分權體制改革研究》、《中國國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與提升監管質量研究》、《財政學》等學術專著。趙志琦,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制度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橫琴智慧金融研究院(吉林大學橫琴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