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地質考古學:地球科學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68219
- 條形碼:9787030668219 ; 978-7-03-06682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質考古學:地球科學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 內容簡介
地質考古學對于解讀考古材料和人類歷史起到關鍵性作用。事實上,就技術和概念方面來講,地球科學在闡釋考古學材料的過程一直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地球科學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源于這兩門學科的歷史。緣起于在是十八和十九世紀對于"史前"時代關注(古生物/地層/人類史前歷史)的增進和基礎理論的發展,到了二十世紀自然科學家與考古學家的合作,很終形成現今這兩個學科在多個研究方向上的融合。經過長期的互相作用和融合,源于地球科學的多個概念和方法被用于解讀考古學地層的堆積過程,了解古環境對于考古學文化的影響,建立考古學的年代框架和區分鑒定考古學器物的物理性質和來源。在這里我們簡要回顧地質考古學這一分支學科的形成,并了解它如何影響對考古學材料的解讀方式以及它所帶來的動態影響。
地質考古學:地球科學方法在考古學中的應用 目錄
目錄
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2
章 理論與歷史 1
地質考古學的范疇 1
考古學和地球科學 4
交接 19
第2章 沉積物、土壤及其環境解釋 23
沉積物 23
沉積產物的分類 26
土壤和埋藏土壤 34
基于物理和化學參數的環境判斷 42
微形態 55
第3章 初始環境與遺址形成 57
考古記錄的形成 57
遺址形成的不同階段 59
初始地貌景觀和原棲居地 59
沉積環境 60
第4章 調查方法與空間分析 96
地圖 96
遙感 103
地球化學探測和分析 114
巖心鉆探 117
水資源定位 120
地理信息系統 121
研究尺度(比例尺)的復雜性 122
第5章 年代測定 124
氣候變化與時間 124
考古遺物和定年 127
地層學 128
動物和植物化石定年 135
放射性定年方法 136
其他定年方法 145
溫度效應定年 151
基于化學累積的定年技術 154
測定暴露表面的年代 154
第6章 古環境重建:景觀和人類歷史 156
環境和景觀變化 156
推測環境變化 156
生態和景觀變化 158
湖泊的陸地(非海洋)地質生態記錄 159
植物(植物學的)指標 160
動物指標 166
第7章 原料及資源 184
概念 184
礦物 185
金屬和礦 191
巖石 197
貝殼 199
黏土 200
建筑材料 202
其他材料 205
巖石和礦物的開采 207
水資源 209
第8章 溯源(產地分析) 211
地質堆積 212
各類材料的產地研究 213
產地分析方法 224
第9章 工程建筑、破壞、考古資源的保護 232
巖土工程 232
工程建筑 233
挖掘遺跡(礦山和采石場) 236
自然埋藏和遺址形成 237
巖石性質和風化 238
考古學中的侵蝕和沉降 243
地質災害與人類的過去 244
遺址保護 251 考古/文化資源的管理 256
0章 結語 259
未來 259
考古學范疇中地質考古學的未來 259
注釋 262
參考文獻 271
譯后記 299
中文版序1
中文版序2
章 理論與歷史 1
地質考古學的范疇 1
考古學和地球科學 4
交接 19
第2章 沉積物、土壤及其環境解釋 23
沉積物 23
沉積產物的分類 26
土壤和埋藏土壤 34
基于物理和化學參數的環境判斷 42
微形態 55
第3章 初始環境與遺址形成 57
考古記錄的形成 57
遺址形成的不同階段 59
初始地貌景觀和原棲居地 59
沉積環境 60
第4章 調查方法與空間分析 96
地圖 96
遙感 103
地球化學探測和分析 114
巖心鉆探 117
水資源定位 120
地理信息系統 121
研究尺度(比例尺)的復雜性 122
第5章 年代測定 124
氣候變化與時間 124
考古遺物和定年 127
地層學 128
動物和植物化石定年 135
放射性定年方法 136
其他定年方法 145
溫度效應定年 151
基于化學累積的定年技術 154
測定暴露表面的年代 154
第6章 古環境重建:景觀和人類歷史 156
環境和景觀變化 156
推測環境變化 156
生態和景觀變化 158
湖泊的陸地(非海洋)地質生態記錄 159
植物(植物學的)指標 160
動物指標 166
第7章 原料及資源 184
概念 184
礦物 185
金屬和礦 191
巖石 197
貝殼 199
黏土 200
建筑材料 202
其他材料 205
巖石和礦物的開采 207
水資源 209
第8章 溯源(產地分析) 211
地質堆積 212
各類材料的產地研究 213
產地分析方法 224
第9章 工程建筑、破壞、考古資源的保護 232
巖土工程 232
工程建筑 233
挖掘遺跡(礦山和采石場) 236
自然埋藏和遺址形成 237
巖石性質和風化 238
考古學中的侵蝕和沉降 243
地質災害與人類的過去 244
遺址保護 251 考古/文化資源的管理 256
0章 結語 259
未來 259
考古學范疇中地質考古學的未來 259
注釋 262
參考文獻 271
譯后記 29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