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39554
- 條形碼:9787559639554 ; 978-7-5596-395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本書特色
●日本心理學大師經典養育著作,暢銷20年,影響兩代日本人。
河合隼雄是日本心理學界重量級人物、榮格學派精神分析大師,是日本心理治療領域無可爭議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也是村上春樹一生推崇的心靈導師。這本書在日本暢銷20年,影響了兩代日本人的育兒觀。
●48個直擊心靈的問題,化解父母內心深處的煩惱和焦慮
本書匯集河合先生畢生心理咨詢經歷中,深深困擾父母的48個疑惑,以談心般的話語娓娓道破,幫你看透養育的本質,以及養育與人生的關系,化解內心焦慮和困惑。
●河合先生親傳學生、北師大心理學部教授張日昇傾情翻譯作序,細膩還原河合先生語風,溫情再現河合先生的養育智慧。
●日本超人氣作家村上春樹、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繪本大師幾米一致推崇。
●童書作家、三五鋤教育創始人粲然盛贊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內容簡介
●物質豐富的時代,養育孩子的煩惱似乎更多了,大家對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又時刻擔心孩子養不好,父母每日每夜面對著諸多養育困惑,由此而產生了大量的焦慮、擔憂、恐慌、煩躁,而這些都只是浮于表面的感受,問題的根源在于不知道究竟什么樣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日本很好心理大師、村上春樹一生推崇的心靈導師河合隼雄,用樸實的語言輕巧地破解父母的48個養育困惑,從孩子出生到成年,娓娓道破養育本質。拋開高深的心理學術語,用智者般的人生禪語,談天說地間讓萬千父母豁然開朗。
●本書匯集河合先生畢生心理咨詢經歷中,深深困擾父母的疑惑。囊括從孩子出生到學齡期到青春期再到成年的完整成長歷程,幫你看清養育與人生的關系,父母與孩子的關系,以及養育的本質。在這本書里,你能找到讓孩子和自己都獲得幸福的玄機。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目錄
譯者序 用心育子,啐啄同時
前言 你會成為什么樣的父母
**部分 遠離“標準病”,做有個性的父母
01 明明現在條件更好了,為什么孩子的問題反而更多了?
02 孩子的養育不盡如人意,是母子關系導致的嗎?
03 我能順利地把孩子養好嗎?一想到這個問題就十分不安,怎么辦?
04 為什么我總是忍不住對孩子嘮叨呢?
05 好害怕做了“母親”之后,我就不是“我”了,怎么辦?
06 對孩子來說,現在的不良誘惑太多了。我該怎么應對呀?
第二部分 學前期,用心儲蓄親子關系
07 對嬰兒來說,什么是*重要的呢?
08 很討厭養孩子怎么辦?
09 為什么我覺得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卻覺得我沒做什么?
10 為什么我總是煩躁不安,總忍不住責罵孩子?
11 總忍不住嘮叨孩子“快點”“不行”,怎么辦?
12 孩子做的事總是不如我意,是教育方法不對嗎?
13 當孩子不聽話時,總忍不住想揍他,怎么辦?
14 孩子經常發呆,我好擔心啊,怎么辦?
15 當孩子出現“壓力信號”時,我該怎么辦呢?
16 孩子特別愛撒嬌,他以后能自立嗎?
17 什么時候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圣誕老人”比較好呢?
18 該怎么跟孩子談“死亡”呢?
19 學前教育對孩子究竟是好,還是壞?
第三部分 小學期,好父母守住悠然心境
20 都說“表揚孩子很重要”,可我不擅長,怎么辦?
21 為什么孩子十歲了,又變得不愿意一個人睡覺了呢?
22 為什么孩子到了四年級,畫的畫變得乏味起來了?
23 為什么孩子想養動物呢?
24 什么時候讓孩子有自己的房間比較好?
25 我不知道作為父親該如何與孩子相處,怎么辦?
26 孩子不去上學,到底是怎么了?
27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我該怎么應對呢?
28 “個性”“有個性地活著”到底是什么意思?
29 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我應該事先做些什么?
第四部分 青春期,接受孩子在對抗中獨立
30 為什么孩子上中學后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了?
31 為什么我怎么都接受不了孩子做的某些事?
32 我不想讓孩子經歷我當年的辛苦,為什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呢?
......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節選
Q:學前教育對孩子究竟是好,還是壞?
A:學前時期重要的不是學習,而是自由自在地玩耍。
從零歲到六歲的成長時期,孩子幾乎每大一歲就會變一個樣,所以父母能清楚地看到他們的變化。而六歲卻是一個節點,這一時期,孩子開始自己做很多事,這就是“身邊的自立”,也就是從自己身邊的小事開始追求自立。接下來,孩子就會離開父母,進入小學,正式開始學習生涯。所以,小學時期才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期。
對于六歲之前的孩子來說,比起學習,情感體驗更重要。長遠來看,到六歲上學之前能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才是*有意義的。而且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各種各樣的情感,悲傷、痛苦、憤怒、歡喜等都非常重要。
現在日本家長們的一大問題就是太短視了,短視到僅看到孩子現在學習還不錯就安心了。有些父母讓孩子很小就去學習、上課,其實只是為了讓自己安心。因為靠眼睛看不到的東西來讓自己安心很難,所以就只好去關注那些眼睛能看到的東西,以此來獲得安心。父母為了能讓自己安心,而迫使孩子付出了大量的精力。這多么難為對文字和數字都還沒有興趣的孩子!而這種強迫孩子的代價總有一天會出現。
很多家長在孩子入學前急著讓孩子學算術或識字,雖說孩子確實早學到了一些知識,但卻占不了太多便宜。也許早早就學會的話,在剛入學的時候會顯得很有能耐,但這種差距差不多一年就被別人追上了。從孩子的一生來看,幾乎沒什么意義。
從歷史的角度看,近一百年日本都在追趕別人、趕超別人,所以日本國民有一些迫切的想法也并不奇怪。不過歐美人從漫長的歷史中知道著急做這些事也沒有用,所以放任孩子在自由地玩耍中成長。雖然歐美人中也有熱心教育的父母,但他們并不會刺激到別人。當然,熱心教育的不只是日本,韓國、中國也差不多,都有一種“必須追上”的想法。不過,日本發展到這樣的程度也差不多該意識到這是在做傻事了吧。
在考慮學前教育問題的時候,容易導致誤會的事情就是,總有成功的例子存在。一些有罕見天賦的人,因為學前教育而取得了成功。但是看著那種特殊的例子,想著“我家孩子也可以”的父母,并不是以孩子為中心,而是以自己為中心在思考問題。有的孩子很有天賦,也接受了學前教育,在外人看來非常幸福,可對他本人來說卻非常痛苦。也有孩子因此而憎恨父母,甚至自殺。看看自己身邊的人就會明白,在某些方面稍有特長、比別人做得好一些,也不一定就是幸福的保證吧!
如果還是想讓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話,那就一定要用心觀察孩子了。如果大人選的早教并不適合自己的孩子,就會發現孩子會變得越來越面無表情,舉止也會變得怪怪的。注意不到這些的父母可是不合格的。
“我家孩子開口說話太遲了”“識字太晚了”……因為這些事焦慮不安的媽媽特別多。不過發展心理學里寫的那些時間點,只不過是作為參考值罷了,誰都不可能完全按照平均值和參考值長大吧!就好像天氣,有時晴朗,有時多云,有時下雨,有時下雪……要是一直都是晴天,那才是“異常天氣”。發育稍微晚一些的孩子也會漸漸地發生成長變化的,只不過,有的孩子發育得慢些,有的孩子發育得快些。
有的孩子一開始發育得比較慢,后來可能一下子就追上來了。但如果在他追上來之前,父母就認為“這孩子真沒用”,那很可能就把孩子追上來的可能性毀掉了。其實,發育稍慢的孩子有很多。而且就算是發育很快的孩子,也有可能只是一開始快而已。從漫長的人生來看,孩子小時候發育得是快是慢,幾乎沒有任何意義。所以,雖然書上告訴我們一些關于發育的參考值,但孩子的成長進度和參考值稍有出入也不要驚慌失措。不過作為父母,在一定程度上為孩子欣喜或擔憂,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還是很擔心的話,可以與專家聊一聊。如果是真正的專家,我想他會對你說:“這么一點兒差異而已,不用擔心!彬_子專家倒可能會說:“和參考值不一樣,你家孩子肯定有問題!”這可真是害人不淺。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
●臨床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家,日本心理學界重量級人物、箱庭療法之父。他是獲得榮格學派分析家資格的di一位日本人,是日本心理治療領域無可爭議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歷任京都大學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日本文化廳長官。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眾曾感慨:“日本再無心理大師。”
●他是日本超人氣作家村上春樹的良師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靈導師,繪本大師幾米的靈感來源。
●河合隼雄一生著作多達300余種,涉及學術專著、心理學普及讀物、心理治療方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問題和社會問題、心靈成長、與名人的對談等。著書有《神話與日本人的心靈》《心的處方箋》《心靈晴雨圖》《心的棲止木》《大人的友情》《共鳴的靈魂》《愛哭鬼小隼》等。 [譯者簡介]
張日昇
●字子照,山東省即墨靈山人。1987年赴日留學,后相繼在橫濱國立大學、湘南工科大學、神戶大學和早稻田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2001—2010年受聘為早稻田大學臨床健康心理學研究所客員教授。
●曾多次接受河合隼雄先生督導,現為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