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破土而出/流動社會的田野呈現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61048
- 條形碼:9787303261048 ; 978-7-303-2610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破土而出/流動社會的田野呈現 內容簡介
本書中所收的文章是在“從實求知”的基礎上,認識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國家和區域社會的變遷之道。變動中的國家與社會,有一個共性,即都已“走出鄉土”或正在“走出鄉土”的路上。盡管很多社會其自身還保留著一定的“土范疇”,但其“土性”已發生了質的變化,所以我把書名定為“破土而出”。這個土包括農耕之土、山地之土、游牧之土,也包括海外社會之土等。本書以費先生的第三篇文章和“費孝通問題”為開頭,希望我們的研究繼續沿著費先生的思路走下去,行行重行行。
破土而出/流動社會的田野呈現 目錄
自 序
【文化自覺與全球社會】
費孝通先生的第三篇文章 :全球化與地方社會
“費孝通問題”:民族志的政治經濟學
美美與共
【社會轉型與城鄉關系】
回訪家族主義鄉村及其變遷
“大轉折”背后的鄉村“秘徑”
人倫鄉土之變及其文化自覺之道
離鄉不離土的代耕農
家庭策略研究與社會轉型
“鄉土范疇”與“破土而出”
【民族地區與社會發展】
家的傳承與民族認同 :方洞瑤族追蹤調查與再研究
游牧的知識體系與可持續發展
游牧民族的社會轉型與草原生態
跨區域社會體系與社會實踐中的三亞回族
【跨區域與海外社會】
跨界的人類學與文化田野
泰國國民身份的文化深描
日本稻作傳統中的“村落共同體”
山海之間 :從華南到東南亞社會
與世界同步的日本人類學
附錄一 中根千枝先生小傳
附錄二 未開的臉與文明的·再版譯后記
破土而出/流動社會的田野呈現 作者簡介
麻國慶,男,漢族,1963 年 9 月生。曾任教于北京大學、中山大學。現為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族學學會執行會長,著有《家與中國社會結構》《永遠的家:傳統慣性與社會結合》《人類學的全球意識與學術自覺》等,2013 年起擔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民族學類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2016 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