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孔子教育思想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178668
- 條形碼:9787562178668 ; 978-7-5621-7866-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子教育思想論 內容簡介
《孔子教育思想論》分四部分。 **部分:是書的引子部分,對孔子作一個非常概略的評價,以引起讀者對他及其思想的重視。 第二部分:總論,就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進行簡論。 第三部分:本論,這部分分為八章,從八個方面分別予以論證。一是孔子全民教育思想的提出及其思想基礎。二是全面發展教育思想的概念及其提出,包括以德育為核心,以智育為中心,以體育特別是軍事體育為基礎,以美育陶冶情操,以勞育為輔等內容。三是學生論,包括學生如何學會做人,包括立德、立志、立行、立業、立言、立功;學會做事,包括學會服從仁、義、禮,發憤忘食、敏于事,“放于利而行,多怨”,不做壞事,做事適中,做事要深思熟慮等內容;學會思考,包括九思辯、三思而后行、思學結合等內容;學會實踐,包括考察社會、周游列國、推薦出仕、參政從政等內容;學會創造;學會觀察等七個方面。四是教師論,包括教師要德高,要學高,要守法、守禮,要多才多藝,要了解學生,要熱愛學生,要誨人不倦,要嚴謹篤學,要公平、公正;要“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內容。五是學習方法論,包括學而時習,勤于好問,學而不厭,樂學,循序漸進,學以致用,學無常師,學習求甚解,如切如磋,博學等內容。六是教學方法論,包括循循善誘式、啟發式、誨人不倦式、因材施教式、教學相長式、辯證施教式、快樂式、實踐式、解惑式、譬喻式、引用式、評論式等內容。七是孔子教學語言特色論,包括教學語言的準確性、深刻性、簡潔性、平實性、生動性、靈活性、親切性、鼓動性、比較性、哲理性等內容。八是孔子教育評估論,包括社會評估、學生評估、自評、教學條件評估、教學成果評估。其中含“四科十哲”及其他重要弟子評估等內容。 *后一部分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和該書的結束語。
孔子教育思想論 目錄
第二章 全民教育思想論
**節 全民教育思想的提出
第二節 全民教育思想的思想基礎
第三節 我國教育的里程碑
第三章 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論
**節 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的提出
第二節 以德育為核心
第三節 以智育為中心
第四節 以體育為基礎
第五節 以美育陶)臺情操
第六節 以勞育為輔助手段
第四章 學生論
**節 學會做人
第二節 學會做事
第三節 學會思考
第四節 學會實踐
第五節 學會創造
第六節 學會觀察
第五章 教師論
**節 教師要德高
第二節 教師要學高
第三節 教師要多才多藝
第四節 教師要了解學生
第五節 教師要熱愛學生
第六節 教師要誨人不倦
第七節 教師要勇于實踐,具有創造性
第八節 教師要嚴謹篤學
第九節 教師要公平、公正
第十節 教師要“絕四”
第十一節 教師散論
第六章 學習方法論
**節 學而時習
第二節 勤于學習
第三節 學習要問
第四節 學而不厭
第五節 樂學
第六節 循序漸進
第七節 學以致用
第八節 學無常師
第九節 學習要求甚解
第十節 如切如磋
……
第七章 教學方法論
第八章 孔子教學語言特色論
第九章 孔子教育評估論
第十章 孔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孔子教育思想論 節選
《孔子教育思想論》: 孔子說:“對任何學問、知識、技能,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的人。”這是孔子提出的“樂學”理論。知之,好之,樂之,是學習的三個層次,知之*低,好之中等,樂之*高。這個理論強調快樂地學習在人們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孔子認為,樂學能取得知識和技藝的*高成就。其心喜歡學習,并在學習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不以學為苦,那么他就產生了學習的濃厚興趣,這種濃厚的興趣就會催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積極性催發學習向上,自覺性催發學習悟性,主動性催發學習能量。有了學習的向上、悟性和能量,就有了學習用之不竭的源泉。這是辯證唯物主義,任何外因,必須依靠內因起作用,有了老師外因的推動,再加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主動性內因的關鍵作用,一切學習上的、技能上的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每當學生覺得學習苦不堪言的時候,每當學生在學習時懨懨欲睡的時候,每當學生十分厭倦學習的時候……教師就要好好反省了:我為什么會讓學生產生這些消極的情緒呢?我為什么不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呢?你就要把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教導翻出來,好好溫習一番。 孔子不但是這個理論的提出者,也是這個理論的實踐者。讓我們來看看,孔子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論語·先進篇第十一》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是孔子的快樂學習法的*典型的篇章。他讓弟子們圍坐在他的周圍,讓他們輕輕松松、無拘無束地談了自己的志愿,師生的氣氛自由、活潑、協調,人人都在快樂中得到了學習上的提高、精神上的升華。舉曾皙為例。“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日:“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日:“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日:“吾與點也!”孔子問曾皙:“曾點,你如何呢?”曾點正在彈瑟,聲音稀疏,鏗的一聲停了,放下瑟,站起身來,回答:“我的志向不同于他們三位的陳述。”孔子說:“那有什么妨礙呢?也就是各人談談自己的志向啊!”曾點說:“暮春時節,春天的夾服已經穿定了,和成年人五六人,少年六七人,到沂水去洗洗澡,在舞雩臺上吹吹風,唱著歌一直走回來。”孔子長嘆了一聲,說:“我是贊成曾點的。”看看,多自由,多活潑,多愜意,多快樂!孔子就在這樣的氣氛中完成了教學任務。 在本章中,我們可以看出,快樂式學習方法,至少要注意以下幾點: **,樂學靠師生平等,這是樂學的先決條件。教師處處凌駕于學生之上,把自己當成一個法官,學生只把教師當成一個可畏的人,而不是可愛的人,何談樂學?孔子和弟子是何等的平等! 第二,樂學要靠教師的平易近人,這是樂學的基礎。平等讓學生不畏懼你,平易近人讓學生熱愛你,從而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一旦學生熱愛你這個人,就會熱愛你所教的學科,有了對學科的熱愛,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有了樂于學習的基礎。看看孔子,這個大學問家,這位圣人,是何等的平易近人! 第三,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引導和啟發,這是樂學的外在因素。一開始,孔子讓他們坐下,之后,孔子親切地說:“因我的年齡年長一些,不要因為我而拘束。你們平時常說:‘人家不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們,要任用你們,你們打算怎么做呢?”孔子這個開場白,對我們有什么啟示呢?一是平易近人,沒有師道尊嚴,讓學生放下了包袱,這樣,就能讓學生大膽地講話了;二是營造了一個無拘無束的氣氛,為后來快快樂樂地學習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三是循循善誘,善于引導和啟發,說話的口氣緩和、親切,一下子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 第四,課堂是開放的、自由的、活潑的,這是快樂學習的根本。曾點在課堂上彈瑟,課堂顯得十分開放、自由。他的彈瑟又給課堂增添了活潑、快樂的氣氛,孔子讓學生們在這輕輕松松、自由自在的氛圍中暢談自己的志向,在無形之中完成了教學計劃,讓學生們切切實實地主動而生動地學到了東西。 第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始終與學生融為一體,不可置身事外。這是快樂學習的主導因素。引導學生言志,學生自由地發表意見,讓學生充分地發揮其主體作用。但是教師對于學生的志應隨時予以表態和點評,不可放之任之。 ……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