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通過+1教學法進行計劃.管理和評估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61086
- 條形碼:9787515361086 ; 978-7-5153-6108-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通過+1教學法進行計劃.管理和評估 本書特色
項目式學習,是當前全球教育中的一個熱點話題,被視為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和培養未來競爭能力的有效學習方式。近些年,國內的許多教師和學校也在嘗試進行項目式學習,但由于對項目式學習的概念與基本要素了解不夠,很容易陷入“為項目而項目”的旋渦中,不能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本書可以說是項目式教學的零基礎實踐指南,包含大量教學工具、資源,提供了一步步的指導。作者沃倫博士提供的“+1”教學法,可以有效幫助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項目式學習,打造豐富的課堂學習環境。且不受預算多寡、技術能力強弱、年級水平高低的影響。 本書是學校所有學科骨干教師**,開展STEAM / STEM教學的有效指導,支持所有班級的教師、學生,從物理到語言學科,任何年級、任何學科的教師只要遵循“+1”教學法的實施步驟,都可以完成任何主題的項目式教學。簡單、實用、高效,受到美國校長、教師、學生的一致好評。
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通過+1教學法進行計劃.管理和評估 內容簡介
“+1”教學法是美國備受歡迎的項目式學習全新教學法。本書以跨學科為背景,結合21世紀信息技術,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提供了具體實施步驟——開展跨學科項目式學習的計劃(可參考的標準、項目主題、學生需要掌握的概念等)、管理(如何確定目標、怎樣進行、如何管理等)、評估(學生成果展示、學生項目評價)。 在這種教學法下,教師轉變為引導者和設計師,教學重點從死記硬背知識調整為學生用知識創造解決方案和學習新知識,而學生則通過自我指導、整合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潛能得以激發。 也許你對如何實施跨學科項目式學習還束手無策,本書提供了寶貴的解決方案,手把手教你如何進行跨學科項目式教學。包括大量教學策略、9個單元示例、30多個教學模板。 你將學會: 激發學生跨學科的興趣; 實施跨學科項目式教學; 讓學生融入真實的探究與現實世界的應用中; 結合技術,創造非凡的學習體驗。
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通過+1教學法進行計劃.管理和評估 目錄
序 言 瑪麗亞·G. 奧特博士作序
致 謝
關于作者
前 言
本書寫作目的
本書主要內容
如何使用本書
**部分 計劃
**章 認識“+1”教學法
什么是“+1”教學法
什么是項目式學習
項目式學習的意義與目的
一般項目與“+1”教學法的項目
基于學生背景設計學習體驗
實施“+1”教學法的常見問題
制定行動計劃
計劃要以終為始
“+1”教學法的哲學和心理學理論
“+1”教學法的12個基本要素
圍繞“+1”教學法開展教師職業技能培訓
小結和本章關鍵詞
第二章 通過“+1”教學法計劃項目式學習
要點1 :計劃學習項目可參考的準則和標準
為什么要有參考標準
語言文學與數學教育標準
科學與工程學教育標準
歷史與社會科學教育標準
體育教育標準
視覺和表演藝術標準
練習與實踐
要點2 :主題選擇和大概念匯總
項目主題的選擇
練習與實踐
如何讓學生有動力完成項目
學生需要掌握的大概念
練習與實踐
要點3 :普適性概念和關鍵問題
對加深學生理解有幫助的普適性概念
練習與實踐
構成學習主題的關鍵問題
練習與實踐
小結和本章關鍵
第二部分 管理
第三章 通過“+1”教學法管理項目式學習
要點4 :項目目標制定
練習與實踐
要點5 :針對性探究、學習活動和調查(研究)
針對性探究
練習與實踐
學習活動
練習與實踐
項目管理
調查(研究)
練習與實踐
小結和本章關鍵詞
第四章 對實施項目式教學有助益的技術
衡量技術有效性的SAMR模型
數字化教學
“+1”教學法與數字化教學
云管理系統
學習管理系統
社交媒體
應用軟件
在沒有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實施“+1”教學法
小結和本章關鍵詞
……
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通過+1教學法進行計劃.管理和評估 節選
項目管理 一旦定下了學習活動,教師就需要確定學生將如何理解并“擁有”知識。換句話說,教師需要思考學生將如何處理知識。那么學生應如何處理知識呢?一個方法就是通過學生團隊。學生可以組隊開展項目或是自己獨立地工作。但是我強烈建議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團隊協作,培養他們在合作、溝通和與其他同學合作時的技巧。“+1”教學法設計的整個教學過程參與性高,要求也高。學生更容易跳出其他同學的思維想法,并且更方便分享資料資源,而如果學生是獨自完成該過程的,那么就正好相反。相互依存是學生需要發展的一種技能,該技能會為學生的升學、就業和生活做好準備。學生進行團隊劃分的各種可能性如下,但不限于此: ●整個團隊(全體學生) ●不同級別的整個團隊(全體學生) ○交換老師或學生 ●小型團隊——能力相同(3-5名學生) ●小型團隊——能力不同(3-5名學生) ●兩人小型團隊——能力相同(2名學生) ●兩人小型團隊——能力不同(2名學生) ●三人小型團隊——能力相同(3名學生) ●三人小型團隊——能力不同(3名學生) ●需干預小型團隊(2-5名學生) ○出于各種原因,學生可能需要額外的支持 ●興趣小型團隊(3-5名學生) ○學生對于學習主題有相同的學習興趣 為了清楚起見,“能力相同”是指學生展示出相似的學習技能和能力,而“能力不同”是指學生具有各種不同水平的學習技能和能力。由于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組成團隊,因此給學生劃分團隊的方法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是,教師必須明確何種分組方式對于他們的學生來說是zui好的。本書出于此目的,船舶營運的單元模板是為小型團隊設計的。在這里,我更傾向于使用“團隊”(team)一詞而不是“小組”(group),因為如果我們希望學生主導項目,他們就需要感覺自己就是團隊的一部分。老師一旦確定了學生將要參與的團隊類型,學生就需要知道他們的角色和責任。團隊中,不同的角色包括項目經理、助理經理、資源經理、記錄管理經理、時間管理經理。教師將決定角色是否可以互換。請注意,四個學生的團隊沒有助理經理。 一旦確定了學生的角色和責任,我們強烈建議學生簽署《“+1”教學法團隊協議》。該協議,也稱為合同,有兩個目的:1)確保所有團隊成員同意協作、溝通、合作并完成項目;2)明確每個團隊成員的角色和職責。表3.10提供了協議示例,雖然強烈建議在應用“+1”教學法的情況下使用此協議,但是教師也可選擇起草自己的協議。 隨著團隊角色的改變,必須簽署一項新的協議。“協議”(agreement)一詞比“合同”(contract)更能激發合作精神(we-ness)和主人翁意識(ownership)。“合同”一詞有時會顯得嚴厲無情、不講情面。為了回避該詞的否定含義和抵觸情緒,使用“協議”一詞更為令人舒服愉悅。你可能會注意到在協議內所述的合作七項準則。加姆斯頓與韋爾曼把該準則定義為高效能團隊的基本能力和技能。準則的目的就是幫助團隊提升共享意義和協作決策能力。而這些能力對于建立成員相處融洽的高效能團隊以及培養項目管理的技能都至關重要。如需獲取更多關于該準則的信息,可以登錄以下網址:http://www.thinkingcollaborative.com/norms-collaborationtoolkit/。 當定義好團隊的角色和職責并簽署了團隊協議之后,學生們就可以開始進行項目管理了。首先,學生需要了解所有的學習活動及其截止日期。如果不知道這些,學生就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迷失方向。而了解學習活動及其截止日期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并按計劃行動。給學生提供一份課堂講義,幫助學生保持他們的任務和進度。 為了給項目管理提供額外的指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參考POEM策略(見表3.1)。一旦項目得到良好管理,學生們就可以準備開始他們的調查研究了。此時,學生針對項目管理有一些具體的策略,他們知道自己的團隊角色和期待,簽署了團隊協議,提出了針對性探究的問題,并且每個人都有特定的學習活動——他們唯一需要的就是準許他們開始進行研究的指令。
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通過+1教學法進行計劃.管理和評估 作者簡介
阿卡西婭·M. 沃倫,洛杉磯聯合學區的一位副校長,美國跨學科項目式教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協助了數百所學校提升教學專業技能,在促進學生跨學科閱讀能力、課程規劃和課程設計、將技術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方面擁有廣泛的專業知識。 沃倫博士熱衷于為教師提供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和工具,并為學校管理者提供達到這一目的的方法。沃倫博士還是阿卡西婭大樹教育服務公司的總裁,該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項目式學習、技術整合教學、專業發展和全球競爭力的教育咨詢公司。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