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傳習錄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6826102
- 條形碼:9787516826102 ; 978-7-5168-261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習錄 本書特色
陽明先生創(chuàng)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 ——(明)張岱 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明)黃宗羲 王文成公為明**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 ——(清)王士禎 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 ——(清)曾國藩 近五百年來,儒家的源頭活水,就在王陽明。 ——杜維明 中國歷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兩方面都臻于極致的卻廖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陽明的出現(xiàn) ,才能讓奇跡真正產(chǎn)生。 ——余秋雨
傳習錄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哲學著作, 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 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fā)展的重要資料。上卷經(jīng)王陽明本人審閱, 中卷里的書信出自王陽明親筆, 是他晚年的著述, 下卷雖未經(jīng)本人審閱, 但較為具體地解說了他晚年的思想, 并記載了王陽明提出的“四句教”。
傳習錄 目錄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八月,王陽明的門人薛侃刊刻《初刻傳習錄》于江西贛州。刊本內(nèi)容包括正德七年(年)至正德十三年的王陽明語錄,分“徐愛錄”“陸澄錄”和“薛侃錄”。此初刻本正是今本之上卷《傳習錄》上卷是王陽明講學的語錄,由徐愛、陸澄和薛侃所輯并經(jīng)王陽明本人審閱而成,主要闡述了知行合一、心即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意之所在即為物及格物是誠意的功夫等觀點
一、心即是理——徐愛錄
1.徐愛引言
2.親民與新民
3.尋找至善的兩個歧途
4.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5.知行合
6.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二、格物無動靜之分——陸澄錄/
1.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2.圣人之心如明鏡,無物不照
3.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4.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
5.看得一性字分明,即萬理燦然
6.名正言順,一舉而可為政于天下
7.圣人不消說“夜氣
8.權(quán)變之道,須是因時制宜
9.精、氣、神,三者為
10.學者須先從禮樂本原上用功
11.切己用功不已,則于此心天理日見之精微
12.數(shù)頃無源之塘水不若數(shù)尺有源之井水
13.寂然不動,感而遂通
14.中只是天理,無所偏倚
15.主客消融,萬象森然
16.功夫難處,全在格物致知上
三、一以貫之——薛侃錄
1.心之神明,功夫方有著落
2.純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3.”惟患奪志“,恐為學之志不真切
……
中卷
明嘉靖三年(1524年)十月,王陽明的門人南大吉命其弟逢吉校刻《續(xù)刻傳習錄》于浙江紹興,分上下兩冊,上冊即《初刻傳習錄》,下冊為王陽明論述學術(shù)的書信九篇,并附“示弟立志說”和“訓蒙大意”,此續(xù)刻本即今本之中卷。
下卷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王陽明的門人錢德洪于安徽寧國水西精舍刊刻《傳習續(xù)錄》(在此之前,錢的同年曾才漢已先于湖北荊州刊刻了《遺言》,錢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刪定而定《傳習續(xù)錄》刻本)。此刻本即今本之下卷。
次年,錢德洪統(tǒng)前三錄付黃梅尹張君刻于湖北蘄春的崇正書院,分上、中、下三卷,《傳習錄》始成規(guī)模。
傳習錄 作者簡介
王陽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因曾筑室于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明代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其學術(shù)思想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極大的哲學思想,并且在后世廣為流傳。其人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著有《王文成公全書》。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