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43490
- 條形碼:9787513243490 ; 978-7-5132-4349-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 本書特色
醫案是中醫百花園中的奇葩,章太炎曾說:“中醫之成績,醫案*著。欲求前人之經驗心得,醫案*有線索可尋,循此鉆研,事半功倍。”的確,醫案是歷代醫家活生生的臨證記錄,*能反映各家的學術特長和臨床經驗,特別是古代名醫診治真假疑似病證的案例,對臨床辨惑釋疑,提高鑒別診斷的能力,更有重要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為此,盛增秀、江凌圳主編的《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在浩如煙海的古代醫案中,精選出百余則典型案例,編帙成書,分真寒假熱、真熱假寒、虛證似實、實證似虛四大部分,結合編者的學習體會和實踐經驗,予以精當的評析和發揮。本書實用價值較高,適合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人員和中醫愛好者閱讀。
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 內容簡介
醫案是中醫學百花園中的奇葩,章太炎曾說:“中醫之成績,醫案很著。欲求前人之經驗心得,醫案很有線索可尋,循此鉆研,事半功倍。”的確,醫案是歷代醫家活生生的臨證記錄,很能反映各家的學術特長和臨床經驗,特別是古代名醫診治真假疑似病證的案例,對臨床辨惑釋疑,提高鑒別診斷的能力,更有重要指導作用和參考價值。為此,在浩如煙海的古代醫案中,精選出百余則典型案例編帙成書,分真寒假熱、真熱假寒、虛證似實、實證似虛四大部分,結合編者的學習體會和實踐經驗,予以精當的評析和發揮。盛增秀、江凌圳主編的《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實用價值較高,適合廣大中醫、中西醫結合人員和中醫愛好者閱讀。
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 目錄
二、真熱假寒案
三、虛證似實案
四、實證似虛案
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 節選
《古代名醫真假疑似病案賞析》: 【例18】潛口汪允文兄,家仁夫兄之婿也。甲子年六月十六日,肩輿詣小館索診。云得一中暑之證,自十三日起,醫疑感冒,用防風、柴胡表散之藥不應,手足冷,背更冷,醫人又疑是瘧,用柴胡、青皮、花粉、麥冬、貝母之類。服此一劑,則加嘔吐,胸膈脹滿,茶水不能進,口內冷氣出。又更一醫,亦用麥冬、貝母、萎蕤、砂仁等物,亦不效。十五日,特延某先生,云是中暑用香薷飲,服此更不安,時而發熱,熱時頭頂痛,口渴,嘔吐,腰痛。余觀其形色,一片慘黑之氣,診其脈,輕按浮洪數大,重按細如絲。余驚日:此中寒,非中暑也。奈何用香薷諸藥,急欲與附子理中湯,其意尚未深信,權與六君子,重加姜桂,用參一錢五分。且告之日:權服此藥,俟胸膈稍寬為驗,下午奉看,再加附子可也。下午便道在潛口,往視之,云服藥后不作嘔,胸膈稍寬,可少進粥湯,仍發熱。余仍與藥一劑,欲加附子,病人謂如此熱極口渴之甚,附子宜稍緩。余曰:是則自誤也,此是內真寒,故外顯假熱,服此熱自退,口反不渴。既已誤服涼潤藥矣,若猶不信用溫暖,將有性命之憂。因系至知至親,情誼關切,故諄諄奉勸。若認癥不真,必不勉強誤事,然認癥既真,而不加苦勸以致誤事,則于心又不忍也。病人婉言用輕些,余日可。方內寫附子三分,而余已暗投生附一錢二分,再四諄囑而別。是時渠宅中合門眾人會酌于某處,聞余用參、附、姜、桂等藥,群相誹議。內有一初習醫者,更多議論,謂如此暑月熱天,此病不過是時令暑病,如何便用肉桂、附子,紛議不已。于中獨有叔上兄素信余,知此藥必不妄投,夜往勸之服,病人煩躁必不服。次早余又囑肇唐舍侄往候之,并勸其服前藥。肇唐乃其內弟也,如余言往勸之,病人又見夜來甚安,服前姜桂藥口渴反稍減,始肯服。服后熱果退,口全不渴,而粥食稍多,胸膈寬其大半,始信余言為不謬。遂日與前藥,用附子一錢二分,桂一錢,參、芪各三錢,白術一錢,半夏八分,陳皮、炮姜各七分,炙甘草三分,服半月而愈。(《醫驗錄》) ……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