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現代文學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48577
- 條形碼:9787302548577 ; 978-7-302-5485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現代文學史 本書特色
《中國現代文學史》按照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四大文學體裁分類展開,聚焦自學考試命題的重點和難點,系統梳理學生應知應會的中國現代文學知識,全書內容全面系統、重點突出、主次分明、分析詳略得當、難易程度適中,綜合性、知識性、可讀性、啟發性較強,較好地體現了本課程對學生的考查要求,是自學考試應考者較為理想的工具書之一。
中國現代文學史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自五四運動以來,現代文學的發展脈絡,內容包括20年代文學、30年代文學、40年代文學、50至70年代文學以及新時期文學五個部分。本書的編訂,幫助讀者把握現代文學思潮的興替、現代文學流派和現代文學團體的理論主張與創作風格,還有其中重要作家、重要作品的創作特色、文體新變,以及上述文學現象在文學發展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為其他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中國現代文學史 目錄
**章文學革命與“五四”新文學(1917—1927)1
**節概述2
第二節魯迅8
一、 概述 8
二、 《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 10
三、 《野草》《朝花夕拾》17
四、 雜文21
第三節小說創作25
一、 概述 25
二、 葉紹鈞 28
三、 郁達夫 30
第四節詩歌創作32
一、 概述 32
二、 郭沫若 34
三、 聞一多、 徐志摩 36
第五節散文創作39
一、 概述 39
二、 周作人 41
三、 冰心、 朱自清 42
第六節戲劇創作45
一、 概述 45
二、 田漢 47
第二章20世紀30年代文學(1928—1937)50
**節概述51目錄 第二節茅盾 57
一、 概述 57
二、 《蝕》《野薔薇》59
三、 《子夜》61
第三節巴金 63
一、 概述 63
二、 《激流三部曲》65
三、 《寒夜》《憩園》67
第四節老舍 69
一、 概述 69
二、 《駱駝祥子》71
三、 《四世同堂》72
第五節沈從文 75
一、 概述 75
二、 《邊城》77
三、 《八駿圖》78
第六節曹禺 80
一、 概述 80
二、 《雷雨》《日出》82
三、 《北京人》85
第七節小說創作86
一、 概述 86
二、 丁玲、 張天翼 90
三、 葉紫、 吳組緗 94
第八節詩歌創作95
一、 概述 95
二、 戴望舒 98
三、 臧克家 99
第九節散文創作概況 101
第十節戲劇創作概況 103
第三章20世紀40年代文學(1937—1949)105
**節概述106
第二節國統區文學創作108
一、 概述 108
二、 沙汀、 艾蕪111
三、 錢鍾書、 路翎 115
四、 張愛玲、 張恨水 118
五、 艾青 121
六、 穆旦123
七、 夏衍、 陳白塵 125
第三節解放區文學創作 128
一、 概述 128
二、 趙樹理 131
三、 孫犁 133
四、 李季、 阮章競 135
第四章20世紀50—70年代文學(1949—1977)138
**節概述139
第二節“十七年”的小說141
一、 概述 141
二、 幾部重要的長篇小說 145
三、 王蒙、 茹志鵑 148
第三節“十七年”的詩歌 150
一、 概述 150
二、 聞捷、 郭小川、 賀敬之152
第四節“十七年”的散文 153
一、 概述 153
二、 楊朔、 秦牧、 劉白羽156
第五節“十七年”的戲劇 158
一、 概述 158
二、 老舍的《茶館》159
第六節“文革”時期文學 161
一、 概述 161
二、 浩然的《金光大道》163
第五章新時期文學(1978—2000)165
**節概述166
第二節新時期小說167
一、 概述 167
二、 王蒙、 張賢亮、 劉心武 171
三、 高曉聲、 陸文夫、 汪曾祺、 林斤瀾 173
四、 韓少功、 賈平凹 176
五、 莫言、 張煒、 馬原、 蘇童、 余華 177
六、 王安憶、 陳染 181
第三節新時期詩歌183
一、 概述 183
二、 “朦朧詩” 184
三、 第三代詩人 187
第四節新時期散文189
一、 概述 189
二、 巴金、 張中行、 余秋雨 191
第五節新時期戲劇193
一、 概述 193
二、 沙葉新、 高行健 195
三、 20世紀90年代戲劇 197
模擬卷199
中國現代文學史模擬卷(一)199
參考答案202
中國現代文學史模擬卷(二)207
參考答案210
中國現代文學史 作者簡介
尚德機構學術中心是尚德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打造優質教學和教研團隊的使命。這里是學術研究和教學力量的主要源泉,由優秀的講師、培訓師,教學研發團隊組成;學術中心不僅培養出了高精尖的教師團隊,還致力于為學員提供最好的學習平臺、最前沿的知識篩選技術、創建z高通過率資料庫,為所有學員打造一座強有力的知識金字塔。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