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生為女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48941
- 條形碼:9787505748941 ; 978-7-5057-4894-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為女子 本書特色
★ 實力派演員劉敏濤音頻節目《劉敏濤·古今女子圖鑒》播放量高達5000萬:《生為女子》以實力派演員劉敏濤在喜馬拉雅音頻演繹的《劉敏濤·古今女子圖鑒》為底稿,劉敏濤傾情作序推薦。★ 內容上,敘述 情景對話式的內心剖白,極具獨特性:《生為女子》除了有劉敏濤的傾情演繹之外,內容本身的對話式結構 大量內心獨白,將女性成長過程中內心的掙扎、矛盾、果決,等等,表達的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在男性主宰的社會里,每個傳奇女性的背后,都有著鮮為人知的糾結成長。但她們一次次沖破性別藩籬,發出了影響時代的清脆聲響。★ 附贈喜馬拉雅價值20元的15天會員:演員劉敏濤帶你體驗一場“聲臨其境”的閱讀。書中附贈精美書簽,掃描書簽二維碼即可收到喜馬拉雅免費15天會員。已是喜馬會員的,會在之前的會員基礎上累加15天。不僅可以聽到劉敏濤為你讀書,還能全場音頻節目免費聽。 每一位女性,都有她的個性與態度。我會想,如果這些女人,不是生錯了時代,她們生活在今天,會有什么不同?然而,她們生活在古代、生活在女性不自由的時代,她們在深宮里、在后院里,有三從四德、有各種女德與女誡……古代女子活著,就是“步步驚心”……她們在這樣嚴苛的環境下,還是有人能勇敢地出人頭地。比如,呂后、武則天、孝莊太后,她們都很努力地爭奪權利,來保護自己、保護自己想要的江山。 ——實力派演員 劉敏濤 我們能看到的史書里,女性的名字都湮滅在歷史的塵埃里,任車轍無情碾過,仿佛她們從未存在過,你看不到她們的痕跡、她們的美、她們的真、她們的苦、她們的貢獻、她們的遭遇。作為一位當代女性,我覺得很有義務去打撈這些女性五彩繽紛的故事,把她們獨特的人生分享給大家。我們無法拯救歷史的肉身,但可以通過文字,留下她們的一縷香魂。 ——作者 侯虹斌
生為女子 內容簡介
生為女人,是我今生*da的幸運。這是一本寫給所有女性的勇氣之書。卓文君、武則天、慈禧、呂后、張愛玲……無論是史書中寥寥幾筆卻彪炳千古的女子,還是用行動標新立異沖破命運牢籠的女子,抑或以一支筆改變時代的女子……生為女子,她們努力掙脫性別標簽,熠熠生輝。 讓我們透過文字感受她們真實的血肉、呼吸和脈搏,以及留存在書頁里的一縷香魂。
生為女子 目錄
**章 唯有才情可以打敗歲月
李清照:你以為門當戶對就夠了?
謝道韞:即便出身顯貴,也要自己打亮人生高光
卓文君:她有的運氣,你未必有
蔡文姬:于顛沛流離中自我救贖
胡蝶:內心始終保有澄澈清明
林徽因:用一生追尋理想之光
蕭紅:孤獨的人渴望愛的靈魂
三毛:在生死邊緣流浪
張愛玲(上):前半生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張愛玲(下):后半生在顛沛流離中安享靜好
第二章 在顛沛流離的世界里霸氣地活
慈禧:后宮版的權力游戲
衛子夫:在皇帝的手掌上翩翩起舞
獨孤皇后:別把唯一拿來分享
無鹽:貧窮丑女也能當王后
武則天:踏著尸骸,走上權力巔峰
呂后:糟糠之妻不下堂
孝莊太后:用一生成全一代盛世
羊皇后:被一個國家的滅亡成全的幸福
第三章 流傳千年的情愛潛規則
李夫人:他不愛你備受摧殘的容顏
平陽公主:遵從內心,不囿于權力和愛
楊貴妃:敵不過現實的海誓山盟
薛濤:愛得起,放得下
褒姒:微微一笑,傾覆一個王朝?
魚玄機:沒有人是情欲世界的女皇
李師師:寧當交際花,不愿妃子笑
張麗華:單純的野心
馮小憐:誘惑只是海市蜃樓
夏姬:一株浮萍的反抗和報復
陳圓圓:人生不過一場綺夢
第四章 欲望是無底深淵
趙飛燕與趙合德:花開在齷齪的地方,花也不美了
張嫣與上官氏:處女皇后和少女皇太后的人生悲喜
賈南風:玩殘西晉的野蠻皇后
妲己:狐貍精也怕人言可畏
鄭袖:靠游說玩得一手好謀略
孫壽:再絢爛的外表,也掩飾不了惡的本性
安樂公主:太過貪婪,美女也會變成豺狼
第五章 有情不必終老,暗香浮動恰好
高陽公主:結婚后遇上人生摯愛
蕭觀音:一片癡情毀終生
文成公主:不依附他人,不畏懼改變
壽寧公主:公主也要自己爭取幸福
綠珠:別人給的永遠都是別人的
上官婉兒:想得到的太多,終究什么都抓不住
第六章 自由是你孤獨的站立
班昭:有時候示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
嚴蕊:唯有堅持所向披靡
貂蟬:所有的付出都是在成全
王昭君:要確定的生活,不要無盡的等待
秋瑾:女人也可以成為戰士
呂碧城:自由的孤獨,溫柔的叛逆
張幼儀:哪有時間孤獨哭泣
生為女子 作者簡介
侯虹斌: 本科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文化管理系,研究生畢業于中山大學古代文學專業。 作家、資深媒體人、復旦大學新聞傳媒學院新聞評論項目業界導師,先后供職于《新周刊》《南方都市報》。
- >
回憶愛瑪儂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