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進“文獻叢林”
1.1 冗余資源研究文獻
1.1.1 冗余資源的概念界定
1.1.2 冗余資源的類型
1.1.3 冗余資源的測度
1.1.4 冗余資源與雙元創新相關研究
1.1.5 冗余資源與企業績效相關研究
1.2 雙元創新研究文獻
1.2.1 雙元創新的文獻計量分析
1.2.2 探索與開發相互結合的二元組織研究
1.2.3 探索與開發相互分離的二元組織研究
1.2.4 雙元創新與企業績效研究
1.2.5 雙元創新的內在作用機理
1.3 企業績效研究文獻
1.3.1 企業績效的概念界定
1.3.2 企業績效的維度
1.3.3 企業績效的測量
1.4 研究文獻述評
第2章 巨變時代企業面臨新的挑戰
2.1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要求
2.2 大數據時代的顛覆性巨變
2.3 競爭優勢及核心能力的重構
2.3.1 企業能力解釋
2.3.2 可持續發展路徑選擇理論悖論
2.3.3 兼顧短期與長期發展
2.4 資源短缺對企業創新的影響
2.5 破解企業創新“怪圈”
第3章 企業資源配置及創新模式
3.1 企業資源及配置方式
3.1.1 資源基礎觀對資源的界定
3.1.2 企業戰略性資源特征及作用
3.1.3 企業資源的編排方式及作用
3.2 企業創新模式類型與特征
3.2.1 企業創新模式
3.2.2 企業自主性創新模式
3.2.3 模仿式創新模式
3.2.4 雙元創新模式
第4章 研究的理論基礎
4.1 資源基礎理論
4.2 資源編排理論
4.3 創新理論
4.4 委托代理理論
4.4.1 委托代理理論的基礎
4.4.2 委托代理理論主要內容
4.4.3 委托代理理論的發展
4.4.4 委托代理理論的主要觀點
4.4.5 委托代理理論模型
4.5 企業能力理論
4.5.1 企業能力理論起源
4.5.2 企業能力理論的發展
第5章 研究假設與關系模型
5.1 冗余資源與雙元創新
5.1.1 冗余資源與探索式創新
5.1.2 冗余資源與利用式創新
5.2 雙元創新與企業績效
5.2.1 探索式創新與企業績效
5.2.2 利用式創新與企業績效
5.3 冗余資源與雙元創新:資源編排的調節作用
5.4 冗余資源與企業績效
5.4.1 未吸收冗余與企業績效
5.4.2 已吸收冗余與企業績效
5.5 冗余資源與企業績效:雙元創新的中介作用
5.5.1 探索式創新的中介作用
5.5.2 利用式創新的中介作用
5.6 模型構建
第6章 實證研究設計與方法
6.1 問卷設計
6.1.1 問卷設計原則
6.1.2 問卷防偏措施
6.2 研究變量測度
6.2.1 因變量
6.2.2 自變量
6.2.3 中介變量
6.2.4 調節變量
6.2.5 控制變量
6.3 研究方法
6.4 小樣本測試
6.4.1 描述性統計分析
6.4.2 信度與效度分析
第7章 大樣本觀察與實證分析
7.1 描述性統計分析
7.1.1 企業信息描述性統計
7.1.2 問卷填寫者信息描述性統計
7.2 探索性因子分析
7.2.1 冗余資源
7.2.2 雙元創新
7.2.3 資源編排
7.2.4 企業績效
7.2.5 行業發展
7.3 相關分析
7.4 回歸分析
7.4.1 冗余資源對雙元創新影響的檢驗
7.4.2 冗余資源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檢驗
7.4.3 雙元創新對企業績效影響的檢驗
7.4.4 資源編排的調節作用檢驗
7.4.5 雙元創新中介作用檢驗
7.5 結果與討論
7.5.1 假設檢驗匯總
7.5.2 冗余資源影響雙元創新的結果分析
7.5.3 雙元創新影響企業績效的結果分析
7.5.4 資源編排調節作用的結果分析
7.5.5 雙元創新中介作用的結果分析
第8章 典型案例分析:不同創新方式的選擇
8.1 海爾集團案例分析
8.1.1 案例背景
8.1.2 案例經驗的啟示
8.2 華為與聯想企業案例分析
8.2.1 案例背景
8.2.2 案例分析:華為公司與聯想集團創新模式
第9章 管理啟示與對策
9.1 加強企業冗余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9.1.1 重視冗余資源的整合
9.1.2 提升企業雙元創新能力
9.2 基于資源和創新視角提升企業績效
9.2.1 以資源理論為基礎發揮冗余資源對企業雙元創新的作用
9.2.2 以資源編排的視角促進冗余資源對企業雙元創新作用
9.2.3 以創新理論為前提。注重雙元創新對企業績效的作用
9.3 科學選擇企業發展的技術創新路徑
9.3.1 企業成熟期的技術創新路徑選擇
9.3.2 企業成長期的技術創新路徑選擇
9.4 充分利用資源編排方法提高企業資源利用效能
9.4.1 基于權變理論的企業資源編排
9.4.2 資源編排在企業創新過程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