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植物遠行的十大傳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726895
- 條形碼:9787550726895 ; 978-7-5507-2689-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遠行的十大傳奇 本書特色
1. 十種植物,十段傳奇:茶葉、草莓、牡丹、人參、橡膠、獼猴桃、大黃、大王花、紅杉;中國、智利、加拿大、亞馬孫雨林、巴西、俄羅斯、東南亞、美國。
2. 影響人類文明進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平常又不平凡的植物,鮮為人知的秘密遠征。
3. 歐洲博物學家、植物學家以間諜、傳教士、殖民地官員等身份探險奪寶的瘋狂傳奇。
4. 書中附有古典手繪植物形態分解圖,及歷史人物、版畫、史料插圖。
5. 結合電影、流行音樂、娛樂雜志等流行文化的元素講述經典的故事
閱讀這本書,就像聽一位風趣幽默、博古通今、通曉植物界大小秘密的同齡好友侃侃而談。
植物遠行的十大傳奇 內容簡介
《植物遠行的十大傳奇》講述了人參、紅木、草莓、大黃、牡丹、茶葉、奇異果、大王花、橡膠樹這十種植物從原產地漂洋過海傳播到歐洲的歷程, 以及其背后功臣的探險故事, 并以小貼士的形式介紹與主題植物相關的逸聞趣事、基本常識和延伸知識, 兼具科普書的知識性和文學書的故事性。
植物遠行的十大傳奇 目錄
植物遠行的十大傳奇 節選
?**章 諜影重重 (節選) …………
茶葉遠不止用于制作飲料這么簡單。如果沒有茶樹這種非凡的植物,世界就不會是這般模樣。是的,你可能猜到了,茶樹是一種灌木。我們食用的是它的葉子。這個你也猜到了嗎?雖然……要知道低檔茶包的主要原料是茶葉末。流水線上的分揀器輕輕掃幾下,便完全可以為我們這樣的西方人提供低檔的茶葉!
我們得講得更精準些(也要更學術化些),那就來談談我們的灌木——山茶樹,它的拉丁學名叫Camellia sinensis。實際上,它和裝點我們花園的山茶花同科同屬。此外,這種觀賞性灌木來到歐洲并非出于偶然。17世紀,東印度公司希望通過把茶葉引入歐洲來打破中國的壟斷。英國人要了些幼苗,但中國人很聰明,送的是山茶花苗。英國人對這種行為心知肚明,他們在這樁交易中還是有些收獲的:由于觀賞性山茶花美麗奪目的外觀,其種植取得了巨大的收益。
鴉片之地
茶樹在中國已經享譽數千年,其種植幾乎完全由中國人壟斷。自17世紀開始,茶葉由葡萄牙和荷蘭商人進口到歐洲,*后在19世紀中葉完全被英國人奪取,他們一直希望獲得品質更好的茶葉。
當時,全世界都鐘愛兩種植物:一種是本章專屬明星—茶樹,另一種則是不太值得推薦的植物—罌粟。英國人在印度壟斷了罌粟的種植,而中國則幾乎壟斷了茶樹的種植。
英國東印度公司把鴉片賣給中國人,而中國人則把茶葉賣給他們,這種狀況持續了200多年……大家各取所需。英國人是昧著良心專事毒品交易的專家,東印度公司仍然是有史以來*大的經銷商!這一切對中國人來說稱不上是好事,因為為了拓展自己的貿易,英國人于1840年發動了**次鴉片戰爭(1842年結束)。由此,他們在中國獲得了新的通商口岸,而且還得到了一項“錦上添花”的小戰利品:香港。1845年,英國人雖然很高興與中國恢復了貿易往來,但他們卻并不打算止步于此。他們決定購買更好的茶樹在印度種植,并希望了解紅茶和綠茶的制作技術。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提出了自己的方案:派遣一名間諜。這名間諜得非常勇敢,熟悉中國,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來刺探茶葉的秘密。*后他們居然真的找到了這樣的人:羅伯特·福鈞(1812—1880),一位知名的英國植物學家。1848年,他收拾好行李便上了路。福鈞曾經在愛丁堡植物園工作過,雖然未做過深入研究,但他很快就展現出園藝和植物學方面的天賦。他受人關注,也是因為1843年發表了他受皇家園藝學會派遣而首次游歷中國的游記:《中國北方省份的三年旅程》。他早已開始品評茶葉,并在先前的旅程中把一些新的植物品種帶回了歐洲,譬如金橘。這是一種圓形的小柑橘,可以連皮吃下。今天,“金橘屬”的拉丁名稱(Fortunella)就包含了他的姓(Fortune)。他帶回的植物中還有茉莉花和菊花。
…………
綠茶與紅茶
盡管有同伴的明槍暗箭,但福鈞依然對這次游歷倍感歡欣,對天朝雄偉壯麗的美景不斷發出嘖嘖贊嘆。不過他并沒有忘記這趟行程的目的:了解茶葉的一切!他發現到處都有茶樹,有時甚至生長在非常陡峭的山坡上。他記得某一本書里講過,有人讓猴子去采茶。這些猴子并沒有經過訓練,人們故意朝它們扔石頭激怒它們,它們便折斷茶樹枝葉扔向人類,以示反擊!不過這可能只是傳說而已。
不管怎樣,福鈞將會有一項有趣的發現,它將證實他先前在中國游歷時觀察到的現象:紅茶和綠茶其實來自同一種植物,而當時的歐洲人并不知道這點。兩種茶唯一的差別在于發酵過程。在茶葉采摘后迅速停止氧化便得到了綠茶,如果經歷氧化的過程則會得到紅茶。至于不同種類的茶,福鈞只是回顧了英國漢學家約翰·弗朗西斯·戴維斯爵士的觀察。戴維斯在自己的著作《中國人》(1836年出版)中提到,茶的品質各有千秋,其中有種茶叫白毫(至今仍叫這個名字),是將茶樹*早萌發的茶芽采制而成,這種茶葉披滿白色茸毛。
在獲得正式的名稱之前,一位名叫恩格柏特·坎普法(1651—1716)的德國人把茶樹稱為“山茶”(拉丁學名:Thea japonica)?财辗ㄊ敲t生,到訪過中國和日本。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卡爾·馮·林奈(1707—1778)把茶樹重新命名為“茶”(拉丁學名:Thea sinensis)。不過,正如福鈞在他的書中所提到的,人們對綠茶和紅茶的認知存在錯誤,認為這是兩個不同品種的茶。綠茶被稱為“綠茶”(拉丁學名:Thea viridis),而紅茶被稱為“茶樹”(拉丁學名:Thea bohea)。1887年,德國植物學家卡爾·恩斯特·奧托·庫茨(1843—1907)把茶歸入山茶科,并將其改為現在的名稱。
福鈞還有一項令人不快的發現:為了滿足英國人對茶葉的強烈需求并獲取豐厚利潤,他們有時會用普魯士藍染料染制綠茶。
福鈞還解釋了茶葉的運輸問題:茶葉裝箱后用竹竿固定,不準直接放在地上。他也趁此次旅行收集植物,采集標本。有時,他很難說服中國人幫忙搬運這些草木,因為他們覺得這些東西不吉利。他發現了一棵美麗的棕櫚樹,還把它運回英國,送給植物學家約瑟夫·道爾頓·胡克(這個人也是杰出的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的好友)。胡克(1817—1911)以他的名字將其命名為Chamaerops excelsa。在并入另一種屬之后,棕櫚樹又有了新名稱:Trachycarpus fortunei(也許這樣的細節讓人生厭,不過*挑剔的人對此還是頗為在乎的,因為植物學家從不拿拉丁學名開玩笑)。在一家旅館的花園里,福鈞看到了一棵雄偉的柏樹,大喜過望。他對植物如此傾心,差點想翻墻去偷取果實:我們這位英國間諜被視為紳士,所以必須克制住盜取植物的沖動?傊,他的行事不能引人注目,何況他還打扮成了中國人的模樣!他對一株美麗的小檗著迷不已,然后把它引入了歐洲。
在這趟旅行中,羅伯特·福鈞認真工作,沒有一刻懈怠。從1848年起,他相繼把多批茶葉運往印度。但幾乎所有的茶種都在路上腐爛了。之后,他找到了一種更好的運輸方法:將茶種裝在一種便攜式的迷你暖箱里。過了三年,任務完成!兩萬株茶樹安全到達,將在印度山麓種植。茶樹并非獨自來到異國他鄉:福鈞專門招募了八名從事茶葉種植和制作的中國茶工。
今天,茶葉獲得的成功有目共睹。茶飲是世界上消費*多的飲料,當然沒有水多,但排在啤酒和咖啡之前,甚至也在法國葡萄酒之前,我們得承認這一點。現在,你可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品茶,你會想到這茶葉是產自世界另一端的。如果它來自印度并且清香四溢,你可能會想到來自長城以外的遠方國度的那位大老爺。
植物遠行的十大傳奇 作者簡介
卡蒂亞·阿斯塔菲芙(Katia Astafieff):
一位熱愛旅行的植物學家,法國南錫植物園副主任,曾出版《當我們是小女孩時該如何獨自旅行》《大使的妻子》等圖書。
她擅長以輕松通俗的文字,結合充滿活力的流行文化元素普及植物學專業知識和歷史。閱讀她的作品,就像聽一位風趣幽默、博古通今、通曉植物界大小秘密的同齡好友侃侃而談。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