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羅蘭·巴爾特文集:羅蘭·巴爾特自述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17577
- 條形碼:9787300117577 ; 978-7-300-11757-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羅蘭·巴爾特文集:羅蘭·巴爾特自述 本書特色
本書為羅蘭·巴爾特的一部非傳統意義上的自傳體著作,以片斷的書寫方式和按片段提名的字母順序進行排列的形式,為讀者組織了一部時間錯位、事件凌亂、內在邏輯無序的奇書,力圖以此來解釋言語活動,通過語言的隨意性排列來探尋語言符號的深層寓意。書中還有作者自幼及長的大量珍貴圖片。
羅蘭·巴爾特文集:羅蘭·巴爾特自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第四個寫作階段即“道德觀念”階段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片斷的書寫方式和按片斷題名的字母順序進行排列的形式,為讀者組織了一部時間錯位、事件凌亂、內在邏輯無序的奇書,力圖以此來解釋言語活動,通過語言的隨意性排列來探尋語言符號的深層寓意。
羅蘭·巴爾特文集:羅蘭·巴爾特自述 目錄
片斷
主動性與反應性
形容詞
愜意
類比的魔怪
黑板上
錢
阿耳戈大船
傲慢
腸卜僧的動作
認同,不是選擇
真實與論斷
無定所
回指性
掛車
當我玩捉人游戲的時候
姓氏
關于愚蠢,我只能說
喜愛一個念頭
年輕的資產階級姑娘
愛好者
布萊希特對于羅蘭·巴爾特的指責
對于理論的要挾
夏洛特
電影的實在性
尾句
重合
對比就是理智
真理與穩定性
與什么同時代?
對于契約的含混歌頌
不合時宜
我的軀體只在存在
多元軀體
肋骨
不可思議的意象曲線
價值——詞語的偶聯
復因決定論
他聽不到自己的言語活動
國家的象征體系
征兆性的文本
系統與系統性
策略與戰略
隨后
《原樣》
今天的天氣
希望之鄉
我的腦袋糊涂起來
戲劇
主題
價值向理論的轉化
格言
整體性的魔鬼
羅蘭·巴爾特生平
羅蘭·巴爾特著述年表(1942-1974)
羅蘭·巴爾特著述年表(1975-1995)
引用文獻
插圖說明
索引
術語對照表
附論
羅蘭·巴爾特文集:羅蘭·巴爾特自述 作者簡介
羅蘭·巴爾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法國著名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與文化評論家。其一生經歷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媒體文化評論期(1947-1962)、高等研究院教學期(1962-1976),以及法蘭西學院講座教授期(1976-1980)。他和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法國文學思想界前后輝映,并被公認為蒙田以來法國杰出的散文大家之一。 羅蘭·巴爾特在法國開創了研究社會、歷史、文化、文學深層意義的結構主義和符號學方法,發表了大量分析文章和專著,其豐富的符號學研究成果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性。巴爾特的符號學理論,從嶄新的角度,以敏銳的目光,剖析了時裝、照片、電影、廣告、敘事、汽車、烹飪等各種文化現象的“記號體系”,從而深刻地改變了人們觀察和認識世界及歷史的方式。晚期巴爾特對當代西方文化和文學的思考進一步深化,超出了前期結構主義立場,朝向有關意義基礎、下意識心理、文學本質等后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認識論問題的探討。 羅蘭·巴爾特對于西方未來學術和文化的發展,影響深遠。其學術遺產對于非西方文化思想傳統的現代化發展也具有極大的啟發意義。他的思想和研究領域寬廣,其作品適合于關心人文科學各領域,特別是文學理論領域的廣大讀者研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