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818412
- 條形碼:9787546818412 ; 978-7-5468-184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 本書特色
本書是和央視合作的紀錄片“百年巨匠 李苦禪”的同名小說。本書內容詳實,文筆優美。是一本了解和感悟近代藝術大師李苦禪生平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品味大師藝術人生,獲益終生。
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 內容簡介
《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百年巨匠國家版系列叢書》是和央視合作的紀錄片“百年巨匠 李苦禪”的同名小說。《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百年巨匠國家版系列叢書》內容詳實,文筆優美。是一本了解和感悟近代藝術大師李苦禪生平的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品味大師藝術人生,獲益終生。《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百年巨匠國家版系列叢書》詳細介紹了大師李苦禪的一生,描述了大 師李苦禪的藝術人生。
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 目錄
**節 誕生農家
第二節 八歲開蒙
第三節 聊城上學
第四節 得遇名師
第二章 艱難困苦
**節 北上藝術殿堂
第二節 學藝徐悲鴻
第三節 投身五四運動
第四節 慈音寺奇遇
第五節 考取國立藝專
第六節 拜師齊白石
第三章 日漸崢蠑
**節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節 結識知音王森然
第三節 創辦吼虹書畫社
第四節 任教杭州藝專
第五節 南潘北李顯威名
第六節 因戲結緣蓋叫天
第四章 慷慨激昂
**節 重返北平
第二節 遭遇婚變
第三節 不做亡國奴
第四節 支持抗日坐地牢
第五節 任教國立藝專
第五章 迎求解放
**節 畫鷹表心志
第二節 給毛主席寫信
第三節 人生悲苦禪意棲居
水墨淋漓意磅礴:大師李苦禪 節選
誕生農家 1899年1月11日,山東高唐李奇莊一戶普通農民李金榜家,一個男嬰呱呱墜地。聽著孩子倔強響亮的哭聲,李金榜不禁喜上眉梢。雖說世道艱難,生活不易,家里多了一張吃飯的嘴,但高興的是家里又多了個男孩,長大后可以頂門立戶。世代務農的父親,給兒子取名英杰,字超三,希冀他以后能成為英雄豪杰似的人物。他沒有想到的是,多年后,他的這個兒子,果然沒能幫他在土地上春種秋收,卻在藝術的瑰麗世界里,開創了一個絢爛的時代。 這個男嬰,就是日后成為一代書畫大師的李苦禪,他是家中第六個孩子。 高唐今天隸屬于山東省聊城市。此地位居戰國時代齊國、魯國和趙國的分界線上,深受齊風魯韻和燕趙文化的熏陶,民風淳樸,崇文尚武。李奇莊位于高唐縣城西30千米,齊魯古國的界河馬頰河繞村而過,河上的白帆點點和漁歌唱晚,為這個恬靜偏僻的村莊,平添了幾分靈動和韻律。 小英杰的家就在馬頰河邊。農民之家,一切吃穿住用,都要從黃土地里求來。父母細細挑選馬頰河河畔的細沙,洗凈晾干,裝入布袋,這就是這一帶勞苦人家世代相傳的嬰兒襁褓。這種沙袋,無須尿布,臟了換換細沙,洗洗身體,還具有冬暖夏涼的功效。沙土襁褓,是窮人的無奈,也是窮人的智慧。 秋收農忙,小英杰未滿周歲,就被父母帶到田邊。地里莊稼不等人,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啊。父母顧不上照顧,只好將布袋放在地頭,隔一會,伸直了腰,遠遠望上一眼。懵懂無知的嬰孩卻自得其樂,時而在襁褓中扭動身體,時而用雙手抓握土地,只有實在等得太久,渴了餓了,才會撇開小嘴大哭幾聲,召喚母親。就這樣,小英杰屁股下墊著土,手里握著土,眼睛里看著土,一天一天,一點一點長大。多年以后,李苦禪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人”。 很快,英杰會走了,奶奶從箱子底下找出一對葫蘆狀的小鈴鐺,穿上紅絲線,掛在他的脖子上。歪歪扭扭稚嫩的腳步走到哪里,鈴鐺聲就響到哪里。他自己也是個小鈴鐺,父親下地干活,他跟著走到地里,抓螞蚱,撲蝴蝶;母親河邊洗衣,他也鬧著要去,拉著母親的衣角,小心翼翼地用腳試探河水,有模有樣地模仿母親揮動棒槌。不過,英杰*喜歡的,還是跟著爺爺去村中的古廟玩。 古廟是一座關帝廟,位于村莊中心,是村民消遣娛樂、聊天交際的主要場所。這里有下棋的,有練武的,有捏糖人的,有賣針頭線腦的,天天都很熱鬧。一來到古廟,平素調皮好動的小英杰好像換了個人,他不再和男孩們玩騎馬打仗,更喜歡安安靜靜地看捏糖人。軟軟的飴糖,在藝人的手里,能變成手拿金箍棒的孫悟空,也能變成肩扛九齒釘耙的豬八戒。多么奇妙啊,一截小小的梳子,按一下就是豬八戒大耙子,一根細細的竹簽,搓一搓就是孫悟空的金箍棒。手藝人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力量,**次在他幼小的心靈留下印記。 古廟還有彩繪泥塑和壁畫。哼哈二將一個渾身發青,一個遍體紅紫;一個腰系五彩流云朱砂裙,一個腰扎金黃護襠虎皮裙;一個鼻孔大張,雙唇緊閉,一個巨口大開,叱咤風云。塑像捏造得栩栩如生,遍體突起的腱子肉,增添了無窮神力。英杰總是被這些塑像和壁畫吸引,繞著細細觀看。四大天王張牙舞爪,觀音菩薩慈眉善目,別人看幾眼索然無味,他卻一看小半天兒樂此不疲。旁邊的老人看見,笑著對爺爺說:“你這個孫子不簡單,小小年紀有靜氣,怕不是長大了能做個大官呢,哈哈哈……”爺爺聽了,磕一磕煙袋鍋中的煙灰,也笑著回應:“當大官不敢想,長大了,能有口飽飯吃,能對得起兄弟爺們就行了!” 說是這樣說,爺爺也很快發現,英杰果真有與其他孩子的不同之處。他的這個孫子,聰明伶俐,智力過人,記憶力也很強。拿一枝樹枝,在地上畫幾筆,就是個公雞的樣子;給他講一段《水滸傳》的英豪故事,總是很快就記住,還能自己添枝加葉再講給別的孩子。爺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從此對他更有一份偏愛。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英杰六歲了,他不能像富貴大家的孩子,有各種各樣的玩具,也不能像殷實人家的兒女,有父母無微不至的呵護。雖然還只是個孩子,也必須要幫家里做家務活了。 天還蒙蒙亮,英杰喝上一碗高粱米稀飯,緊緊褲帶抹抹嘴,拿上鐮刀,背上幾乎比他還要大的草筐,出門去打豬草。田野就是他的游樂場,小鳥、野兔就是他的玩伴。英杰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小昆蟲,螞蚱為什么跳得那么遠?小螞蟻怎么能找到回家的路?小燕子為什么春天飛來,秋天飛走? 對農家的孩子來說,大自然似乎蘊藏著無邊無盡的樂趣和奧秘。他抓螞蚱,捏住后腿,讓螞蚱在手里給自己“磕頭”;爬上樹,屏住呼吸捂住蟬,放在草編的籠子里,聽蟬給自己“唱歌”。一直到太陽西斜,才背上滿滿一筐豬草,胳膊夾著一小捆柴火,歪歪扭扭走回家。 回到家,那些小動物、小昆蟲的形象還是伴隨著他,吸引著他。有時,在睡夢中,這些圖案好像有了生命,和他說話,和他玩耍。漸漸地,英杰開始描繪腦海中的這些形象。沒有紙筆,一根木棒,一捧沙子,也能留下蝴蝶的翅膀,畫出蜻蜒的輕盈。沒有老師教,全憑自己的想象,靠著對線條的想象,對結構的嘗試,幼小的孩子開始追逐畫面之美。 在廚房做飯的母親,瞥見英杰愛畫畫,覺得不吵不鬧,挺省心。招呼孩子進來,從爐灶下撿拾出幾根未燒盡的木炭條,交給他當畫筆。這下子小英杰可稱心如意了,一邊唱著一邊涂,地上、墻上、臺階上、大門上,到處涂抹著稚嫩的畫筆。 父親從地里回來,看見這一切,又好氣又好笑。當爹的佯裝生氣,大聲喝道:“小六子,誰讓你在家里畫的?你看看你弄的這一攤!”小英杰可不怕,他沾滿黑炭的手指著墻上的畫興奮地說:“爹,你看看我畫得好看不?這是荷葉,這是南瓜,這個是小青蛙……” “南瓜不圓像冬瓜,青蛙像個土坷垃。”父親打趣他。 “就像,就像,俺畫的就是小青蛙。”英杰漲紅了臉,不服氣。 ……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