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河洛圖 本書特色
該書描寫了在河洛文化孕育下,康氏家族中以康老秀才、周若蘭、康悔文為中心的幾代人,如何從潦倒破敗,走向鼎盛發達的驚心動魄、峰回路轉的艱辛歷程,跌宕明、清、民國三個時代,四百余年,可謂一部家族秘史,也是一部女性史詩,從而折射出那個時代的國運家境。作家通過對康家經商、做人以“留余”為理念的故事描寫,生動刻畫了在大是大非面前忠于**、在巨額財富面前心系百姓、在恩怨情仇面前寬容待人的大豫商形象,深刻揭示了中國人的生存智慧,層層剝筍般展示中國社會各階層的規則與奧秘,使其成為一部具有較高文學品格的厚重之書。
河洛圖 內容簡介
該書描寫了在河洛文化孕育下, 康氏家族中以康老秀才、周若蘭、康悔文為中心的幾代人, 如何從潦倒破敗, 走向鼎盛發達的驚心動魄、峰回路轉的艱辛歷程, 跌宕明、清、民國三個時代, 四百余年, 可謂一部家族秘史, 也是一部女性史詩, 從而折射出那個時代的國運家境。
河洛圖 目錄
引子
穿過歷史的煙云,大師真能看清人生命運的軌跡嗎?三百年前,這里出過一個財神。那么,三百年后呢?
**章
周氏家族成功的秘訣就是兩個字:發狠。是對自己發狠,對自己做事情發狠。
第二章
就此,老秀才何事都不管,閉上堂屋門,就那么在屋里躺著,嘴里喃喃地重復著一句話:書把人讀了。
第三章
一天下來,等到再晚些時候,周亭蘭就出現了。她站在窯洞門口,一手牽上兒子,羽毛般地輕聲說:各位爺,累了一天了,歇吧。于是,那鬧聲就住了。仿佛人們就是等著她出現呢,好暄一暄眼。
第四章
斷指喬說:好。一個女流,能說出這樣的話,佩服。有你這句話在,有恩人在,這銀子,算是我寄存在你那里的,可好?
第五章
周亭蘭說:活人是不用書,但要活得好,心里就得有一盞燈。書就是點在心里的燈,它是照路的。你老人家不也說,書里有尺子,那是量人的。就是苦,也要讓他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歹。
第六章
他對重孫子說:從今天起,我要教你的“字墨”,其實是五個字,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我先要你從街上買回來。買回一個,我教你一個。若是買錯了,或是買不回來,看見了嗎?這是戒尺,打手十下。記住了嗎?
第七章
這時,不知怎的,康悔文突然有了傾吐的欲望。他在念念眼里看到了那種很寒的東西,他現在明白了,那叫——歲月。
第八章
康悔文什么也沒說。突然間,他有些懊悔:這事太荒唐,也太莽撞。他出來是做生意的,跟人賭什么呢?一船糧食,千辛萬苦運到這里,就這么說沒就沒了,回去怎么交代呢?
第九章
康秀才說:念念啊,禍從口入。若是你做了悔文的媳婦,那過去的事,就要忘得干干凈凈。不可說,不能說,也不必說。
第十章
康秀才說:財富這東西,少了,會困頓;多了,會腐爛。會掙錢的人,要先學會撒錢,就像你小時候那樣。康悔文說:撒錢?康秀才說:是“會”撒錢。這叫“留余”,你明白嗎?
第十一章
倉爺拿起繡了石榴花的汗巾,在手里捏了捏,汗巾是絲綢的,很軟。他心說:你心動了?溫柔鄉,富貴地,無人不想啊。可人無信義,有何臉面活在世上?
唉,活在世上,倉爺*后的一個念想是,吃一口霜糖豆腐。
第十二章
王瞎子緩緩地搖了搖頭。接著,“撲吞兒”一聲,又一串錢進了王瞎子的褡褳。王瞎子翻著眼白嘆了口氣,徐徐吐出三個字。豬吃糠。這三個字,讓周亭蘭倒吸了一口涼氣。
第十三章
邵先生笑著說:一般人敲門,都會站在門的右邊。而你兩次都站在門的左首。左邊是坤位,也叫困位,可見你處于困境。你右手托一卷軸,屬木,且巳時登門,你本人處于旺地,可知福分不淺,只是個問路人。再往下說,河洛康家又有誰人不知?
第十四章
老爺子說:字的后面是人。每個字后邊都有人的故事,我回頭一一解給你聽。不管多長時間,你若能把“人”給我讀出來,就算你過關了。
第十五章
他擬好了要呈送的密折草稿,這才派人接來一品紅。當晚,他說戲的情緒格外飽滿。在他的想象中,那河洛康家,如同砧板上的一條魚,或是一只待宰的羔羊。這想法讓他很是興奮和受用。
第十六章
在康家的歷史上,朱念念的來歷一直是個不解之謎。這在康家是一件諱莫如深的事,一代一代后人沒人能說清她的身世。
第十七章
康悔文仍站在那里,說:小姐,我水旱兼程八百里趕來,雖有些唐突,可我是有緣由的。晚香怔了一下,說:從千里之外追到這里?
第十八章
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女子呢?看她弱柳扶風的模樣,卻也有深藏不露的心機。僅以今晚而論,這一桌的菜式和那一桌就有明顯的區分。
第十九章
周亭蘭說:你想讓康家背信棄義?你想把那五個字,一個一個都吃掉嗎?
康悔文說:母親,康家誰都可以去,就你不能去。我不能讓一個土匪,壞了母親的名節!
第二十章
康老爺子說:康家占了河洛交匯之地。走的是水路,發的是水財。水,有渠則盈,無渠則濫。涓涓細流,可匯大海。這道理你總該明白吧?
第二十一章
“我這一輩子,是毀譽參半哪。榮耀時,一門兩進士。遭難時,一門兩喪。終還得一好孫媳婦,才使我康家再度興旺。如今,我神仙老兒也做了,此生已無憾事。其實,做神仙也不過如此,我不過想給后人留個念想罷了…… ”
第二十二章
周亭蘭目光逼視著他說:大人,黃河決堤,大難臨頭,我康氏一族毀家沉船,也算是為國盡了力了!現在,我把康家所有的身家都押在你這里了,這不算是為難你吧?
第二十三章
臨走時,老夫人把一個用黃緞子包著的錦匣交給了他。人們猜測說,這就是康家的秘籍。康家就是靠著這份秘籍,連富了十二代。
尾聲
時間是有眼的。
河洛圖 節選
子時,夜冷風寒。 洛水靜靜地流著。如今,水已經很小了,細如夜色中的一道墨痕。當坡上那棵老柿樹的*后一片葉子飄然落下,正是丁亥年壬子月庚子日的子時——公元二〇〇八年的元旦。 天原本是墨色的。群山籠罩在一層層流動著的黑氣里。黑氣在彌漫中移動、聚集,接著就是一聲悶響。在這個有著一道道峁梁溝壑,河洛交匯,東有虎牢關、西有黑石關,史稱“天下鎖鑰”的丘陵地帶,出現了夢幻般的奇異景象—— 墨色的夜,突然之間,天一下子白了。一顆流星從天空中劃過,夜空頓時亮如白晝。這瞬間出現的白夜現象,先是驚起了一村一村的狗咬聲,而后是麻雀和老鼠。麻雀驚叫著一群群從樹上飛起,旋兒旋兒地打著顫兒,斜刺里,有一只老雀在驚慌之中,竟肝膽俱裂,一頭撞進了點燃的火堆里……鼠們也感到了時光的錯亂,正該覓食的時候,它們卻收到了晝夜顛倒的異常信號。鼠們吱吱地叫著,一只只前后銜著尾巴,成串溜進洞里,而后集體絕食。 雀鼠們哪里知道,這奇異的景觀,緣自當地三百年前的一個預言。這是個聳人聽聞的民間傳說: 據傳,在這個地處中原西部的丘陵地帶,有一塊風水寶地。這塊風水寶地每隔三百年發動一次,發動的時間正是亥年子月子日的子時。亥年,可究竟是癸亥、丁亥,還是己亥,民間說法不一。這塊風水寶地,傳說中有的叫作“金龜探海”,有的說是“金蟾望月”,還有的稱之為“雙龍戲珠”。三百年前,此地風水發動,應在了一戶姓康的人家。康家由此發跡,成就了一個財神,那是被后人貼在門上的三大財神之一。也由此成就了一座百萬莊園。前世的風水師預言,三百年后,在風水發動的十日內,如能將祖先的骨殖葬于此處,家中必出大人物。 風水書記載:亥年子月子日子時,正是水之陰極、木斬龍出之時。 正是這一切,喚起了無數人的夢想與躁動。 天亮時分,附近村莊的人們發現,在黃河與洛水的交匯處,沿河兩岸十多公里長的堤壩,突然變成了巨大的停車場。放眼望去,各式各樣的豪華轎車停放在河堤。昨夜子時,天空中出現的奇異景象引起了轟動,人們被神奇的“白晝”現象所吸引,紛紛驅車從各地趕來。 人們看到,這里居然一下子集中了這么多穿西裝的成功人士,那都是些企業界、商界、政界的大佬。各地大佬帶著請來的風水師,風水師帶著閃閃發光的羅盤,有人還帶來了先人的骨殖。他們沿著邙山山脈漫長的丘陵地帶,不辭辛勞地四處勘察。 那風水寶地究竟在哪兒呢? 連樹上的麻雀都暗自詫異:這是怎么了?莫非,莫非…… 氣場亂了。 那只肝膽俱裂的老麻雀,臨死前*后一個感覺是氣場亂了。 子時,不知哪位大佬放了一掛鞭炮,鞭炮聲加上突如其來的亮光,給老麻雀那九年零一個月的陽壽畫上了句號。它本來是可以活過冬天的。 這只老麻雀在撲向火光的同時,永遠不會明白,是祖先的遺傳信號害了它。那是一段代代相傳的記憶: 丁酉年癸丑月庚申日,對麻雀來說,是個大兇的日子。從這天開始,在長達一年的時間里,空中充斥著鑼聲,地上到處是彈弓。漫山遍野都是人,人類織成了天羅地網。它們的窩被掏了,它們的空間響徹鑼聲,所有的樹都被彈弓盯著。它們飛呀飛,無論飛到哪里,都有火光、鑼聲、彈弓……氣場已亂得不成樣子,縱使僥幸躲過白日,夜晚卻更為可怕。夜晚由千千萬萬的光劍組成,人類手持手電筒,那光劍斜插著直刺天空。只要被那劍光掃到,麻雀的死期也就到了。僅僅幾個月時間,人類就培養出了成千上萬的“彈弓王”。這些“彈弓王”身上披掛著一串串麻雀的尸體,得到了更多人的追捧。殺氣布滿了每一個角落,在一張張寫有“喜報”的大紅紙上,墨寫的數字后面掛著很多炸彈一樣的“0”。 它們只有往山里逃了,雖然山里也不平靜。一天黎明時分,嵩山山脈下的丘陵地帶,尚在難得的寂靜之中。此刻并沒有鑼聲,麻雀卻一群一群從天上落下來。它們垂直落了下來,沒有人知道它們在天羅地網里飛行了多長時間,躲過了多少長了眼的彈弓。如果再加一把力,它們也許就躲到山里去了。可它們用盡*后一絲力氣,氣絕了。 它們一只只從天上掉下來,撲嗒,撲嗒,那聲音像落灰。它們靜靜地、軟軟地死在地上,睜著米黃色的雀眼,嘴角漾著豆樣的血痕。 那天,一個起早拾糞的老人,把它們一只只拾進了糞筐里。據記載,一共一千七百八十八只。這也是那個時期單人單日的*大繳獲。 是啊,雀兒們是很委屈的。它們為什么有此一劫?雖說春不種、秋不收,可這不也是上天的安排嗎?它們不過是大自然中萬千食物鏈的一環,怎么就偏偏要滅它們呢? 于是,在它們的遺傳信號中,一代一代都牢牢地記住了這個大兇之兆。 也許,正是祖先的遺傳信號害了這只老麻雀。在麻雀一代一代的遺傳信號里,凡遇氣場變亂,白夜是*為可怕的,那是大兇的前兆。這只富有經驗的老麻雀,死在了祖先的經驗里。 自古以來,在大自然的運行中,中國傳統講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講的是生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反過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這是術數,也是定數,是亙古不變的。可是,萬事萬物又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那么,什么是變數呢? 一只老麻雀,本該有十一年陽壽的,它死不瞑目啊! 子時,鼠們絕食了。 在生物的時序里,屬于老鼠的時間是如此之少。它們一般只有兩年的陽壽,而一天之中,屬于它們的只有一個時辰——子時。夜半時分,是它們*自在、*活躍的時辰。可這天子時,它們卻集體絕食了。 是的,氣場委實是亂了。可鼠們等什么呢?絕食又怎樣?它們知道沒有誰會來拯救它們,它們不過是憑著天下**的嗅覺,期望著能從風里嗅出點什么,以發現危險的所在。 在老鼠的遺傳信號里,有著更為慘烈的記憶。它們幾乎一生下來就遇到了一個天敵:貓。爾后是人類無休無止的追殺。雖然貓是天敵,聽見貓的叫聲它們就渾身發抖,但它們的生存本領卻是人類逼出來的。 有一個日子給它們打上了深重的烙印:戊戌年丁巳月丙午日。那一日,族類的慘叫聲一直在它們的靈魂里回蕩著。雖然它們的先輩已備受折磨,遍嘗人類制造的各種毒藥,什么“搖頭倒”,什么“七步斷腸散”,什么“毒鼠強”……雖然它們的先輩被各式各樣、帶有香餌的鐵夾子夾住過,什么“彈簧夾”,什么“一跳夾”,什么“落地夾”……但在它們的記憶信號里,那個日子仍然是*可怕的,它叫:七殺日。 那是一個孩子的聲音。在這個聽上去很稚嫩的聲音里,四十八個鼠輩被活活掛在了墻壁上,它們每只被綁著一條腿,身上澆滿了煤油,一個個濕淋淋的,而后那孩子喊了一聲:點天燈了!于是,這四十八只被活捉的老鼠渾身冒著火光開始起舞。它們身上的熱油“吱吱”響著,火苗一躥一躥地跳躍著,像是一朵朵燃燒的焰火。那美麗耀眼的焰火上下翻滾,跳躍不止,直至氣絕。 在這場慘烈的舞蹈中,有三只老鼠咬斷了繩子,它們帶著一身火苗,吱吱叫著,分三路逃竄。一只沖進了麥秸垛,被引著的麥秸燒成了灰燼。另一只沖進了一戶人家,躥上了房梁,引發了全村的大火。只有第三只老鼠沖進了水溝,渾身瘡疤死在洞中。它把那危險的信號傳達給了它的后代,它讓鼠們世世代代都記住那個可怕的聲音:點天燈了! 現在,又五十年過去了。鼠們的生存環境雖然越來越惡劣,但它們仍頑強地活在各個地方。通過一代代的基因傳承,它們適應了人間的各種毒藥。那些所謂的老鼠夾子,對鼠們來說,實在是太小兒科了,連人類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拿出來使用。本來,人類幾乎又一次把它們逼上了絕路:水泥的大量使用,已使它們無處打洞。在生死攸關的封殺中,鼠們又一次獲得了勝利。它們經過一代代的努力,完成了從體形到尾巴的整體變異。又一支鼠類誕生了,它們由大而小、由長而短,只要有穿根電線那樣大小的洞,它們就可以做窩。它們成了袖珍型老鼠。 中國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時是晝夜相交、*為黑暗的時刻,也是鼠們出沒的時辰。可是,在這一天的子時,天空亮如白晝。難道說,這就是那個“七殺日”將要來臨的預兆嗎? 仍然是子時,當*后一片樹葉落在地上的時候,坡上的老柿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一棵老柿樹,當它站成了風景的時候,已無話可說。 是啊,在長達三百年的時間里,這棵老柿樹一直生長在這里,如今已經成為方圓百里的樹王了。 樹老到了一定時候,是可以成精的。有一段時間,人們突然在樹的身上掛滿了紅布條,還在樹下燒香、磕頭。有人說它可以送子送福,消災避難。樹都認了。 方圓百里,就這么一棵老樹,在風里站了三百年,這是它的命。曾幾何時,這里是大片大片的林子,有各種各樣的樹。現在就剩下這一棵老樹了,它很孤獨啊。 它能活過三百年,這里邊是有秘密的。當年,曾經有一位風水師路過這里。他先是有些詫異地四處看看,搖了搖頭,而后望著這棵老柿樹說:怪了,這是一塊絕地呀。后來,當他又一次路過這里的時候,禁不住拿出羅盤,認真勘驗了一番,說:這的確是一塊絕地。 樹不說話。它沉默。看來,這個秘密也只有風知道了。 是呀,它曾經是棵歪脖樹。在它還沒長成時,真是自慚形穢呀。那時候它又歪又小又丑,腰上還有兩個瘤子。在很長時間里,它幾乎沒有得到過陽光的眷顧,它的每一根枝條都是斜著長的。后來,在那些伐樹的日子里,那些又高又大的樹一棵棵被伐去了,整個林子一片一片地被砍光,它卻活下來了。 當然,還有一些日子也是它不會忘記的。比如,它曾遭受過三次雷擊、七次洪水……還有*為緊要的一次,那是辛丑年丙申月的丙申日,有人提著斧子來了,來人本是要剝它的皮,就在這人剛要動手時,卻聽到了一聲鑼響……于是,就是這個人,過了不一會兒,竟解下褲帶,把自己掛在了這棵樹上。有很長的時間,樹一直不解,人為什么要把自己掛在樹上? 按照舊歷經驗,六十年一個輪回,它已活過陽世的五個輪回了。一年當中,有六個節氣是樹木的*佳生長期: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六十年中,它有六個旺相:甲子、甲辰、甲寅、乙亥、乙未、乙卯。然后便是榮榮枯枯,枯枯榮榮。可它仍然站在這里。況且,樹大自直,樹老盤根,已經沒人能看出它當年的模樣了。連那凜冽的風,都成了它的玩伴。 三百年過去了,這里的樹已放棄了恢宏,放棄了成為棟梁的可能。歷史既然是由人類書寫的,那么,樹又有什么辦法呢? 那個“吉穴”究竟在哪里呢? 商賈大佬們帶來的風水師已經勘察了幾天,可那個被稱為“金龜探海”的吉穴仍未找到。在漫無邊際的堪輿過程中,主家與風水師之間,風水師與風水師之間,在勘驗方位和坐標認同上都出現了爭執。分歧越來越大,于是,他們又求到了大師那里。 人們遍訪無著,有富商求到了大師的面前。只要陳麥子點出那個吉穴,錢已出到了七位數。可是,陳麥子卻一直不言不語。 這一次,央求大師的人太多了,分量也太重了。大師被雇來的人抬到兩河交匯的*高處,望著眼前莽莽蒼蒼的原野溝壑,大師依然像佛一樣沉默。 他究竟在想什么呢? 穿過歷史的煙云,大師真能看清人生命運的軌跡嗎? 是啊,三百年前,這里出過一個財神。那么,三百年后呢?
河洛圖 作者簡介
李佩甫,當代著名作家,河南許昌人,現為河南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平原客》《生命冊》《等等靈魂》《羊的門》《城的燈》《李氏家族》等,中篇小說《黑蜻蜓》《無邊無際的早晨》等,散文集《寫給北中原的情書》,電視劇《潁河故事》等,以及《李佩甫文集》15卷。作品曾獲茅盾文學獎、莊重文文學獎、人民文學優秀長篇小說獎、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好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部分作品被翻譯到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