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紫菜爸爸 本書特色
這是一個平凡人黃廣潢的傳記。
二十五年來,他安貧樂道,堅守海角一隅,深入水產養殖科研生產工作的第yi線。
面朝大海,背向藍天。
敬業奉獻,以身付國。
但這,不僅僅是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的私家歷史。
從一個人的遙遠身影,更看見一群人,一個時代。
他代表了在那時代巨輪下千萬知識分子特有的精神特質與風貌。
他,是紫菜的爸爸。
紫菜爸爸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平凡人黃廣潢的傳記。 二十五年來,他安貧樂道,堅守海角一隅,深入水產養殖科研生產工作的**線。 面朝大海,背向藍天。 敬業奉獻,以身付國。 但這,不僅僅是一名普通科研工作者的私家歷史。 從一個人的遙遠身影,更看見一群人,一個時代。 他代表了在那時代巨輪下千萬知識分子特有的精神特質與風貌。 他,是紫菜的爸爸。
紫菜爸爸 目錄
引子
**章 走出莆田
第二章 廈大歲月
第三章 緣定舟山
第四章 熱愛生活
第五章 術業專攻
第六章 幕后功臣
第七章 海洋浪潮再起
紫菜爸爸 節選
《紫菜爸爸》:
再艱苦的路,也要唱出歌來
直到今天,何貽珩還記得自己**次接觸黃廣潢時,對這個福建小老鄉的印象,腦海里簡直就脫不了這幾個字:這個人真奇怪。
那還是在l 965年,他們被安排去寧波某地育苗場從事海帶養殖。此前,他們已經在舟山的浙江海洋水產研究所養殖室做過一段時間同事,但因為黃廣潢剛從廈門大學畢業分配來海研所沒多久,而且頭一年就被拉到下面蹲點參加社教,兩人基本上沒有打照面的機會。*終,還是工作讓他們有了人生的初始交集。
從寧波到舟山,在十幾年前,都是一段比較艱苦的路程。那個時候,現已建成的全長約五十公里,從寧波鎮海經舟山群島中的金塘島、冊子島、富翅島、里釣島再到舟山本島的跨海大橋,才剛剛有引人注目的開始。更何況黃廣潢生活的那個年代。
盡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舟山都屬于舊寧波府,今日的定海區曾是它的縣治所在地。但因為一水之隔,舟山常年孤懸海外,成為一顆遠離大陸、常被統治者所忽略的遺珠。不過,因其地理位置之特殊——既正對長江、錢塘江、甬江的人海口,又居于中國海洋南北航線之間——所以它一度是中國海運的重要跳板。向西可以經三江水道進入富饒的長三角地區,向北可以直逼首都,向南又可以遠抵馬來群島,所以,18世紀末馬嘎爾尼來華時曾提出“將舟山的一個島嶼讓與英國”。在鴉片戰爭期間,舟山群島更是深受英國人的青睞,他們為此不惜精力兩打定海,史稱“定海戰役”。
也就在這場戰役中,固守定海的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三位總兵身先士卒,臨危不懼,被刀砍槍剌之后,尸體仍直立不仆,打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可以說,發生在舟山的戰役,既暗示中國未來隱晦不明的命運走向,但也總讓人相信:中國不死。
日后,沿著前輩的足跡,何貽珩和黃廣潢都相繼來到舟山,進而開啟了自己人生事業的新篇章。不管選擇是被動還是主動,他們從此與舟山結下一輩子的情緣。
去往寧波某地的育苗場,所行的路徑在當時只有一條——從海研所駐地,也就是舟山西南角的沈家門坐船出發,向北繞行到定海,再換大船,然后再向西,方才到達寧波。黃廣潢和何貽珩在清晨天色未曾大亮的四五點,從沈家門出發。待到踏上寧波碼頭的時候,日頭高照,看樣子差不多已是正午了。
路上很是折騰,誰都想輕車簡行,但在那天,黃廣潢偏挑了一大堆行李,有衣服、被子,還有厚重的書。
只是,到達對岸寧波碼頭,并不意味著就到達目的地,兩者之間仍相距甚遠,還需要乘坐客車。坐車倒有兩條路可以選擇:要么是先坐車到橫山碼頭,再步行二十五里地到育苗場,路基本上是平路,而且大多沿著海邊;其二則是先坐車到寧波咸祥鎮,然后翻越一座山,上山十五里,下山也十五里。若在平時,肯定選**條,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第二條,但偏偏那天汽車站只剩下*后一趟車,是去咸祥的。這趟不走,當天就走不了了。這也意味著,兩人只能是第二個選項。
黃廣潢去買車票,何貽珩則匆匆忙忙地買了兩個饅頭。只是買到饅頭,卻沒有找到水。黃廣潢這時就催,說車子要開了。于是兩人便上車。結果一路上兩個人只能干啃饅頭,好幾個小時連水都沒喝上一口。
在客車上搖搖晃晃兩個多小時,到了咸祥。下車看著頭頂上明晃晃的太陽,更覺得炎熱。盡管沿海,但七八月的寧波,天氣照樣熱得不得了,而且還不時有臺風侵襲。佘下的路,沒了汽車的幫助,只能靠“11路”,可也得走。
何貽珩幾乎空著手,不過是拿著一個包,她轉過臉,看了看黃廣潢肩上挑著的那副擔子,只是替他累得慌,問:“你真的這么挑下去啊?”“挑!”黃廣潢毫不含糊地回道。
走出鎮子沒兩里路,開始上山。越走,何貽珩心中越是畏懼。這么遠的路,可怎么辦,怕是會走死人的。走到后來,實在熬不住,她向黃廣潢訴苦:“小黃,我渴死了。”沒想到黃廣潢卻告訴她:“前面山頂有山泉水,可以喝。”這話讓何貽珩很是驚異,他是怎么知道的,大概他早前就走過這條路?這個疑問一直埋在她的心里,后來也沒找機會再問起。
不過,前頭有水的誘惑,當下也沒能讓何貽珩的腳步變快。在暑渴相煎中,她歇歇走走,前后用了三個多小時才爬到山頂。果然,眼前一汪清涼沁心的山泉,不管三七二十一,她急忙取出隨身帶的牙缸,連連舀水,飲個痛快。待到整個人漸漸恢復了精神勁兒,感覺好起來些,她恍然想起,這么副光看著就已覺得沉重的擔子,小黃又是怎么挑上來的?
下山的時候,何貽珩的步伐顯然輕快了許多,走到了前頭,無意間才發覺,黃廣潢走得倒緩慢了。上山容易下山難,何況肩上還有擔子。走著走著,何貽珩問道:“小黃你還挑得動嗎?”黃廣潢的口吻依舊堅定:“挑得動!挑得動!”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何貽珩才真正開始細細打量這個人。這個年紀上,小她差不多四五歲,1940年出生在福建莆田延壽大隊,一個裁縫的兒子,大概自小沒有得到很好的營養補充,所以長得并不高大,身材也瘦削。
……
紫菜爸爸 作者簡介
王千馬,作家,資深媒體人,中國企業研究者,果禎文化CEO。吾球商業地理(微信公號:wuqiushangye)創始人。
出版有小說《媒體這個圈》、《無所適從的荷爾蒙》,主編有《無法獨活:致喂大的年輕人》、《不焦慮的青春》,近年來相繼推出《重新發現上海1843—1949》、《海派再起》、《寧波幫:天下第一商幫如何攪動近代中國》、《盤活:中國民間金融百年風云》、《玩美:紅星美凱龍30年獨家商業智慧》以及《新制造時代:李書福與吉利、沃爾沃的超級制造》、《大國出行:汽車里的城市戰爭》等作品。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史學評論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