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下江人”和抗戰時期重慶文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88610
- 條形碼:9787536088610 ; 978-7-5360-8861-0
- 裝幀:70g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下江人”和抗戰時期重慶文學 本書特色
“民國文學史論”是一套系統研究民國文學學術著作。**輯規模:6卷,200萬字,包括《民國政治經濟形態與文學》(李怡 著)、《民族國家概念與民國文學》(張中良 著)、《民國文學:概念解讀與個案分析》(張福貴 著)、《民國文學史料考論》(陳福康 著)。**輯2014年出版,納入“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金資助,2015年績效考評被評為優秀項目,全國總排名第十。第二輯11卷,通過從微觀切入,分析探討民國文學現象和問題。包括《文史對話與大文學史觀》(李 怡 著)、《民國語境中的魯迅研究》(王家平 著)、《民國作家的抒情意識與審美追求》(張堂錡 著)、《民國時期新詩論稿》(張潔宇 著)、《方言入詩的現代軌轍 ( 顏同林 著)第五卷 民國時期中學生的新文學接受研究(羅執廷 著)、詩歌教育與中國現代新詩的發展 (李俊杰 著)、《紳士階層與中國現代文學》 (羅維斯 著)、《“下江人”和抗戰時期重慶文學》(黃 菊 著)、《〈中央日報〉副刊與民國文學的歷史進程考察 》(張武軍 著)、《〈文藝月刊〉》(1930-1941)中的民族話語 (趙偉 著)。第二輯2019年6月出版印刷。 “民國文學史論”是一套研究民國文學的大型學術著作。云集中國大陸和臺灣著名學者及新銳學者。共三輯。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第二輯2019年6月出版印刷。
“下江人”和抗戰時期重慶文學 內容簡介
抗戰時期, 大量民眾隨國民政府遷徙重慶, 重慶人將這些外來者稱為“下江人”。“下江人”數量龐大, 占據了戰時重慶人口的重要部分。他們的到來, 帶來重慶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繁榮。重慶從西南內陸的碼頭城市, 轉而成為了大后方文化中心。那么, “下江人”是如何改變了戰時重慶文學的風貌, 他們自身的生活狀態又在重慶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這么一個龐大群體在重慶的經歷對文學構成了什么樣的影響? 這些都是研究抗戰文學所無法繞開的主題。本論著即以“下江人”為中心, 考察“下江人”到來前后重慶文學生態的變化, 并圍繞“下江人”在戰時重慶的生活, 探討戰時生活帶給作家什么樣的改變, 這些改變又如何體現在了這一時期的文學創作之中。
“下江人”和抗戰時期重慶文學 目錄
“下江人”和抗戰時期重慶文學 作者簡介
,女,1976年9月生于重慶合川。四川大學文學博士。任職于西南大學圖書館、西南大學圖書情報研究所,副研究館員。主要研究方向為抗戰文學與文化、民國文獻整理與研究。主持重慶市社科基金項目1項,先后主持中央高校基本項目2項,參研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1項,重慶市社科重大項目1項。參與主編《民國憲政、法制與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編年史(1895—1949)》第十卷,在《社會科學輯刊》《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