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英國牛津運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47082
- 條形碼:9787520347082 ; 978-7-5203-4708-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英國牛津運動研究 本書特色
牛津運動并不只是一場精英思想運動,它對英國社會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基督教會也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來適應社會的需要,使人們仍然能對基督教保持虔誠和熱情。在這方面,教會至少取得了部分的成功,而牛津運動則是其中的一個突出代表。這樣,就出現了另一個矛盾現象——盡管19世紀的學者已經發現了基督教所倚重的《圣經》教會都有諸多疑點,但在實踐方面,教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力仍然保持著,在某些方面,人們對宗教活動的熱情甚至有所增加,這種矛盾現象也是《英國牛津運動研究》所研究的一個內容。
英國牛津運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所研究的牛津運動,是十九世紀英國的一場大規模思想復興運動,在以往的中國學術界,由于對該運動的研究較為表面,對其中涉及的核心問題缺乏研究。本書對牛津運動關注的核心問題,如政教關系、英國教會與羅馬教會關系、基督教圣禮等,都有較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礎上,作者指出,牛津運動并非如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只是回歸古代教會的傳統,它在許多方面包含著進步和創新的因素,牛津運動的代表人物,能夠以較寬容的態度對待十九世紀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成就,尤其是進化論和圣經批評學,這并非偶然,而是牛津運動對宗教教義進行重新認識的必然結果。
英國牛津運動研究 目錄
**章 學術史的回顧和梳理
**節 一戰前的牛津運動研究
第二節 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過渡階段
第三節 當代學者的牛津運動研究
第二章 牛津運動興起的背景
**節 19世紀初的教會危機與牛津運動的興起
第二節 牛津運動前英國教會的狀況,高教派和福音派對牛津運動的影響
一 高教派與牛津運動
二 福音派與牛津運動
第三節 牛津運動的“小環境
——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與書冊派的形成
第三章 牛津運動的早期階段(1833.7-1836.2)
**節 政教之爭-上牛津運動的導火線
第二節 “大公教會”與“使徒統緒
——書冊派對”教會“概念的再思考
一 兩個概念在教會史上的演變簡況
二 書冊派對兩個概念的闡釋
第三節 天主教會的”耶穌會士“?
——書冊派對羅馬教會的論述
第四節 “禮儀之爭”——牛津運動關于圣禮問題的爭論
一 洗禮
二 圣餐
三 懺悔
四 圣禮問題爭論的實質
第四章 牛津運動的深化與書冊派“懷疑主義”特征的彰顯(1836.1841.1 )
**節 漢普頓事件
第二節 《圣經》與傳統之爭:懷疑主義的出現
一 牛津運動早期,書冊派對《圣經》與傳統關系的論述
二 第85篇書冊:紐曼《圣經》觀的集中體現
三 英國教會對書冊派圣經觀的回應
第三節 其他重要宗教問題的爭論
一 對新教的評價和論述
二 對羅馬教會的態度
三 對大公教會和使徒統緒的進一步探討
四 與高教派的裂痕.|
五 弗勞德《文存》引起的風波
六 隱修主義
第四節 第90篇書冊的發表
第五章 紐曼的改宗與“發展”思想的出現(1841.2-1845. 10)
**節 圍繞第90篇書冊的爭論
第二節 紐曼改宗天主教
第三節 《論基督教義的發展》的發表
一 “發展”思想的含義
二 “發展”思想的發展歷程
三 “發展”思想的影響和爭議
第六章 從精英到下層
——牛津運動的社會影響
**節 書冊派對圣事的變革與重儀主義運動
一 19世紀30-40年代的宗教禮儀變革
二 重儀主義運動
第二節 書冊派對社會問題的主張
一 書冊派對教堂座位租賃的批評
二 書冊派對教會社會功能的認識
三 書冊派對拜金主義的批評
結論 牛津運動的歷史意義和地位
參考文獻
附錄 重要術語中英文對照表
致謝
英國牛津運動研究 作者簡介
唐科,現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伯翰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歐洲思想文化史,在《世界歷史》《宗教學研究》《基督宗教研究》《道風》(香港)、《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臺灣)、《讀書》《學海》等知名刊物上發表論文約二十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一項。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二體千字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