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人文地理學(第三版)(本科教材)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362179
- 條形碼:9787030362179 ; 978-7-03-03621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地理學(第三版)(本科教材) 內容簡介
《人文地理學(第三版)》以人為主體,人地關系為主線,以人類各種活動的產生、發展、變化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構建教材體系,按人地關系主要領域和問題設置章節,應用案例分析融入理論闡述,建立了一個聯系各人文地理要素或現象的解釋體系,以探討和總結人地關系的時空演變及其規律,是一部通論性的人文地理學教材。
人文地理學(第三版)(本科教材) 目錄
目錄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序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緒論 1
**節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
第二節 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征和體系 3
一、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征 3
二、人文地理學學科體系 4
第三節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5
一、實地調查 6
二、比較與分類 6
三、類比、歸納與演繹 6
四、分析與綜合 6
五、應用“老三論”和“新主論” 7
六、預測 7
七、地理信息系統(GIS) 8
八、建立科學的研究程序 8
主要參考文獻 9
**章 人地關系 10
**節 人地關系理論 10
一、人地關系理論回顧 10
二、人地關系理論發展 15
第二節 人地關系地域系統
一、人地系統中的“人”和“地” 18
二、人地矛盾的內涵 20
三、人地系統的結構演變和調控 21
四、現代經濟條件下人地關系的實踐特征 25
五、人地關系的新課題 26
復習思考題 28
主要參考文獻 28
第二章 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29
**節 農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30
一、農業經濟活動 30
二、農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32
第二節 工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37
一、工業經濟活動 37
二、工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42
第三節 第三產業與地理環境 46
一、第三產業 46
二、第二產業與地理環境 49
復習思考題 54
主要參考文獻 54
第三章 人口與地理環境 55
**節 人口增長、分布與地理環境 55
一、人口增長與地理環境 55
二、人口分布與地理環境 60
第二節 人口素質與地理環境 67
一、人口素質的內容 67
二、衡量人口素質的指標 68
三、影響人口素質的主要因素 70
四、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性 71
第三節 人口結構與地理環境 73
一、人口年齡結掏與社會經濟發展 73
二、人口性別結掏與社會經濟發展 75
二、人口產業結掏與社會經濟發展 76
第四節 人口移動與社會經濟發展 77
一、人口移動概述 77
二、人口移動的歷史演變 78
三、人口移動的規律 80
四、人口移動的原因及后果 82
復習思考題 87
主要參考文獻 87
第四章 人類活動的中心一一聚落 88
**節 城市 88
一、城市與城市化 88
二、城市與環境 95
二、城市的類型 98
四、城市的地域形態 101
五、城市的地域結構 103
第二節 村落 107
一、村落的產生與發展 107
二、村落與環境 109
三、村落的類型 110
四、村落社區的形成與發展 111
第三節 城市與區域的關系 113
一、城市與區域相互作用原理 113
二、城市與區域的協調發展 115
三、城市與區域相互作用的地域類型 118
復習思考題 122
主要參考文獻 122
第五章 文化活動與地理環境 123
**節 地域文化系統的構成 124
一、人、文化系統和環境共同構成地域文化系統 124
二、文化與文化系統 124
第二節 文化與地理環境的互動關系 127
一、文化與自然地理環境 127
二、文化與社會文化環境 130
第三節 地域文化系統形成和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特征 131
一、文化擴散 131
二、文化區 133
第四節 地域文化系統的綜合表現——文化景觀 134
一、文化景觀及其構成 135
二、文化景觀的研究 136
第五節 文化塑造地理景觀 138
一、文化的空間觀念 138
二、透視環境價值觀 139
三、文化的空間觀感結構 140
四、地方感 142
復習思考題 143
主要參考文獻 143
第六章 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 145
**節 人類的休閑活動與旅游活動 145
一、休閑活動 145
二、旅帶活動 145
第二節 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 150
一、旅帶資源 150
二、旅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153
三、世界遺產與旅游環境 162
第三節 旅游業對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164
一、旅游活動與旅游業的經濟作用 164
二、旅游活動與旅游業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166
復習思考題 167
主要參考文獻 168
第七章 政治活動與地理環境 169
**節 政治活動概述 169
一、政治、政治活動、政治系統 169
二、當代政治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研究 170
三、國家及其空間政治行為 170
第二節 領土、自然資源與政治 174
一、領土與政治活動 174
二、自然資源條件與政治實力 176
三、政治活動對自然資源利用的調控和干預 177
第三節 文化與政治 178
一、語言與政治 178
二、民族、民族主義與政治 178
三、宗教與政治 180
四、科技進步與政治 181
五、國際沖突與地理環境 182
第四節 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 187
一、地緣政治的觀念與主要流派 187
二、冷戰后世界地緣政治格局 191
三、當今世界地緣經濟格局 194
四、中國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背景 196
復習思考題 205
主要參考文獻 206
第八章 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207
**節 人文地理學的自然資源觀 207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207
二、正確的自然資源觀 213
第二節 世界資源問題 215
一、資源問題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215
二、資源的主要保護和防治措施 216
第三節 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219
一、資源永續利用的基本原理 219
二、資源永續利用的措施與對策 231
復習思考題 234
主要參考文獻 235
第九章 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 236
**節 人類的環境觀 236
一、環境悲觀論 236
二、環境樂觀論 237
三、環境可持續發展論 238
第二節 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類型 239
一、人類-環境系統的發展 239
二、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類型 243
第三節 人類與環境協調 253
一、創造新的技術形式 254
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 257
三、加強國際合作和立法 259
四、加快循環經濟的步伐,保護資源與環境 259
復習思考題 261
主要參考文獻 261
第十章 區域發展與協調 262
**節 人文地理學的醫域觀 262
一、人文地理學的區域 262
二、區域的時空完備性 266
三、區域共同體 267
第二節 區域發展與演變 268
一、區域發展與演變的基本問題 268
二、區域發展與演變的影響因素 271
三、區域演變階段與區域發展類型 274
第三節 區域協調 277
一、區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277
二、區域協調論 280
二、區域可持續發展論 282
四、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區域觀 284
復習思考題 285
主要參考文獻 286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序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緒論 1
**節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 1
第二節 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征和體系 3
一、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征 3
二、人文地理學學科體系 4
第三節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 5
一、實地調查 6
二、比較與分類 6
三、類比、歸納與演繹 6
四、分析與綜合 6
五、應用“老三論”和“新主論” 7
六、預測 7
七、地理信息系統(GIS) 8
八、建立科學的研究程序 8
主要參考文獻 9
**章 人地關系 10
**節 人地關系理論 10
一、人地關系理論回顧 10
二、人地關系理論發展 15
第二節 人地關系地域系統
一、人地系統中的“人”和“地” 18
二、人地矛盾的內涵 20
三、人地系統的結構演變和調控 21
四、現代經濟條件下人地關系的實踐特征 25
五、人地關系的新課題 26
復習思考題 28
主要參考文獻 28
第二章 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29
**節 農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30
一、農業經濟活動 30
二、農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32
第二節 工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37
一、工業經濟活動 37
二、工業經濟活動與地理環境 42
第三節 第三產業與地理環境 46
一、第三產業 46
二、第二產業與地理環境 49
復習思考題 54
主要參考文獻 54
第三章 人口與地理環境 55
**節 人口增長、分布與地理環境 55
一、人口增長與地理環境 55
二、人口分布與地理環境 60
第二節 人口素質與地理環境 67
一、人口素質的內容 67
二、衡量人口素質的指標 68
三、影響人口素質的主要因素 70
四、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性 71
第三節 人口結構與地理環境 73
一、人口年齡結掏與社會經濟發展 73
二、人口性別結掏與社會經濟發展 75
二、人口產業結掏與社會經濟發展 76
第四節 人口移動與社會經濟發展 77
一、人口移動概述 77
二、人口移動的歷史演變 78
三、人口移動的規律 80
四、人口移動的原因及后果 82
復習思考題 87
主要參考文獻 87
第四章 人類活動的中心一一聚落 88
**節 城市 88
一、城市與城市化 88
二、城市與環境 95
二、城市的類型 98
四、城市的地域形態 101
五、城市的地域結構 103
第二節 村落 107
一、村落的產生與發展 107
二、村落與環境 109
三、村落的類型 110
四、村落社區的形成與發展 111
第三節 城市與區域的關系 113
一、城市與區域相互作用原理 113
二、城市與區域的協調發展 115
三、城市與區域相互作用的地域類型 118
復習思考題 122
主要參考文獻 122
第五章 文化活動與地理環境 123
**節 地域文化系統的構成 124
一、人、文化系統和環境共同構成地域文化系統 124
二、文化與文化系統 124
第二節 文化與地理環境的互動關系 127
一、文化與自然地理環境 127
二、文化與社會文化環境 130
第三節 地域文化系統形成和發展的時間和空間特征 131
一、文化擴散 131
二、文化區 133
第四節 地域文化系統的綜合表現——文化景觀 134
一、文化景觀及其構成 135
二、文化景觀的研究 136
第五節 文化塑造地理景觀 138
一、文化的空間觀念 138
二、透視環境價值觀 139
三、文化的空間觀感結構 140
四、地方感 142
復習思考題 143
主要參考文獻 143
第六章 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 145
**節 人類的休閑活動與旅游活動 145
一、休閑活動 145
二、旅帶活動 145
第二節 旅游活動與地理環境 150
一、旅帶資源 150
二、旅游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153
三、世界遺產與旅游環境 162
第三節 旅游業對區域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影響 164
一、旅游活動與旅游業的經濟作用 164
二、旅游活動與旅游業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166
復習思考題 167
主要參考文獻 168
第七章 政治活動與地理環境 169
**節 政治活動概述 169
一、政治、政治活動、政治系統 169
二、當代政治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研究 170
三、國家及其空間政治行為 170
第二節 領土、自然資源與政治 174
一、領土與政治活動 174
二、自然資源條件與政治實力 176
三、政治活動對自然資源利用的調控和干預 177
第三節 文化與政治 178
一、語言與政治 178
二、民族、民族主義與政治 178
三、宗教與政治 180
四、科技進步與政治 181
五、國際沖突與地理環境 182
第四節 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 187
一、地緣政治的觀念與主要流派 187
二、冷戰后世界地緣政治格局 191
三、當今世界地緣經濟格局 194
四、中國的地緣政治、地緣經濟背景 196
復習思考題 205
主要參考文獻 206
第八章 自然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207
**節 人文地理學的自然資源觀 207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207
二、正確的自然資源觀 213
第二節 世界資源問題 215
一、資源問題產生的背景和原因 215
二、資源的主要保護和防治措施 216
第三節 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 219
一、資源永續利用的基本原理 219
二、資源永續利用的措施與對策 231
復習思考題 234
主要參考文獻 235
第九章 人類面臨的環境問題 236
**節 人類的環境觀 236
一、環境悲觀論 236
二、環境樂觀論 237
三、環境可持續發展論 238
第二節 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類型 239
一、人類-環境系統的發展 239
二、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類型 243
第三節 人類與環境協調 253
一、創造新的技術形式 254
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 257
三、加強國際合作和立法 259
四、加快循環經濟的步伐,保護資源與環境 259
復習思考題 261
主要參考文獻 261
第十章 區域發展與協調 262
**節 人文地理學的醫域觀 262
一、人文地理學的區域 262
二、區域的時空完備性 266
三、區域共同體 267
第二節 區域發展與演變 268
一、區域發展與演變的基本問題 268
二、區域發展與演變的影響因素 271
三、區域演變階段與區域發展類型 274
第三節 區域協調 277
一、區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 277
二、區域協調論 280
二、區域可持續發展論 282
四、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區域觀 284
復習思考題 285
主要參考文獻 286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