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十一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69313
- 條形碼:9787532169313 ; 978-7-5321-6931-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十一卷 本書特色
作品講述了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終落得***、陳尸車站的下場。莊園主列文反對土地私有制,抵制資本主義制度,同情貧苦農民,卻又無法擺脫貴族習氣而陷入無法解脫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時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使全書在矛盾的漩渦中顛簸。這部小說是新舊交替時期緊張惶恐的俄國社會的寫照。 該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十一卷 內容簡介
長篇小說。本套叢書中收錄的《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紀的世界文壇堪稱首屈一指的很好作品。草嬰先生于1977年大病初愈之后開始動手翻譯,1980年翻譯完成,1982年搶先發售在靠前出版。本書通過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十一卷 節選
《草嬰譯著全集(第十一卷)》: 陶麗穿著短襖,站在打開的小衣柜前面找東西。她從前那頭濃密的秀發,現在已變得稀疏難看,用發針盤在腦后。她面頰凹陷,那雙驚惶不安的眼睛由于臉瘦而顯得格外觸目。房間里亂七八糟,到處攤著衣物。一聽到丈夫的腳步聲,她停下來,眼睛盯住門,竭力裝出嚴厲而輕蔑的神氣,但是裝不像。她怕他,怕此刻同他見面。她正在試著做三天來已經試了十次的那件事:把準備帶到娘家去的孩子們的東西和自己的東西清理出來,可她總是下不了這個決心。這會兒,她又像前幾次那樣對自己說,不能再這樣因循下去了,得想出一些辦法來懲罰懲罰他,羞辱羞辱他,哪怕只讓他稍微嘗嘗他給她的痛苦滋味,也算是對他做了報復。她老是說要離開他,但又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她無法不把他看作自己的丈夫,無法不再愛他。此外,她覺得既然在家里都照管不好五個孩子,一旦離開家,到了外面,就更管不好了。事實上,這幾天*小的孩子已經因為吃了不干凈的肉湯病了,另外幾個孩子昨天一天簡直沒有吃上飯。她知道離開家是不可能的,但她還是欺騙自己,繼續整理東西,裝出要走的樣子。 一看到丈夫,她伸手到衣柜抽屜里,仿佛在找尋東西。等他走到了身邊,她才回頭向他瞧了一眼。她原想擺出一副嚴肅果斷的樣子,結果卻露出困惑痛苦的神色。 “陶麗!”他怯生生地低聲說,把頭縮在肩膀里,竭力裝出馴順的可憐相,但整個人還是顯得容光煥發,精神飽滿。 她迅速地從頭到腳打量了一下他那容光煥發、精神飽滿的模樣。“哼,他倒得意!”她想,“可我呢?……他那副和顏悅色的樣子真叫人討厭,可大家還因此喜歡他,稱贊他;我就是恨他這副樣子。”她抿緊嘴唇,蒼白的神經質的臉上,右頰的肌肉抽搐起來。 “您要干什么?”她急急地用不自然的胸音說。 “陶麗!”他顫聲又叫了一下,“安娜今天就要來了。” “關我什么事?我不能接待她!”她嚷道。 “這可是應該的呀,陶麗……” “走開,走開,走開!”她眼睛不看他,嚷道。她這么叫嚷,仿佛是由于身體上什么地方疼痛得厲害。 當奧勃朗斯基想到妻子的時候,他還能保持鎮定,還能像馬特維說的那樣希望一切都順利解決,還能平靜地看報,喝咖啡。但是當他一看到她痛苦憔悴的臉,一聽見這種聽天由命的絕望聲音,他就喘不過氣來,喉嚨里就像有樣東西哽住了,眼睛里也淚光閃閃。 “我的上帝,我做了什么啦!陶麗!你就看在上帝的分上吧!……你要知道……”他說不下去,喉嚨被淚水哽住了。 她砰的一聲關上柜子,瞪了他一眼。 “陶麗,我還有什么話好說呢?……只有一句話:請你原諒我,原諒我……你想想,難道九年的共同生活不能讓你原諒我一時的……一時的……” 她垂下眼睛聽著,看他還要說些什么.仿佛求他否認有過那件事,好使她改變想法。 “一時的沖動……”他繼續說。 ……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十一卷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托翁是一位多產作家,也是世界認可的很偉大的作家之一。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托爾斯泰出身于名門貴族,享受著優越的家庭條件。他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由姑媽撫養長大。 托爾斯泰自幼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他將全部精力與情感寄托于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多描寫俄國革命時期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贊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一個地主的早晨》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