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10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68033
- 條形碼:9787532168033 ; 978-7-5321-6803-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10卷) 本書特色
本書講述的是一個地主在自己莊園里的改革,反映托爾斯泰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他的小說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紀俄羅斯社會的真實生活,描寫了俄羅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的典型。閱讀托爾斯泰的小說,我們仿佛置身于當時的俄國環境,真可說是身歷其境;接觸各種身份和個性的人物,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同時隨同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自然而然地對他們的遭遇產生強烈的共鳴。文藝作品主要是以情動人,閱讀**的文藝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得有益的熏陶。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10卷) 內容簡介
中短篇小說集。本系列收錄的托爾斯泰的小說集《一個地主的早晨》是由俄語文學翻譯大家草嬰先生于1983年翻譯完成,并于1985年出版,其中收錄了《襲擊——一個志愿軍的故事》《彈子房記分員筆記》《伐木——一個士官生的故事》等10篇小說。主要是想讓我國讀者更多地了解他的人格,欣賞他的藝術,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10卷) 目錄
彈子房記分員筆記
伐木――一個士官生的故事
12月的塞瓦斯托波爾
5月的塞瓦斯托波爾
1855年8月的塞瓦斯托波爾
暴風雪
兩個驃騎兵――獻給瑪?尼?托爾斯泰婭伯爵小姐
高加索回憶片段:一個被貶謫的軍官
一個地主的早晨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10卷) 節選
《草嬰譯著全集(第十卷)》: 哨兵指給他看的炮兵連長的住所,是一座兩層樓的小房子,房子前面的院子里有個門。從一扇糊紙的窗子里,透出微弱的燭光。一個勤務兵坐在臺階上抽煙。他先進去報告連長,然后把伏洛嘉領進房間里。房間里面,在兩扇窗子中間的一面破鏡子下,放著一張堆滿公文的桌子,幾把椅子,一張被褥潔凈的鐵床,床旁還鋪著一條小地毯。 門口站著一個留有濃密小胡子的漂亮男子——司務長。他佩著長劍,外套上掛著十字勛章和匈牙利戰役紀念章。一個身材不高的軍官,年紀四十上下,穿一件薄薄的舊外套,一邊面頰浮腫,扎著繃帶,在房間里踱來踱去。 “準尉柯捷爾卓夫第二,奉命參加第五輕炮兵連,特來報到。”伏洛嘉一進去,就說出預先背熟的字句。 連長冷冷地點頭還禮,沒有跟他握手,就請他坐下。 伏洛嘉怯生生地在寫字桌旁的椅子上坐下,順手拿起一把剪刀擺弄起來。炮兵連長反背著手,低著頭,繼續默默地在房間里踱來踱去,好像在回想什么事情,只偶爾瞧瞧伏洛嘉擺弄剪刀的雙手。 炮兵連長身體相當肥胖,頭頂上禿了一大塊,濃密的小胡子簡直蓋沒嘴巴,那對淡褐色的大眼睛露出快活的神氣。他的雙手又白又胖,很好看,兩只腳向外撇,步伐穩健而瀟灑,說明他是個有魄力的人。 “是的,”他在司務長面前站住,說道,“從明天起軍馬的飼料得加一點兒,我們的馬太瘦了。你看怎么樣?” “是,長官,可以加一點!如今燕麥的價錢便宜了,”司務長回答,他那貼住褲縫的手指在微微抖動,他顯然喜歡用手勢來幫助說話,“還有,長官,我們的飼料管理員弗蘭蘇克昨天從輜重隊給我送來一張條子,他說我們一定得在那邊買些車軸,據說價錢不貴。長官,您能下個命令嗎?” “好吧,買吧,反正他手里有錢。”接著炮兵連長又在房間里踱起步來。“那么你的行李在哪里?”他忽然在伏洛嘉面前站住,問道。 可憐的伏洛嘉想到自己是個膽小鬼,并且在人家的每個眼光和每句話里都察覺到對他的蔑視,就像對待一個無可救藥的膽小鬼那樣,他痛苦極了。他覺得連長已經識破他的秘密,并且在嘲笑他。他窘態畢露地回答說,行李在伯爵碼頭,哥哥答應明天給他送來。 可是中尉不等他說完,就問司務長: “我們把準尉安頓到哪兒去呀?” “準尉嗎?”司務長說,匆匆地向伏洛嘉瞥了一眼,那眼光仿佛在問:“他算什么準尉呀?也值得把他安頓到哪兒去嗎?”——這就使伏洛嘉更加難堪了。 “哦,長官,可以把準尉安頓到樓下上尉的房間里,”司務長想了一下繼續說,“上尉眼下在棱堡,他的床空著。” “那么,暫時就這么安頓一下怎么樣?”炮兵連長說。“我想您一定很累了,明天我們再來好好安排吧。” 伏洛嘉站起來,鞠了一躬。 “喝點兒茶好嗎?”伏洛嘉走進門口時,炮兵連長說。“可以燒茶炊的。” ……
(草嬰譯著全集)草嬰譯著全集(第10卷)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小說家、評論家、劇作家和哲學家。托翁是一位多產作家,也是世界認可的很偉大的作家之一。同時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無政府主義者和教育改革家。托爾斯泰出身于名門貴族,享受著優越的家庭條件。他一歲半喪母,九歲喪父,由姑媽撫養長大。 托爾斯泰自幼就開始接受典型的貴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歡上流社會的生活,他將全部精力與情感寄托于文學創作。他的作品多描寫俄國革命時期的人民的頑強抗爭,因此被稱為“俄國十月革命的鏡子”。列寧曾稱贊他創作了世界文學中“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一個地主的早晨》等。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