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與當代史叢書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增訂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02552
- 條形碼:9787301302552 ; 978-7-301-30255-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與當代史叢書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增訂本) 本書特色
《“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增訂本)》以早期“新詩集”——《嘗試集》《女神》《草兒》《冬夜》《蕙的風》等為討論對象,通過考察“新詩集”的出版、接受、編撰及歷史評價等環節,重新審視“新詩的發生”這一歷史命題。上編主要從“文學社會學”的視角出發,討論“五四”前后一個自足新詩發生空間的形成,涉及報刊傳播的影響、新的讀者群的召喚、新書局的支持、閱讀程式的養成等諸多方面;下編則關注在“新詩集”的成書、接受和歷史定位過程中,新詩歷史形象及合法性的塑造與追尋,從而對新詩發生的線性歷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質詢。
本書初版于2005年,以博士論文《“新詩集”與新詩的發生研究》為基礎,該論文2004年曾被評為百篇“全國優秀博士論文”,出版后也曾獲得第三屆“王瑤學術獎優秀青年著作獎”。此次修訂,除了文字的疏通、材料的補充外,又特別增加了附錄的四篇文章,希望在勾勒新詩頭一個十年發展概貌的基礎上,以個案討論的方式,更為全面地呈現早期新詩特定的文化意涵。
文學與當代史叢書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增訂本) 內容簡介
《“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增訂本)》以早期“新詩集”——《嘗試集》《》《草兒》《冬夜》《蕙的風》等為討論對象,通過考察“新詩集”的出版、接受、編撰及歷史評價等環節,重新審視“新詩的發生”這一歷史命題。上編主要從“文學社會學”的視角出發,討論“五四”前后一個自足新詩發生空間的形成,涉及報刊傳播的影響、新的讀者群的召喚、新書局的支持、閱讀程式的養成等諸多方面;下編則關注在“新詩集”的成書、接受和歷史定位過程中,新詩歷史形象及合法性的塑造與追尋,從而對新詩發生的線性歷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質詢。 本書初版于2005年,以博士論文《“新詩集”與新詩的發生研究》為基礎,該論文2004年曾被評為百篇“全國很好博士論文”,出版后也曾獲得第三屆“王瑤學術獎很好青年著作獎”。此次修訂,除了文字的疏通、材料的補充外,又特別增加了附錄的四篇文章,希望在勾勒新詩頭一個十年發展概貌的基礎上,以個案討論的方式,更為全面地呈現早期新詩特定的文化意涵。
文學與當代史叢書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增訂本) 目錄
增訂本前記
初版序(溫儒敏)
導言研究方法、對象的提出
[上 編]
**章“新詩集”與新詩“傳播空間”的生成
**節從書信到成集:新詩傳播空間的形成
第二節支撐詩壇的“新詩集”
第三節公共傳播與現代的詩歌想象
第二章讀者、時尚與“代際經驗”
**節新詩讀者的構成
第二節作為閱讀時尚的“新詩集”
第三節“代際經驗”中的《女神》
第三章“新詩集”出版與新詩壇的分化
**節“新詩集”與“新書局”
第二節由詩集出版看新詩壇的分化
第四章“新詩集”與新詩的閱讀研究
**節讀者分類與新詩的“讀法”問題
第二節對三本詩集的討論:從“讀法”的角度
[下 編]
第五章“新詩集”對“新詩”的呈現(一)
**節胡適新詩構想的三個層面
第二節《嘗試集》對“新詩”的塑造
第六章“新詩集”對“新詩”的呈現(二)
**節胡適眼中的“新詩集”——以《草兒》《冬夜》《蕙的風》為中心
第二節“詩話語”的凸顯:《冬夜》《草兒》序言的考察
第三節選本中的新詩想象:對“分類”的揚棄
第四節《女神》成書與“新詩”的重塑
第七章論爭中的“新詩集”:新詩合法性的辯難
**節《評〈嘗試集〉》:“學衡派”的反動
第二節《蕙的風》的論爭:對一樁舊案的重審
第三節《湖畔》與“經驗范圍”的爭議
第四節對“新詩集”的整體批判
第五節“新詩”與“詩”:合法性辯難的展開
第八章“新詩集”與新詩歷史起點的駁議
**節作為新詩合法性起點的《女神》
第二節新詩史上的《嘗試集》和《女神》
結語
[附 錄]
新詩的發生及活力的展開——新詩**個十年概貌
早期新詩的政治與美學:以“《星期評論》之群”為討論個案
《天狗》:狂躁又科學的“身體”想象
20世紀30年代的大學課堂與新詩的歷史講述
主要參考文獻
文學與當代史叢書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增訂本) 作者簡介
姜濤,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華大學攻讀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后棄工從文,200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教于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領域為20世紀中國新詩及中國現代文學。出版有專著《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國的文學與青年》《巴枯寧的手》《“新詩集”與中國新詩的發生》《圖本徐志摩傳》,編著《20世紀中國新詩總系》(一卷)、《北大文學講堂》,譯著《現實主義的限制——革命時代的中國小說》等。另,出版詩集《洞中一日》《我們共同的美好生活》《鳥經》等,曾獲“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王瑤學術獎優秀青年著作獎”“唐弢青年文學研究獎”“東蕩子詩歌批評獎”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