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植物遺態結構FE/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吸附水中鉻砷磷的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139399
- 條形碼:9787511139399 ; 978-7-5111-393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植物遺態結構FE/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吸附水中鉻砷磷的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每年都有大量來自采礦、冶金、機械加工、表面處理等行業含重金屬的工業廢水排放到環境中;同時,畜牧業、工業原料的生產及人們日常生活均產生大量的含磷廢水并排入水體。含重金屬和含磷廢水常見處理方法有吸附法、離子交換法、膜分離法、生物絮凝法和植物修復法等。其中吸附法因其成本低、效率高,以及材料可循環利用等優點為廣大學者所青睞,國內外的研究者正致力于尋找各種天然、廉價、高效的吸附材料。 遺態材料是在生物經過億萬年的進化演變而形成的完美獨特結構基礎上,通過人工方法進一步修飾,制備出既保留原始的精細分級結構,又具有人為附加新特性和功能的吸附材料。 《植物遺態結構FE/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吸附水中鉻砷磷的機制研究》利用毛竹、桉木為植物模板,通過人工控制制備了兩種植物遺態Fe2O3/Fe3O4/C復合材料(毛竹模板材料,PBGC-Fe/C-B;桉木模板材料,PBGC-Fe/C-E).選擇Cr(VI)、As(V)和P(V)等為目標污染物,從材料制備、吸附影響實驗、吸附前后液相和固相表征等方面探討材料對目標污染物的吸附機制。
植物遺態結構FE/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吸附水中鉻砷磷的機制研究 目錄
1.1 引言
1.2 水環境中鉻、砷、磷的性質和危害
1.3 水環境中鉻、砷、磷的處理方法
1.4 植物模板吸附材料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1.5 吸附機理研究現狀
1.6 本書的研究意義、目的和內容
第2章 實驗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與試劑
2.2 PBGC-Fe/C的制備與表征
2.3 PBGC-Fe/C吸附過程的影響因素研究
2.4 PBGC-Fe/C的吸附機理研究
2.5 分析方法
第3章 PBGC-Fe/C的制備及表征
3.1 PBGC-Fe/C的制備
3.2 PBGC-Fe/C的表征
3.3 本章小結
第4章 PBGC-Fe/C對水中鉻、砷、磷吸附的影響因素研究
4.1 PBGC-Fe/C對水中Cr(VI)吸附的影響因素
4.2 PBGC-Fe/C對水中As(V)吸附的影響因素
4,3PBGC-Fe/C對水中P(V)吸附的影響因素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PBGC-Fe/C對水中鉻、砷、磷吸附的機理分析
5.1 吸附等溫線及熱力學特性研究
5.2 吸附動力學模型分析
5.3 反應溶液體系中目標組分存在形態分析
5.4 固相表征分析與吸附過程研究
5.5 吸附歷程分析
5,6本章小結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2 創新點
6.3 展望
參考文獻
植物遺態結構FE/C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吸附水中鉻砷磷的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朱宗強,男,廣西北海人,1982年生,博士,桂林理工大學正高級實驗師,碩士生導師;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廣西高校優秀共產黨員;美國特拉華大學訪問學者,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博士后,美國化學學會會員,國際水協會會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會員,環境工程中心實驗室主任。 近年來,致力于環境功能材料制備及其應用、重金屬污染場地修復技術研發與應用等方面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等10項縱向科研項目,參加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10多個縱橫向項目研究;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環境科學》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申請國家專利18項,已獲得授權11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成果轉化技術轉讓2項);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廣西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廣西教學成果獎三等獎2項,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項。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