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382306
- 條形碼:9787504382306 ; 978-7-5043-823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 本書特色
近年來,網絡的成熟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著新一代學生學習的方式、思維的方式,包括寫作的方式。在全媒體時代,全民寫作沖擊著寫作的職業化和專業化,也沖擊著寫作的專業化教育,傳統的寫作教材面臨著跟不上步伐的尷尬;另一方面,新的寫作方式、新語言方式、新表述方式、不規范的方式等比以往時代都更加頻繁發展,事實上,寫作的基礎規范化教育比以時代的需要更強烈,任務也更重,情況也更復雜,本教材即是為考慮以上問題而編寫。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將包含連部分:(理論篇)和(實踐篇)。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理論篇)將包括兩大塊:一個是當代的媒體環境介紹;一個是基礎的、經典的寫作和語言基礎理論知識介紹。 其中“當代媒體環境介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1.當代媒體的發展,媒體寫作語言;2.從傳播學角度解析寫作者、受眾、寫作文本、社會生活,以及傳播渠道;3.介紹廣播、電視、新媒體的媒體特性以及對寫作者的培養需求。 其中“基礎的、經典的寫作和語言基礎理論知識介紹”,包括:1.材料;2.主題;3.結構;4.表達方式四個部分。 創新點是:把*的當代媒體背景與基礎寫作兩部分有機結合在一起,如果不是傳媒大學學生的獨特需求和教師隊伍的多樣構成,以及良好的專業傳媒學校的支持氛圍,恐怕很難做到這些融合。在第二版的修訂中,也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將替換原來的案例、參考文章、學生作品、寫作經驗談等為*的內容。近年來,網絡的成熟發展一定程度上改變著新一代學生學習的方式、思維的方式,包括寫作的方式。在全媒體時代,全民寫作沖擊著寫作的職業化和專業化,也沖擊著寫作的專業化教育,傳統的寫作教材面臨著跟不上步伐的尷尬;另一方面,新的寫作方式、新語言方式、新表述方式、不規范的方式等比以往時代都更加頻繁發展,事實上,寫作的基礎規范化教育比以時代的需要更強烈,任務也更重,情況也更復雜,本教材即是為考慮以上問題而編寫。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將包含連部分:(理論篇)和(實踐篇)。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理論篇)將包括兩大塊:一個是當代的媒體環境介紹;一個是基礎的、經典的寫作和語言基礎理論知識介紹。
其中“當代媒體環境介紹”主要包括三個部分:1.當代媒體的發展,媒體寫作語言;2.從傳播學角度解析寫作者、受眾、寫作文本、社會生活,以及傳播渠道;3.介紹廣播、電視、新媒體的媒體特性以及對寫作者的培養需求。
其中“基礎的、經典的寫作和語言基礎理論知識介紹”,包括:1.材料;2.主題;3.結構;4.表達方式四個部分。
創新點是:把*的當代媒體背景與基礎寫作兩部分有機結合在一起,如果不是傳媒大學學生的獨特需求和教師隊伍的多樣構成,以及良好的專業傳媒學校的支持氛圍,恐怕很難做到這些融合。在第二版的修訂中,也要特別強調這一點,將替換原來的案例、參考文章、學生作品、寫作經驗談等為*的內容。《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實踐篇)比較有特色,根據編寫團隊18年的教學經驗而成。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直接相關于媒體寫作培養的文體寫作部分;一個是具體的訓練方法及學生范文指導。
*部分選取了消息、短評、調查報告;解說詞、傳記;博客等文體作為編寫內容,另外增加公眾號、微博、微信等*的網絡內容的寫作。也將嘗試增加網絡小說寫作的內容。這些文體的訓練既涵蓋了媒體專業寫作前期需要培養的學生能力,也是當前流行的文體,易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
第二部分設計了三級寫作訓練方法:1.寫作入門訓練方法;2.課堂分級寫作訓練方法;3.項目小組寫作訓練方法。這些方法都是經過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的檢驗,同時也配以大量的學生范文做案例分析。這部分將替換為*的案例。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 內容簡介
本書打破了主題、材料、結構、表達四大板塊的框架,更豐實了寫作主體能力培養的內容,強調了寫作活動中深廣閱讀的價值,更突出了語言運用的表達張力,進一步闡發了“智能化寫作”的運作趨勢,初步觸及了“創意寫作”這一新模式。總之,在寫作理論的組建上愈益完整,在寫作理念上有所新的發揮。其次,搭建新的寫作教學體系。建立起寫作理論、寫作文體實訓方案以及寫作思維與表達工具——規范和藝術的語言,這三個方面的結合有著科學性和完整性的體系。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 目錄
一、為什么寫作
二、為什么學習寫作
三、如何學習寫作
四、本教材特色
五、如何使用本教材
理論篇
**章 重新認識寫作活動
**節 當代寫作的價值和意義
一、智能化寫作的發展
二、傳播效果決定的寫作邏輯
三、寫作的私人性與公共性
四、媒體寫作被賦予的責任和使命
第二節 從寫作角度看漢語的特質
一、漢語基本特征
二、從寫作角度看漢語的基本功能
三、從倚重影像的表達趨勢看漢語特質
四、從全球化角度看漢語表達特點
第三節 互聯網時代寫作語言的發展
一、現代漢語的三次革命
二、互聯網新詞的類型
三、互聯網語言與當代寫作
第四節 個體寫作困境與主體超越
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困境
二、怎么“想”很難做到怎么“寫
三、寫作主體的超越
第二章 寫作作為一種傳播活動
**節 作為傳播內容的寫作文本
一、時代里的寫作文本
二、生活里的寫作文本
三、網絡傳播中的寫作文本
四、作為傳播內容的寫作活動
第二節 作為傳播者的寫作主體
一、觀察能力
二、感知能力
三、記,憶能力
四、聯想和想象能力
五、藝術鑒賞能力
六、分析綜合能力
第三節 成為一個積極的閱讀者
一、閱讀獲得的基本技巧之于寫作的意義
二、閱讀獲得的間接經驗之于寫作的意義
三、寫作與閱讀密不可分
四、擁有強大的閱讀能力
第四節 作為寫作對象的社會生活
一、在動態關系中認識社會生活
二、現實的“生活”與作品中的“生活”
第三章 寫作主題
**節 主題的含義
一、什么是主題
二、主題含義拓展
三、主題的特點
四、主題的作用
第二節 主題的形成
一、主題形成的三個階段
……
實踐篇
媒體寫作與語言藝術 作者簡介
孟偉簡介: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目前任教于中國傳媒大學傳播研究院。2013年主持的《寫作與語言藝術》課程評為“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007年該課程評為國家級精品課。本人所牽頭的“寫作與語言藝術”教學團隊2013年評為“北京高等學校繼續教育優秀教學團隊”。曾任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現代漢語教研室和寫作教研室主任。主持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團中央、商務部等省部級和各類其他課題10余項。發表論文50余篇,多次為《新華文摘》《新華月報》《新聞與傳播》轉載。出版《現代傳媒寫作基礎教程》《聲音傳播》《廣播傳播學》《互聯網 時代音頻媒體產業重構原理》《移動互聯時代的中國廣播影響力》等多部著作;參編《語言藝術與寫作》等教程。為本科生開設:《語言藝術與寫作》、《文體寫作》《文學文體寫作》《評論寫作》《廣告文案寫作》《基礎寫作》等課程;為碩士和博士生開始《新媒體理論與實踐》《社會化媒體研究》《廣播新聞專題研究》等課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