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輕與重”文叢伊西斯的面紗(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579644
- 條形碼:9787567579644 ; 978-7-5675-796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輕與重”文叢伊西斯的面紗(第2版) 本書特色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一句神秘莫測的話:“自然愛隱藏。”自此之后,這句箴言在西方文化中頻頻出現。阿多以頭戴面紗的女神伊西斯這一寓意形象為線索,追溯了思想家們對赫拉克利特這句箴言的諸種解釋。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兩種對待自然的態度:一種是普羅米修斯態度或實驗探索的態度,主張用技術揭開自然的面紗,揭示她的秘密;另一種是俄耳甫斯態度或沉思的、詩意的態度,認為像這樣去掉地球的遮掩是一種嚴重的侵犯和罪過。而從18世紀末開始,伊西斯的面紗漸漸不再指自然的秘密,而是指存在的神秘,這一傳統一直持續至今。
“輕與重”文叢伊西斯的面紗(第2版) 內容簡介
從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出那句有名的箴言“自然愛隱藏”,到20世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以“存在”和“解蔽”的方式對這句話進行解釋,《伊西斯的面紗》對自然的秘密這一概念的討論涵蓋了近2500年的歷史,從揭開面紗這一隱喻的角度追溯了人對自然態度的演變。
“輕與重”文叢伊西斯的面紗(第2版) 目錄
**部分 死亡的面紗
**章 赫拉克利特的箴言——“生出的東西都趨向于消失”
第二部分 自然的面紗
第二章 從Phusis到自然
第三章 神的秘密和自然的秘密
第三部分 “自然愛隱藏”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的箴言和寓意解釋
第五章 “自然愛包裹自己”:神話形式和有形形態
第六章 卡里普索或“蒙著飄拂面紗的想象”
第七章 異教的守護者
第八章 “希臘的眾神”
第四部分 揭示自然的秘密
第九章 普羅米修斯和俄耳甫斯
第五部分 普羅米修斯態度:通過技術來揭示秘密
第十章 從古代到文藝復興時期的力學和魔法
第十一章 實驗科學與自然的機械化
第十二章 對普羅米修斯態度的批判
第六部分 俄耳甫斯態度:通過言說、詩歌和藝術來揭示秘密
第十三章 物理學作為一種猜測性的科學
第十四章 真理作為時間之女
第十五章 自然研究作為一種靈性修煉
第十六章 自然的行為:節儉,嬉戲,還是揮霍?
第十七章 詩的模型
第十八章 審美知覺與形態的創生
第七部分 伊西斯的面紗
第十九章 阿耳忒彌斯與伊西斯
第八部分 從自然的秘密到存在的神秘:恐懼與驚奇
第二十章 伊西斯沒有面紗
第二十一章 神圣的顫栗
第二十二章 斯芬克斯般的自然
第二十三章 從自然的秘密到存在的神秘
結語
關于書目的說明
索引
“輕與重”文叢伊西斯的面紗(第2版) 相關資料
《伊西斯的面紗》極富原創性。皮埃爾·阿多既是著名的哲學史家,又是哲學家。他這兩方面的興趣明顯反映在這部兼具歷史和分析的出色著作中。
——布瑞恩·斯托克(Brian Stock),多倫多大學歷史和比較文學教授
本書內容罕見地豐富和清晰,是作者四十多年思考的總結,反映了這位哲學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羅熱-波爾·德魯瓦(Roger-Pol Droit),《世界報》)
皮埃爾·阿多的《伊西斯的面紗》是一部極富雄心的作品,它為我們講述了從古至今人類對自然的態度和理解的演變。對于我們理解這一重要主題來說,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貢獻。
——邁克爾·弗雷德(Michael
Frede),牛津大學基布爾學院哲學史榮譽退休教授
阿多是一位非凡的向導,帶領我們欣賞從赫拉克利特至今的自然觀念史。你會發現陪伴在我們身旁的是一個智慧的希臘人、一位哲學家,他認為哲學的作用是教我們如何生活。
——伊恩·哈金(Ian Hacking),《倫敦圖書評論》2007-05-10
“輕與重”文叢伊西斯的面紗(第2版)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皮埃爾·阿多(Pierre Hadot,1922—2010),法國20世紀著名哲學家、史學家與文獻學家,法蘭西學院榮譽教授。主要從事古希臘羅馬思想研究,以研究古代哲學尤其是新柏拉圖主義和斯多亞主義而聞名世界。阿多是福柯特別欣賞的哲學家之一,也是早把維特根斯坦介紹到法國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強調古代哲學并非一套理論學說,而是一種與生活方式、生命品質密切相關的精神修煉。代表著作:《精神修煉與古代哲學》、《古代哲學的智慧》、《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維特根斯坦和語言的界限》、《伊西斯的面紗》等。
譯者簡介:作者簡介:
皮埃爾·阿多(Pierre Hadot,1922—2010),法國20世紀著名哲學家、史學家與文獻學家,法蘭西學院榮譽教授。主要從事古希臘羅馬思想研究,以研究古代哲學尤其是新柏拉圖主義和斯多亞主義而聞名世界。阿多是福柯特別欣賞的哲學家之一,也是早把維特根斯坦介紹到法國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強調古代哲學并非一套理論學說,而是一種與生活方式、生命品質密切相關的精神修煉。代表著作:《精神修煉與古代哲學》、《古代哲學的智慧》、《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維特根斯坦和語言的界限》、《伊西斯的面紗》等。
譯者簡介:
張卜天,1979年生,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學學士,北京大學科技哲學博士,現為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研究方向為西方中世紀和近代早期科學思想史。著有《質的量化與運動的量化——14世紀經院自然哲學的運動學初探》,“機械論的起源、演變及其問題研究”課題獲得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主編“科學源流譯叢”。主要譯有《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韋洛克拉丁語教程》、《世界圖景的機械化》、《現代性的神學起源》、《科學革命的編史學研究》等四十余部著作。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