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407047
- 條形碼:9787559407047 ; 978-7-5594-0704-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 本書特色
★現代文學的教材級導讀用書:因為全書涉及31位現代文學大師以及相關的作家,涉及100余本代表著*水準的小說作品,因此本書具備極強的“知識性”,是一部關于現代文學閱讀學習的指導性用書,可以作為入門讀者、高中生大學生的教材加以使用。和一般體系森嚴的教材不同,本書更具性情和個人性,名家的選擇和著作的闡述,都比一般意義上的教材更為深入。
★閱讀隨筆類文章的寫作指南:當前,關于閱讀隨筆、書評的寫作需求極大,幾乎是一項人人需要掌握的技能,否則不足以在一個平臺上“揚名立萬”。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適中的寫作范式,既關照到典型的名家名作,又飽含個人情緒;既有文學史的宏觀抓取,又充滿文本精讀的專業性。以本書為參考,可以進行更為深入或者更為普及的閱讀隨筆寫作。
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隨筆集,作者育邦以極為感性和抒情的文字,介紹了31位現代主義文學大師極其代表作,充滿了對大師的理解和親近、對作品的領悟和闡述,以及對作品人物和意境的闡發。這是一部遠遠高于書評的隨筆集,更多的是作者在和大師及經典接觸過程中的感想和領悟,并且不乏探索和冒險。
本書涉及三十一位現代文學大師,分別是: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博爾赫斯、佩索阿、圣埃克蘇佩里、巴別爾、胡安·魯爾福、卡爾維諾、福克納、納博科夫、穆齊爾、加繆、羅伯·格里耶、川端康成、讓·熱內、布魯諾·舒爾茨、布爾加科夫、貝克特、里爾克、保羅·策蘭、艾略特、紀德、君特·格拉斯、塞林格、杜拉斯、齊奧朗、若澤·薩拉馬戈、艾柯、諾曼·梅勒和馬爾克斯。
本書論及的名著包括《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不安之書》《小王子》《騎兵軍》《佩德羅·巴拉莫》《喧嘩與騷動》《洛麗塔》《沒有個性的人》《局外人》《去年在馬里安巴》《雪國》《大師與瑪格麗特》《鮮花圣母》《鱷魚街》《死亡賦格》《荒原》《制造者》《鐵皮鼓》《麥田里的守望者》《情人》《解體概要》《修道院紀事》《玫瑰的名字》《裸者與死者》等近百部,雖然不能窮盡的二十世紀文學(作者也無意于此),但本書已經將那個時代的高原與*整體地加以呈現,是一部教材級的讀書隨筆集。
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 目錄
“該死的荷馬,該死的尤利西斯,該死的布魯姆”——喬伊斯與《尤利西斯》
《追憶似水年華》:叩開人類的幸福之門
博爾赫斯,他的小說烏托邦
《不安之書》:捕捉人類靈魂中的暗物質
B612號小行星,你在哪里?——關于《小王子》
《騎兵軍》:直指人心的恢宏畫卷
在整個這一群多似螞蟻的作家中,人們等待著讓狼過去,讓狼群過去——胡安·魯爾福與《佩德羅·巴拉莫》
卡爾維諾:不知疲倦的魔術師
10. 《喧嘩與騷動》:密西西比下的蛋
11. 《洛麗塔》:這不是一個道德問題
12. 《沒有個性的人》:精神寫作的高綜合
13. 《局外人》:人類精神狀況的速寫
14. 《去年在馬里安巴》:未來小說的一條道路
15. 《雪國》:美的存在與發現
16. 《大師與瑪格麗特》:魔幻現實主義的開山之作
17. 《鮮花圣母》:20世紀的一朵“惡之花”
18. 《鱷魚街》:幻想魔術師的神奇禮物
19. 當我們在等待戈多時,我們在等待什么?
20. 里爾克:一個的引導者
21. 《死亡賦格》:戰后歐洲的“格爾尼卡”
22. 《荒原》:一個時代的幻滅
23. 《制造者》:關于小說的小說
24. 《鐵皮鼓》:敲醒那些健忘者
25. 《麥田里的守望者》:無能的反抗
26. 《情人》:不可模仿的文學傳奇
27. 《解體概要》:文學與哲學的雙重書寫
28. 《修道院紀事》:人類自由意志的頌歌
29. 《玫瑰的名字》:迷宮的魅惑
30. 《裸者與死者》:一部美國小說
31. 他的別名,埃斯特溫——紀念馬爾克斯
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 節選
卡爾維諾:不知疲倦的魔術師
卡爾維諾有一句話:“在許多工作中,宏愿過多會受到譴責,在文學中卻不會。”它一直被我掛在嘴邊,反復被引用被申述,我想首先要把這句話歸還給卡爾維諾本人。因為他有偉大的宏愿,驚人而可怕。英國小說家安東尼·伯吉斯說,“卡爾維諾為他的文化做出了彌足珍貴的貢獻,我們的文化也沾了光。讀他的書,我們更能確信我們的信仰:無論在什么地方,人類的抱負和志向基本上是一樣的。”
卡爾維諾作為一名永遠向前的作家而被我們銘記。在20世紀,這個大師輩出的時代里,在喬伊斯、卡夫卡、普魯斯特、博爾赫斯、巴別爾、貝克特這樣的大師登上各自小說之后,小說家似乎只有面臨潰敗的命運了。而卡爾維諾就是在眾多潰敗之路中拔開了一條小徑,開辟了他的荊棘密布之道。
伊塔洛·卡爾維諾于1923年10月15日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亞哥的一個名叫拉斯維加斯的小鎮。父母是意大利人,都是熱帶植物學家。1925年,卡爾維諾剛滿2歲,全家就遷回到父親的故鄉圣萊莫。卡爾維諾自幼就與大自然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不僅從父母親那里學到很多自然科學知識,熟知名目繁多的奇花異草以及樹林里各種動物的習性,還經常隨父親去打獵垂釣。這種與眾不同的童年生活,給卡爾維諾后來的文學創作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使他的作品始終富有寓言式童話般的色彩而別具一格。1942年高中畢業后,卡爾維諾在都靈大學上農學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被德國人占領的20個月的漫長時間里,卡爾維諾與他弟弟積極參加了當地游擊隊組織的抵抗運動,卡爾維諾的父母親曾因此被德國人羈押作人質。
他加入過意大利共產黨,隨后又退出。他的一生中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是在閱讀和寫作中度過的。他做過記者、編輯,出版社的文學顧問。原計劃,1985年的秋季,卡爾維諾受哈佛大學之邀,將在著名的諾頓講座發表自己的文學演說。為此,他寫了一些稿子,這些稿子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未來千年文學備忘錄》。9月初,卡爾維諾在休假期間突患腦溢血,當即就被送到醫院搶救。主刀醫師表示從未見過如此復雜的大腦構造。待動完手術麻醉藥性過去之后,他望著那些塑料導管和靜脈注射器,仍不乏想象力地風趣地說:“我覺得自己象一盞吊燈。”9月19日卡爾維諾終因醫治無效在意大利佩斯卡拉逝世,終年62歲。當日發行的《紐約時報》發表了《卡爾維諾的訃告》,《訃告》稱:“卡爾維諾先生被民間故事、騎士和騎士精神、社會寓言和我們這個時代的傳奇吸引:滿載驚人的或滑稽的故事的記憶芯片——稍微歪斜地——就好像被嵌入他那未程式化的、無拘無束的大腦里一樣。他筆下的角色也不曾沾染上現代社會日常生活帶給人們的焦躁情緒。”如果不出意外,1985年諾貝爾文學獎應該頒發給卡爾維諾——當世的“作家們的作家”,在此之前,他已獲得提名。不過,我們都很清楚,卡爾維諾這樣一位超拔性的作家,不需要這樣的桂冠為他加冕。他無可爭議地置身于卡夫卡、喬伊斯、普魯斯特、博爾赫斯、納博科夫等一流大師之列。
卡爾維諾生來就是一種遺憾。這種遺憾似乎注定他無法成為那些“獨自成峰”的小說家,可事實上并非如此,他構成了一座延綿不斷的群山。《樹上的男爵》宣言了一種對抗:男爵的對抗是不可更改的,堅如磐石,從一爬到樹上時他起就決不足踏陸地,并在“樹上的理想國”度過一生。這是美的,引人遐思的……幾乎達到一種完美。《分成兩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騎士》都從20世界現代文學那里汲取了足夠的營養,卡夫卡和加繆似乎可以更輕而易舉地完成這種寫作。《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和《不存在的騎士》)對于卡爾維諾而言,是他的古典時代。這些作品質樸、純粹,而且能夠更讀者更多的空間,至今仍然是我深愛作品。當然,在這里,我們看到是他偉大的學徒時代,作為作品的遺憾也彰顯無疑。
從喬伊斯到馬爾克斯 作者簡介
育邦,幻想文學愛好者。從事詩歌、小說、文論的寫作,某大型文學刊物副主編。著有小說集《再見,甲殼蟲》《巴拿馬內褲》,詩集《體內的戰爭》《憶故人》,文學隨筆集《潛行者》《附庸風雅》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朝聞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