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尋隱記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114382
- 條形碼:9787020114382 ; 978-7-02-011438-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隱記 本書特色
高端旅行品牌“行李”重磅推出 旅行家許崧作序推薦 “生命太短暫了,不該茍且活著。” 十三位當(dāng)代陶淵明的深度采訪 賈樟柯、陳丹燕、徐則臣、寧肯、張小硯、比爾·波特…… 探討旅行與創(chuàng)作、思想、人生的關(guān)系 重新發(fā)現(xiàn)個人尺度之外的桃園秘境
尋隱記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對十三位作家、藝術(shù)家、生活家的精彩人文訪談。其中有知名導(dǎo)演賈樟柯,旅行文學(xué)代表作家陳丹燕,園林專家葉放,,美國作家比爾?波特(Bill Porter),印尼旅行作家奧古斯丁(Augustin Wibowo)等。各篇采訪主線明確而態(tài)度開放,探及深廣,談到了旅行與創(chuàng)作、人生的關(guān)系,難能地呈現(xiàn)出受訪人背后的風(fēng)土,山川風(fēng)物借由其言行得以展示。憑借采訪人的引路、受訪者的指津,讀者可深度理解其作品背后的幽微深旨,更能重新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尺度之外的微觀世界、宏觀世界,打開一個個文化重地的秘道。在“全球化”和“互聯(lián)網(wǎng)”使得這個世界日趨同質(zhì)化的時代,這些人如星辰散布各個角落,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某種光輝生活,以健康、本真又舒展的方式,呈現(xiàn)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這些人在書中構(gòu)成星野,提供了一種真正的多樣性,而多樣性,不正是旅行的本義嗎?
尋隱記尋隱記 前言
人生本來應(yīng)該的樣子
許崧
來談?wù)勅松伞?
談人生這件事,雖然被王朔先生戲謔著調(diào)侃過以后很多人有了忌諱,其實還是時不時應(yīng)該談一談的。事實上這是少數(shù)幾個我們每個人都該認真面對的話題。對于只活一次的人生,全然依著慣性而活,希望憑著臨場應(yīng)變的本事而一世順風(fēng)順?biāo)坪跻灿悬c過于托大了。
生而為人,我們天生被賦予了一些資產(chǎn),也天然帶著一些負擔(dān)。我們的身體是與世界交互的操作界面,我們的生命意味著我們擁有可支配時間。這兩項是資產(chǎn)。然而吊詭的是,我們的資產(chǎn)同時也是我們的負擔(dān)——讓自己的身體存續(xù),爭取更多可支配時間,是我們命中注定要一輩子操心的事。另外,因為這副身軀天然就要占據(jù)一個物理空間,為身軀爭取一個合法的安頓空間也是一個貫穿始終的任務(wù)。也就是說,我們以自己的智力和體力,再投入時間這個不可再生的消耗品,首先要完成的任務(wù)就是保衛(wèi)自己。這件事讓我們一輩子忙個不停。
以前在一個人的人生長度中,遇到戰(zhàn)爭、饑荒、皇朝更迭級別的動蕩是大概率事件,死在床上是要付出很多努力且必須要配合運氣才能得到的善終。幾千年的文明史一路走下來,好年景真沒多少,忙忙碌碌的人生盡投入在一些基本需求上,一路戰(zhàn)戰(zhàn)兢兢依然朝不保夕,連皇上都沒幾個是活得安穩(wěn)的。現(xiàn)在這樣的和平富足,趕上的都是中了大獎的,無非是我們四下打量好幾十億都是中大獎的就覺得這也太不稀罕了,都不當(dāng)回事。其實我們有一個算一個,全是幾千年險惡世道的幸存者,那些祖上稍稍不小心或者稍稍不走運的,后來再沒機會跟我們一起吃飯聊天打豆豆。我們都是好不容易熬出來的,值得相遇的時候相互認真擊個掌。這當(dāng)然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珍惜,好像是誰都明白的道理,好像也是每個人都自覺在做的事。然而這里還是很有些講究的。僅憑直覺行事的話,主宰我們的是動物性本能也就是生存本能,從螻蟻到智人莫不如此。我們會如此擅長趨利避害,便因為本能不需思索,如同膝跳反應(yīng)般不由自主發(fā)生。對于漫長歷史中的大部分人而言,這也就夠用了。
人類中超越了基本生存的忙碌,把焦慮驅(qū)動的人生轉(zhuǎn)為夢想驅(qū)動的,只是些幸運的少數(shù)而已。人生的驅(qū)動方式不同,表現(xiàn)出來的生活形態(tài)會有微妙不同,哪怕表面上看起來差不多。就好比是公派還是自帶干糧去的西藏。如果你跟拉薩倉姑寺的拉漂們一起混過,或者讀過這本《尋隱記》,你會知道我在說什么。都是珍惜生命,都害怕虛擲,有人選擇大家都在一起走的安全的路,努力在這條路上走得長遠;但也有人不惜放手一博,活成“任他一生北風(fēng)緊,我自臨風(fēng)鳴素琴”的模樣。少有人走的路難免讓人忐忑,也不一定能走通,但是如果認真思考過,會明白其實人生并不是一個在終點決勝負的游戲,一路的風(fēng)景才要緊。人生本來就是一場不太靠譜、沒有太多規(guī)律但挺有意思的游戲,當(dāng)成一定要做什么一定要怎么樣一定要為誰而活的負擔(dān),太可惜了。
有人認為把人生當(dāng)成游戲是個很要不得的態(tài)度,似乎不按照他們規(guī)定的方式活就是不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因而是虛擲了人生,因而不值得。這里面一定是有一些誤解的。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活,在我看來不可能會有比這個更加負責(zé)任的人生態(tài)度了。有些人只看到表面上的輕描淡寫,覺察不到那種人生背后的刻骨銘心。
這就是思考人生的重要性所在了。每個人似乎都有自由意志,都有選擇人生道路的權(quán)利和機會,但憑著本能隨著大隊人馬向前走,其實只是在給定的有限選項中挑選。真的思考過的人,才有機會明白自由真正的意味是什么。
隨著自己的心意活著,一輩子做著自己喜歡和熱愛的事,是上天的寵愛。這個道理很簡單,大家也都懂,能做到的卻永遠只是少數(shù)人。我猜想之所以會這么不容易,是因為能在人生中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人太少了。很多人都表示自己還是有夢想的,只因為要顧忌的事情太多,所以難免畏首畏尾。這當(dāng)然是能夠被理解的,但這也當(dāng)然說明了這樣的夢想并未傾注了足夠的愛。足夠的愛,不問值不值得。這也是為什么說有資格追逐夢想的人不過寥寥。
在《尋隱記》中娓娓道來的眾人,星星點點四散各地,活在自己選擇的人生中,給世界帶來了光,讓人看到希望,看到了夢想的力量。看過這么多隱仙的人生故事,重新審視一下自己,才是這些文字*大的貢獻。我們這些凡人,能有人時不時來提醒一下自己,是好事。
生命太短暫了,不該茍且活著。
尋隱記 目錄
張小硯 追求自由的亡命之徒 / 4
新年一夢:春天插秧,秋天收成,冬天釀酒,
來年這時節(jié),請你來喝酒! / 22
云水僧 / 38
山中釀酒師 / 46
沱沱 重慶的佐羅 / 70
奧古斯丁 旅行就是回家 / 92
印尼的17000 多個島嶼和700 多種語言 / 106
寧肯 我已比北京老 / 120
在哲蚌寺,和貝多芬、李白一起坐看黃昏 / 138
徐則臣 風(fēng)吹一生 / 152
郭凈 雪山之書 / 168
葉放 造一個園子過日子 / 190
戴建軍 茶有茶道,味有味道 / 204
有陶淵明,才有桃花源 / 218
地不自靈,因人而靈 / 234
寒玉 這個世上沒有彼岸,彼岸就是當(dāng)下 / 252
比爾·波特 吃飯,睡覺,打豆豆 / 262
王子龍 百城煙水 / 274
賈樟柯 不結(jié)伴的旅行 / 298
陳丹燕 沒有旅伴,一個人才能自成一個宇宙 / 314
我的旅行方式和旅行哲學(xué) / 334
后記 / 343
尋隱記 節(jié)選
行李 很多人一聽“旅游”就覺得膚淺,來之前對你也有這樣的擔(dān)憂。 賈樟柯 怎么會,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就是旅行。能見識不同人事,到陌生的地方,打開未知的領(lǐng)域。到現(xiàn)在我都還很享受旅行帶來的陌生感,我覺得陌生感很重要,因為陌生感代表著你生命里還有很多不解的、未知的東西,還有認識世界的快樂。 行李 看你的電影也有旅行的感覺,比如《海上傳奇》,你是如何找到進入它(上海)的通道的? 賈樟柯 認識上海首先是從人們比較片面的理解開始的。作為影像工作者來說,我能接觸到大量的關(guān)于上海的影像。在我真正了解上海之前,這些影像給我的印象是:浮華,燈紅酒綠。但是等你真正去到以后才發(fā)現(xiàn),以往過多的影像強調(diào)的上海是虛構(gòu)的,或者是人們想象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就經(jīng)歷了一個感受真實的上海城市氣質(zhì)的過程。我覺得除了燈紅酒綠之外,一個城市它有詩意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在黃浦江上漂流,在蘇州河上漂流,或者去弄堂里,去到無名的小街,它都有很多詩意的剎那。城市的美麗不是一面的。所以認識上海是一個尋找它的真相,尋找它真實的美麗的過程。 行李 如果用一些關(guān)鍵詞來形容上海,是什么? 賈樟柯 比如他們命運里的生離死別,比如城市性格里的有情有義,這個城市現(xiàn)在對我來講,已經(jīng)不單是空間街道,它是一些具體的人了,了解這些人,也就是一個城市變成有故事的城市后,這個定義就是圍繞著人來定義的。 行李 拍電影對認識當(dāng)?shù)匾彩呛苡袔椭陌桑垦杆俚貜囊粋快速瀏覽的過客,變成深入其中的闡釋者。到*后,你拍它的電影,又成為當(dāng)?shù)匚幕囊徊糠至恕! ≠Z樟柯 我的電影呈現(xiàn)出來的是認識城市的過程,談不上是闡釋。拍電影和旅行一樣,我都愿意以私人的角度去進入到這個城市。比如旅行我從來不跟旅行團,甚至很少結(jié)伴旅行,我都是一個人,因為我特別享受以私人的角度,以一個偶然的方法,去進入到一個城市里。電影也一樣,也是這樣的過程,也是一個私人,真實的個人,對這個城市有多少了解?有很多了解,也有很多誤解,拍電影的過程是一種緣分,隨著你的緣分而展開。因為這個城市人太多了,你不可能認識所有的人,這個城市的角落也太多了,你不可能走遍。所以一個私人,他進入這個城市的緣分,*后就會變成電影所有的特點和缺點。因為導(dǎo)演不是試圖以一個全知的視點來闡釋這個城市,所以它遠遠不能變成闡釋,而是變成理解,個人怎么遭遇一個城市,從一個私人的視角,在他的緣分和能力范圍內(nèi),這個城市呈現(xiàn)給他怎樣的一個特點,很難說是一個全面的闡釋。跟旅行非常像,電影的旅途和真實的旅行是一模一樣的,比如說我是坐飛機進入到一個城市,那我的緣分首先是跟機場的工作人員有接觸,可能跟出租車有關(guān)系,然后是跟酒店的人有關(guān)系,然后才是我接下來的旅程。如果我是一個背包客,我乘坐長途大巴,我就會跟其他乘客首先有緣分,我們要坐十幾二十幾個小時才能抵達同一個目的地,下車后可能和公交車里的人有緣分。 行李 《三峽好人》上映期間,你在北大的演講,講到游客在船上穿江而過,看到的仍然是青山綠水,而你深入岸上,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世界。但是在你拍攝途中,拍攝其中一個老人時,他曾給過你一個狡黠的笑,你說,這笑里夾雜了對外來游客的嘲笑。“過客”和當(dāng)?shù)厝说牟町悾S處可見,這些年來,你的鏡頭從山西轉(zhuǎn)向成都、三峽、上海、曼谷、廣東、蘇州等外地,所以這種感覺會更明顯。每次進入一個地方時,要做怎樣的功課,才能真正進入當(dāng)?shù)兀俊 ≠Z樟柯 靠時間和行走。因為我們的旅途總是被別人設(shè)計出來,這個設(shè)計包括旅游路線,包括已有的名勝古跡,我去任何陌生的地方,都不會主動去追尋那些所謂的名勝,當(dāng)然我也喜歡去那些地方,但是我更喜歡我自己亂撞,我希望由我自己的路途到達那個地方,而不是一個安排好的路途。 我記得**次去羅馬的時候,是坐一個大巴從巴黎過去的,進城的時候我就特別希望車能停下來,因為天黑了,很多老人已經(jīng)坐在街邊的咖啡館喝咖啡,整個城市很舊,那些很舊的建筑強烈地吸引到我,然后我就下車來一個人行走。如果一直跟著這個大巴走,我可能對這個城市就沒有這么多細節(jié)。但是我停下來,和城市一起體會它的節(jié)奏,我也會要一杯咖啡,慢慢地信步悠哉,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羅馬是一個步行的城市,它根本不需要交通工具,你走上一個星期,就能非常好地感受這個城市,用交通工具可能是*笨的旅行方法,徒步是*好的方法。上海也一樣。但西部,陜北不一樣。《站臺》在陜北拍,我必須依賴汽車,因為密度很低,從一個地方到下一個地方,彼此隔得太遠了。陜北就很難步行。每個地方適合進入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樣的。 ……
尋隱記 作者簡介
主編 黃菊,撰稿人,定居成都。曾就職于《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現(xiàn)為微信公眾號“行李”(TravellingWith)主編,“瓦舍”旅行酒店媒體總監(jiān)。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