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包郵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作者:武志紅
出版社:民主與建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01-01
開本: 16開 頁數: 419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34.3(5.0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3514
  • 條形碼:9787513923514 ; 978-7-5139-2351-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本書特色

◇潛心思索25年、精煉300萬字 、咨詢6000個小時,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迄今為止zui重要、zui成熟作品!
◇超過20萬人關注的武志紅的心理學課,已得到眾多用戶的驗證和認可;
◇薛兆豐、羅振宇、脫不花、張德芬、劉潤、汪靜波、Spenser、熊太行等聯袂推薦!
◇武志紅:“如果你只看我一本書,那我推薦這一本!”
◇整套書凝練了武志紅老師多年心理咨詢經驗,以及300萬字心理學筆記,通過模塊化的知識體系,幫助讀者系統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學知識,邁入心理學學科的大門!
◇幫助你從心理學的角度認知自己、洞悉內心,覺知問題發生的關鍵,變得更加開闊、包容,完成內在意識的不斷升維;
◇幫助你參透關系的迷霧,了解身邊人表象行為背后的意識和心理,洞察親密關系和人性動機,掌握與外部世界的相處之道,真正“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武志紅:一個人的生命,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所有關于生命的哲學,都不是哲理這么簡單,它是活生生的現實。你會體驗到,當真正發現自己、成為自己時,你會喜極而泣,你會看到:原來這才是你自己,原來你就是生命。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內容簡介

"一個人的生命,終究是為了活出自己。
如果你有幸在很小的時候就被告知這一點,并身體力行,那么你或許會有一個很好不同的人生起點。
自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武志紅對這個問題的思考不斷深入,到現在已有25年。在這期間,他通過十幾本書、幾百萬字文字、上千篇文章,不斷向自己和廣大讀者傳達一個觀點:成為你自己。他不僅一直在身體力行這一哲學,還借助心理咨詢和大量真實案例對當代社會人的心理狀態有了細致入微的解讀。
2019年,武志紅老師推出迄今為止zui重要代表作《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將自己多年的思考集中到這套書中,分活出自我篇和終身成長篇兩冊。其中,
活出自我篇依次講述命運、自我、關系、動力、思維、身體、情感;
終身成長篇依次講述覺知、空間、創造、現實、自由、無常。
本書為活出自我篇。
通過模塊化的知識體系,幫助讀者系統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學知識,邁入心理學學科的大門;又幫助你從心理學的角度認知自己、洞悉內心,覺知問題發生的關鍵,變得更加開闊、包容,完成內在意識的不斷升維;參透關系的迷霧,了解身邊人表象行為背后的意識和心理,洞察親密關系和人性動機,掌握與外部世界的相處之道,真正“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目錄

序言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章 命運


自我實現的預言 / 002


潛意識就是命運 / 003


自我實現的預言 / 005


改變,從體驗開始 / 007


互動:不要太急著說“是” / 009


權威期待的力量 / 013


羅森塔爾效應 / 014


怎樣帶給別人積極的影響 / 016


一切努力,只為遇見你 / 017


互動:*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 019


打贏你的內在比賽 / 022


警惕你的自我成就感 / 023


放下頭腦,信任身體 / 024


互動:競爭,是*好的合作 / 026


界限意識與共生關系 / 029


界限意識 / 029


共生關系 / 030


六招劃出“界限” / 031


讀懂你的人生腳本 / 036


一切都是自傳 / 037


重復體驗,是為了療愈 / 039


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自傳 / 042


如何讀懂自己的生命隱喻 / 044


第二章 自我


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 / 048


自我的穩定性與靈活度 / 049


自我的力量和疆界 / 052


自我的組織力 / 054


互動:找到適合你的回應 / 057


心理大家的自我理論 / 061


本我、超我和自我 / 062


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 / 065


讓你的本能“噴涌而出” / 068


進入別人的現象場 / 070


互動: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 073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 075


口欲期:吃貨的源起 / 076


肛欲期:金錢態度之源 / 078


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 082


潛伏期和生殖期 / 085


互動:給覺知留下空間 / 087


成為你自己 / 090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 091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 094


真自我和假自我 / 096


互動:尊重你的感覺,聆聽你的心 / 100


第三章 關系


關系,即命運 / 102


性格是你的內在關系模式 / 103


認識關系奧秘的第三只眼 / 106


如何構建健康的關系 / 107


吃的隱喻 / 109


互動:再怎么努力,傷害也不可避免 / 111


關系,就是一切 / 114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 115


心靈感應與深度同頻 / 118


你真能保守住一個秘密嗎 / 120


全神貫注時,感應就會發生 / 121


互動:失去自我的迷戀和忘我的愛 / 123


我與你,我與它 / 127


世界的本質,是關系 / 128


珍惜規則與權力規則 / 130


關系怎樣療愈一個人 / 133


天才和情商有仇嗎 / 136


互動:我與你的關系,難以一蹴而就 / 138


世界是相反的 / 141


“好我”與“壞我” / 142


你既可以A,又可以-A / 144


發現問題行為背后的積極動力 / 147


互動:擁抱完整的自己 / 149


一元、二元、三元關系 / 151


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 152


從一元關系到三元關系 / 153


關系層次進化的關鍵 / 156


互動:人沒有簡單活著的福分 / 160


第四章 動力


心理健康的標準 / 164


心理疾病的分類 / 165


自信與熱情 / 168


兩種生命力 / 170


互動:自體都在尋找客體,我都在尋找你 / 173


全能自戀 / 175


全能自戀與自戀性暴怒 / 176


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 / 178


全能自戀的力量 / 180


全能自戀的常規表現 / 182


互動:從全能自戀到健康自戀 / 186


攻擊性 / 189


每個人都不好惹 / 190


攻擊性的意義 / 193


如何轉化破壞性 / 197


生本能和死本能 / 200


互動:先試試表達攻擊性吧 / 201


錘煉生命的韌勁兒 / 205


時空感 / 206


自我效能感 / 208


挑戰舒適區 / 211


連續與斷裂 / 214


互動:接納痛苦,就是生死轉換 / 218


性 / 220


警惕心靈僻徑 / 221


性是對關系的渴望 / 224


文明是原始欲望的升華 / 226


互動:性的模式,是關系模式的呈現 / 228


生命的初心 / 231


從渴望到絕望 / 232


碰觸你的內在嬰兒 / 235


英雄之旅 / 239


互動:別皈依了絕望 / 242


第五章 思維


心靈的三層結構 / 246


保護層、傷痛層和真我 / 246


為什么要講感受 / 250


高貴的頭顱,鄙俗的身體,對嗎 / 253


你的想法真是你的嗎 / 256


互動:頭腦該是仆人,而非主人 / 260


認識你的非理性信念 / 262


人生如赴宴,須舉止得體 / 263


重塑非理性信念 / 266


捕捉你的自動思維 / 269


每個地方都能挖一口深井 / 272


互動:什么是理性和非理性 / 276


破解你的生命邏輯 / 279


怎樣接住關系中的“壞” / 280


自戀幻覺的ABC / 283


支配者 / 287


濫好人和誘惑者 / 290


互動:及時修正你的心靈地圖 / 293


我思故我在 / 296


向思維認同 / 297


痛苦之身 / 300


撫平你內心的鉤子 / 304


互動:怎樣做到只接納生命中的“好” / 307


第六章 身體


身體是心靈的鏡子 / 312


身體冷暖的隱喻 / 313


具身認知觀 / 316


如何用身體來聆聽 / 319


讓痛苦流動 / 322


互動:怕熱,又是什么樣的隱喻 / 326


艾瑞克森催眠法 / 328


疼痛鑄就的催眠大師 / 329


艾瑞克森的治療原則 / 332


自我催眠 / 336


掃描式感受身體練習 / 339


互動:潛意識的層次 / 342


誰是你身體的主人 / 346


假自我與身心分離 / 347


真自我與身心合一 / 350


軀體化 / 353


互動:看見孩子的生命力 / 355


第七章 情感


自戀與依戀 / 360


依戀的形成 / 361


兩種媽媽與兩種孩子 / 364


依戀“你”,排斥“它” / 367


暈車的隱喻 / 370


互動:我可以不依戀任何人嗎 / 374


快意恩仇與糾結 / 376


負愛、負恨與負知識 / 377


“頭腦媽媽” / 380


去愛、去恨、去了解 / 382


含蓄,是一種什么味兒 / 386


互動:快意恩仇時,至少有機會 / 388


愛與恨 / 390


愛是容納、看見與聯結 / 391


恨是拒絕、否認與切割 / 394


讓恨流動 / 397


給毀滅欲披上一層“膠囊” / 400


互動: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 403


*難面對的平實之物 / 406


自體的虛弱與堅韌 / 407


關系中的恨與愛 / 410


一念之轉:你就是我 / 412


互動:“你”,就是整個世界 / 416


目錄:


序言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章 命運


自我實現的預言 / 002


潛意識就是命運 / 003


自我實現的預言 / 005


改變,從體驗開始 / 007


互動:不要太急著說“是” / 009


權威期待的力量 / 013


羅森塔爾效應 / 014


怎樣帶給別人積極的影響 / 016


一切努力,只為遇見你 / 017


互動:*好的期待,是“我相信你” / 019


打贏你的內在比賽 / 022


警惕你的自我成就感 / 023


放下頭腦,信任身體 / 024


互動:競爭,是*好的合作 / 026


界限意識與共生關系 / 029


界限意識 / 029


共生關系 / 030


六招劃出“界限” / 031


讀懂你的人生腳本 / 036


一切都是自傳 / 037


重復體驗,是為了療愈 / 039


你想要一個什么樣的自傳 / 042


如何讀懂自己的生命隱喻 / 044


第二章 自我


衡量自我的五個維度 / 048


自我的穩定性與靈活度 / 049


自我的力量和疆界 / 052


自我的組織力 / 054


互動:找到適合你的回應 / 057


心理大家的自我理論 / 061


本我、超我和自我 / 062


我,是一切體驗的總和 / 065


讓你的本能“噴涌而出” / 068


進入別人的現象場 / 070


互動:成為帶著野性生命力的自己 / 073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 / 075


口欲期:吃貨的源起 / 076


肛欲期:金錢態度之源 / 078


心理罪:俄狄浦斯期 / 082


潛伏期和生殖期 / 085


互動:給覺知留下空間 / 087


成為你自己 / 090


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 091


哺育你的精神胚胎 / 094


真自我和假自我 / 096


互動:尊重你的感覺,聆聽你的心 / 100


第三章 關系


關系,即命運 / 102


性格是你的內在關系模式 / 103


認識關系奧秘的第三只眼 / 106


如何構建健康的關系 / 107


吃的隱喻 / 109


互動:再怎么努力,傷害也不可避免 / 111


關系,就是一切 / 114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 / 115


心靈感應與深度同頻 / 118


你真能保守住一個秘密嗎 / 120


全神貫注時,感應就會發生 / 121


互動:失去自我的迷戀和忘我的愛 / 123


我與你,我與它 / 127


世界的本質,是關系 / 128


珍惜規則與權力規則 / 130


關系怎樣療愈一個人 / 133


天才和情商有仇嗎 / 136


互動:我與你的關系,難以一蹴而就 / 138


世界是相反的 / 141


“好我”與“壞我” / 142


你既可以A,又可以-A / 144


發現問題行為背后的積極動力 / 147


互動:擁抱完整的自己 / 149


一元、二元、三元關系 / 151


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 152


從一元關系到三元關系 / 153


關系層次進化的關鍵 / 156


互動:人沒有簡單活著的福分 / 160


第四章 動力


心理健康的標準 / 164


心理疾病的分類 / 165


自信與熱情 / 168


兩種生命力 / 170


互動:自體都在尋找客體,我都在尋找你 / 173


全能自戀 / 175


全能自戀與自戀性暴怒 / 176


實體自戀與虛體自戀 / 178


全能自戀的力量 / 180


全能自戀的常規表現 / 182


互動:從全能自戀到健康自戀 / 186


攻擊性 / 189


每個人都不好惹 / 190


攻擊性的意義 / 193


如何轉化破壞性 / 197


生本能和死本能 / 200


互動:先試試表達攻擊性吧 / 201


錘煉生命的韌勁兒 / 205


時空感 / 206


自我效能感 / 208


挑戰舒適區 / 211


連續與斷裂 / 214


互動:接納痛苦,就是生死轉換 / 218


性 / 220


警惕心靈僻徑 / 221


性是對關系的渴望 / 224


文明是原始欲望的升華 / 226


互動:性的模式,是關系模式的呈現 / 228


生命的初心 / 231


從渴望到絕望 / 232


碰觸你的內在嬰兒 / 235


英雄之旅 / 239


互動:別皈依了絕望 / 242


第五章 思維


心靈的三層結構 / 246


保護層、傷痛層和真我 / 246


為什么要講感受 / 250


高貴的頭顱,鄙俗的身體,對嗎 / 253


你的想法真是你的嗎 / 256


互動:頭腦該是仆人,而非主人 / 260


認識你的非理性信念 / 262


人生如赴宴,須舉止得體 / 263


重塑非理性信念 / 266


捕捉你的自動思維 / 269


每個地方都能挖一口深井 / 272


互動:什么是理性和非理性 / 276


破解你的生命邏輯 / 279


怎樣接住關系中的“壞” / 280


自戀幻覺的ABC / 283


支配者 / 287


濫好人和誘惑者 / 290


互動:及時修正你的心靈地圖 / 293


我思故我在 / 296


向思維認同 / 297


痛苦之身 / 300


撫平你內心的鉤子 / 304


互動:怎樣做到只接納生命中的“好” / 307


第六章 身體


身體是心靈的鏡子 / 312


身體冷暖的隱喻 / 313


具身認知觀 / 316


如何用身體來聆聽 / 319


讓痛苦流動 / 322


互動:怕熱,又是什么樣的隱喻 / 326


艾瑞克森催眠法 / 328


疼痛鑄就的催眠大師 / 329


艾瑞克森的治療原則 / 332


自我催眠 / 336


掃描式感受身體練習 / 339


互動:潛意識的層次 / 342


誰是你身體的主人 / 346


假自我與身心分離 / 347


真自我與身心合一 / 350


軀體化 / 353


互動:看見孩子的生命力 / 355


第七章 情感


自戀與依戀 / 360


依戀的形成 / 361


兩種媽媽與兩種孩子 / 364


依戀“你”,排斥“它” / 367


暈車的隱喻 / 370


互動:我可以不依戀任何人嗎 / 374


快意恩仇與糾結 / 376


負愛、負恨與負知識 / 377


“頭腦媽媽” / 380


去愛、去恨、去了解 / 382


含蓄,是一種什么味兒 / 386


互動:快意恩仇時,至少有機會 / 388


愛與恨 / 390


愛是容納、看見與聯結 / 391


恨是拒絕、否認與切割 / 394


讓恨流動 / 397


給毀滅欲披上一層“膠囊” / 400


互動:做一個不好惹的人 / 403


*難面對的平實之物 / 406


自體的虛弱與堅韌 / 407


關系中的恨與愛 / 410


一念之轉:你就是我 / 412


互動:“你”,就是整個世界 / 416



展開全部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節選

【核心觀點】
◇命運:一個人認為的外在力量決定著的命運,其實很可能是內在想象驅動著自己所做的選擇。
◇自我:每個人就像是一個能量球,需要一個不會報復的人,以滋養出這種感覺:世界準備好接納我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
◇關系:你看見了我,我才得以存在,這是一個根本邏輯。關系才是一切。
◇動力:自戀、性和攻擊性是人類的三大動力,充分地伸展各種生命動力,它們不該被視為壞東西而被壓制,那樣只會制造黑暗。
◇思維:頭腦是一個偉大的存在,如果整個世界都在你腦海里,那么一切都是你思考、觀察的對象和工具,同時需要警惕,輕易不要去認同頭腦里的聲音,認為這是“我”的想法。
◇身體:身體是心靈的鏡子。你是你身體的主人,就會身心合一;你不是你身體的主人,就會身心分離。
◇情感:對人性的容納、看見和讓情感恢復并增強聯結的做法,就是愛。
【經典金句】
★你,是一切的根源。尊重自己的感覺,這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特點。
★我所認為的心理學,就是集中在一個生命如何成為他自己上,這是*為根本的生命動力,它演化出了一切人性。
★一個人認為的外在力量決定著的命運,其實很可能是內在想象驅動著自己所做的選擇。
★“不”真的是*美的內在語言了,因為它代表著自我意志,代表著內心*真實的自己。
★世界不是完全按照你的想法運轉的,中間是有界限的。要想掌握一個自己說了算的空間,你首先得弄清楚界限意識,這是基礎和開始。
★關系,即命運。命運,就是你遇見了誰。遇見誰,我們容易認為是外在力量決定的命運,但我們會發現,現實常常是我們內心投射的結果。
★內在關系模式就是一個人的命運,那么,做父母的,和孩子構建一個平等而相互尊重的關系模式,這該是父母能給孩子的*好的禮物。
★人都希望被看見,這是一種極為本質的需求。
★社會領域的規則是權力,目的是爭奪誰說了算,當然*好是我說了算;私人領域的規則是珍惜,即我尊重你的本真。
★真正滋養實體自戀的東西是兩個:投入地去愛和投入地去做事情。這都是在和某個人或某個事物建立深度關系,在這個過程中,自戀不斷受到打擊,但*終因為真正建立了關系,增強了情感與能力,結果都會增加一個人的實體自戀。
★作為成年人,你不能要求別人配合你的全能感,世界不會按照你的意愿來運轉,這是*基本的現實檢驗能力,也是一切正常人際交往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一個人就會無法適應現實世界。
★問題,在關系中形成;問題,在關系中呈現;問題,在關系中療愈。
★真正的生命韌勁兒,是必須建立在這種感覺上——“這是我的選擇”。只有當你真能發自內心去做一些選擇時,你才有動力。這份發自你內心的生能量,經過各種錘煉,才能化為韌勁兒。
★想要擁有真正的親密,想和自己的戀人建立真正的聯結,關鍵就是去穿越心靈的保護層。
★我們為什么會懼怕一些事情?其實,我們懼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帶給我們的感覺。并且,我們之所以懼怕一件事情給自己帶來的感覺,經常是因為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而喚起了自己以前的某種感覺。
★活在真自我中的人,他的身體,和自己的自我合一,這時一個人就是身心合一的。
★有真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圍繞著自己的感受而構建的;而有假自我的人,他的自我是圍繞著別人的感受而構建的。
★學會了依戀的人,他會擁抱真實世界;而一直停留在自戀中的人,則容易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并認為它才是精神的歸宿。
★真實地活著,是拿自己的血肉之軀和其他真實的存在(特別是人)去碰撞、去接觸、去感知、去愛恨真實而完整的你。
★我們是出于對失去的恐懼而不敢去愛。然而,等你真正了解了一個人后,在心靈上是一種非常真實的擁有,它不會失去,你的心靈也會變得更加飽滿乃至圓滿。
★不要懼怕表達生命力,不要懼怕表達恨意,關鍵是不把恨意變成破壞行為。這樣,孤獨失聯的恨意(即黑色生命力),就可以因為被容納而轉化成熱情、創造力(即白色生命力)。
★真正生命的韌勁兒,是必須建立在這種感覺上——“這是我的選擇”!
★一個人對愛情的信心,就是對整個世界的信心。

【篇章選摘】
我可以不依戀任何人嗎?
一個人這輩子可以不依戀任何人嗎?
這是很多朋友問到的問題。換句話說,一個人能孤獨成“圣”嗎?
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常講一類故事:×××在山洞里找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忘記了時間專注修習,后來成為天下**。
可我學習越多,對人性了解得越多,越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體必須有客體,我必須找到你。那些真正孤獨成圣的人,以我的了解,是我們都忽略他此前曾有飽滿的關系。
并且,以我咨詢和生活的經驗,從不構建深度依戀關系的人,不管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善良、友好,內心中實際上都有太多的黑暗和敵意。當“我”不去看“你”時,“我”也就不可能被真正看見了,于是“我”也處于黑暗中了。

自戀與依戀
情感是思維和身體兩個主題的延伸,它的設計,來自我自己的一個認識:情感,是靈魂的證明。如果一個人天賦很好,又能在思維和身體上花很大力氣,這個人就可以錘煉出非常好的能力。假如他還是在孤獨中,那么他難有幸福感。
心理學家維克托?弗蘭克說,當一個人投入工作、投入地去愛時,幸福就會降臨。然而,幸福感的主要源泉來自關系,特別是人際關系。
用精神分析的理論來講,一個人的生命主要有兩個維度:自戀展開的維度和關系構建的維度。能力只是自戀的展開,而如果太缺乏關系這個維度,生命仍然會感到蒼涼,甚至是致命的孤獨感。
想起我對一位長輩的評價:他這輩子精彩絕倫,但老了,心里空空蕩蕩的,什么都沒有留下。因為他這一生,爽是爽了,可他的世界里只有他自己,他的心中沒有住著別人。在關系的這個維度上,他的人生是有些空白的。
無論是能力的形成,還是愛的獲得,都是需要不斷破自戀的——成長就是一個不斷發起自戀而*終又放下自戀的過程。

依戀的形成
所謂“依戀”,就是一個人的情感能夠向情感對象打開。*簡單的理解是,自體都在尋找客體,我都在尋找你,像孩子和貓、狗、鸚鵡等動物的關系,天然都在尋找對情感對象的依戀。如果說,我對你的渴望得到了你的積極回應,那這份動力就在我和你之間建立了一份聯結,我就會表達對你的依戀。
依戀的類型可以分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亂型。一般人都屬于前三種中的一種,表現比較穩定,但有人會在這三種中不斷變換,這種叫“紊亂型”。
設想這樣一個情景:幼兒園的家長日,家長(特別是媽媽們)到幼兒園班門口去看孩子。這時,你會看到,孩子們大致有三種表現方式:
一種是,看到媽媽在門口,笑逐顏開,放下手里的東西朝媽媽撲過去,然后緊緊地抱住媽媽。這是安全型。
一種是,看到媽媽在門口,沒什么反應,仍然玩手里的東西。這是回避型。
還有一種是,看到媽媽在門口,顯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媽媽,想過去,但又有些猶豫。這是矛盾型。
安全型依戀,是因為我對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較一致的積極回應,而*終我確信這份表達是基本受歡迎的。
回避型依戀,因為我對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貫冷漠的回應,而*終我阻擋住我對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戀,我不能從你那兒得到穩定風格的回應,你忽冷忽熱,于是我的情感表達矛盾了起來。
依戀的對立面,是自戀。
依戀意味著,我能夠向你表達出我的動力。弗洛伊德*初把嚴重的自戀視為一種病態,并認為自戀是力比多(弗洛伊德自創的詞,大致可以理解為動力)不能指向客體,而只能指向自體。
在弗洛伊德看來,自戀像是你把動力(即能量)都憋在自己體內,對外部世界失去了興趣。
后來的精神分析學家們不斷發展“自戀”這個概念。美國心理學家科胡特認為自戀和全能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他集中論述了“全能自戀”的概念。即嬰兒一出生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神”,他一動念,世界就應該按照他的欲念給出回應。
如果世界總是不給出回應,嬰兒就會生出自戀性暴怒,恨不得毀了整個世界。因為他有全能感,所以這個時候他真的認為他一發出暴怒,世界就會被他毀掉。他不能接受自己有這么壞,這時就會把這份毀滅全世界的壞投射到外部世界。這就變成,他覺得外部世界有一個“魔鬼”。這個“魔鬼”讓他感到恐怖,所以他打造了銅墻鐵壁,和這個“魔鬼”隔開,這樣這個“魔鬼”就可以不攻擊他了。
但是,這個銅墻鐵壁打造出來后,也意味著,他將自己困在了里面,他的生命力也被憋在了里面,即力比多指向了自體。
我的一位來訪者是經典的回避型人格。*初來做咨詢的時候,他幾乎沒有一個朋友。他常常有這樣的體驗,幾件小事接連遇到挫敗,他就會有巨大的挫敗感。同時,他會覺得,好像整個外部世界成為鐵板一塊兒,對他發出了嚴厲而徹底的拒絕。并且,他隱隱覺得,世界背后仿佛有一個猙獰的“魔鬼”在操縱著。徹底的孤獨會帶來徹底的黑暗。
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科胡特認為,咨詢師對這樣的來訪者,媽媽對*初的嬰兒,都需要扮演一個角色——自體客體 。
所謂“自體客體”,就是你的確是客體,在我這個自體之外,可我覺得你好像是我自身的一部分,我可以像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樣控制你。自體客體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讓自體能夠伸展、表達自己的能量。
從這個意義來講,母親*初真的是非常偉大的。對于新生兒來說,母親尤其需要“無我”。她放下了頭腦層面的自我,由此可以和嬰兒構建感覺和情感層面的聯結,讓嬰兒感覺,媽媽好像是他自身的一部分一樣好使,嬰兒的能量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向媽媽表達了。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了“客體使用”這個術語,即媽媽以及其他撫養者允許兒童“使用”自己。我的一位來訪者,從來不使用我們咨詢室的紙巾,并且總是坐得非常端正,好像是她被困在一個無形的籠子里,她的手腳不能伸出籠子之外一絲一毫。
有一次,我們約了下一次的咨詢時間。她從外地來,得早上5:30起床,考慮到這樣太辛苦了,我建議我們的咨詢時間不妨向后推半個小時。但她不敢,生怕會耽誤我的時間。這可以理解為,她絲毫不敢“使用”我。
當一再確認不會給我帶來麻煩后,她終于接受了我的建議,也**次使用了咨詢室的紙巾。
等回到家之后,她發現自己也能“使用”父母了。以前,她對父母都極其客氣,家里總是像墳墓一樣了無生氣。后來的某一天,她站在家里的客廳,突然一句話從心底升起:“我可以自由地使用這個世界!”
孩子,特別是嬰幼兒,需要這份感覺,這樣才能夠把他的動力指向客體、指向萬物、指向世界。
當然,不只是孩子需要這份感覺,成年人的世界也一樣需要。自體客體的延伸定義是,能夠滋養自體的各種客體。
依戀*好是在孩子的時候完成,如果一個成年人還沒有學會依戀,就會變得很麻煩,因為人都是自戀的,而依戀意味著你要低頭。
低頭是一個富含隱喻性的舉動,像貓、狗和鸚鵡等動物過來對你表達依戀時,常常是先把頭低下來讓你摸。在我看來,低頭這個動作就像是要放下高高的自戀,愿意表示處在比你低的位置上。
孩子容易處在全能自戀的幻覺中,但孩子同時還面臨著一個事實——他的能力不足以自理,所以的確需要依賴成年人的幫助。如果孩子發現父母既是強大的,又是善意的,他就更愿意向這樣的父母表示低頭,同時又把情感等動力表達出去。
成年人會變得麻煩很多。成年人和孩子一樣需要情感,但成年人相對有充分的資本可以自戀,或至少去保持自己的驕傲。我能照顧自己,為什么要向你低頭?就算你再愛我,我還是想保持我的自戀、我的驕傲,而且我有能力保持。
一次,和一桌子帥哥、美女一起吃飯,就我長相普通。其間,一位帥哥說:“我們的條件都太好了,但這會帶來一個問題——戀愛時比較輕率。如果這場戀愛談得太困難,那我就換一個,但這么容易換來換去,我們一直都沒有學會好好去愛。”
其實,這不只是帥哥、美女的權力,很多相貌普通的人一樣有這樣的心理。就算不能比較容易地換戀愛對象,但我至少可以選擇孤獨、封閉。
所以,*好是在孩子時學會依戀、學會低頭,學會去信任一個有力量同時又充滿善意的情感對象。

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活出自我篇) 作者簡介

武志紅
資深心理咨詢師、心理學暢銷書作家。 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獲得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現于北上廣等城市開辦了武志紅心理咨詢中心,致力于用心理學去深度剖析和理解個人、家庭的種種典型現象,讀者遍布世界各地華人區。著有《感謝自己的不完美》《為何你總是會受傷》《為何家會傷人》等作品,個人作品銷量超百萬冊。
2017年7月,武志紅在“得到”APP上線“武志紅的心理學課”,訂閱人數超過20萬人,在整個華人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地资源网中文第五页 |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 九九热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自产拍精品视频免费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 午夜激情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内射姐弟 | 亚洲鲁丝片一区二区三区 | 老师粉嫩小泬喷水视频90 | 久久久99精品免费观看精品 | 亚洲资源最新版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五区七区 |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 | 免费看国产做爰大片 | 亚洲精品久久午夜香蕉 | 真人一进一出120秒试看 | 极品嫩模高潮叫床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 免费成人一级片 | 干b视频在线观看 | 久草成人网| 视频在线91| 91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闺蜜 | 青视频在线 | 在线观看免费av网站 | 无遮挡又黄又刺激的视频 | 草色噜噜噜av在线观看香蕉 | 久久久青草 | 日韩综合|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左线 | 日韩电影中文 |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 | www插插插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 日本少妇人妻xxxxx18免费 | 秋霞电影网午夜鲁丝片无码 | 成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男人躁女人躁的好爽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