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旁觀者:一樁美國兇殺案的現代啟示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53486
- 條形碼:9787208153486 ; 978-7-208-15348-6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旁觀者:一樁美國兇殺案的現代啟示 本書特色
1964年,美國紐約市一位年輕女子,昵稱“基蒂”的凱瑟琳·吉諾維斯在自家門前被人用刀捅死,犯罪過程共持續33分鐘,28歲的受害者基蒂全身13處穿刺傷,兇手往返兩度追殺基蒂,三次拿刀捅向她。《紐約時報》隨后刊發頭條新聞,宣稱在案發過程中共有38人耳聞或目擊兇案發生,但均未報警,引發全美對于都市人情冷漠的大討論。《旁觀者》試圖再現這樁美國著名的兇殺案。本書前半部分以受害者基蒂的生命歷程和兇手莫斯利的家庭生活為線索,話分兩頭,交替敘述,兩條線索在兇案發生當天合二為一。后半部分則揭秘了《紐約時報》如何一手策劃本案的報道,《時報》將矛頭指向兇案證人,宣稱這些證人是38個冷漠的旁觀者,從而激起美國社會對兇案證人的強烈譴責和都市人情冷漠的反響。本書還詳細描寫了庭審現場及兇手莫斯利牢獄生涯中的一次越獄及數次申請假釋的過程,介紹了本案激發的關于“旁觀者效應”的心理學研究和相關探討。在敘述過程中,作者有意將人物與大時代相聯系,在刻畫兇手與被害者的同時,也將案件主人公的生活與當時的重大政治/文化事件對標,集中呈現出了美國1960年代的政治與文化氛圍,并聯系當下現實,揭示基蒂·吉諾維斯案確實在多重意義上改變了美國,具有深遠的影響,值得人們回溯和探討。
旁觀者:一樁美國兇殺案的現代啟示 內容簡介
1、重訪一場轟動全美的兇殺案。本書圍繞著對美國影響深遠的一起著名案件基蒂·吉諾維斯案展開。1964年,美國紐約市一位年輕女子,昵稱“基蒂”的凱瑟琳·吉諾維斯在自家門前被人用刀捅死,犯罪過程共持續33分鐘,28歲的受害者基蒂全身13處穿刺傷,兇手往返兩度追殺基蒂,三次拿刀捅向她。《紐約時報》隨后刊發頭條新聞,宣稱在案發過程中共有38人耳聞或目擊兇案發生,但均未報警,引發全美對于都市人情冷漠的大討論。一般兇案多聚焦于兇手和被害人,而本案*次將旁觀者拽入了人們對一樁案件的關注之中。此案之后,“旁觀者效應”更是成了心理學的研究課題。無數的實驗都證明,當旁觀人數眾多時,確實存在旁觀者目睹或耳聞不良事件時并不加以行動的情況。旁觀者似乎成了冷漠,見死不救的代名詞。2、抽絲剝繭還原真實案件細節。本案作者通過多番追索和走訪,逐步還原了基蒂·吉諾維斯案的細枝末節,并指出《紐約時報》為追求新聞點,對報道中所涉的細節多少做了不實的處理。比如有些所謂的“旁觀者”是因為將罪案誤解為一般口角,或被害人走出視域不知所蹤而沒有報警,等等。清楚了解正在發生的是一樁兇案并袖手旁觀的嚴格意義上只有兩個人,而非報道所稱的38人。3、顛覆有關“旁觀者問題”的所有“常識”,引發對于“旁觀者”議題前所未有的深刻反思。本書對“38個旁觀者”的解構,使“旁觀者”這一問題變得復雜起來。在很多案件和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不那么好的事件里,我們每個人可能都充當過旁觀者的角色。對于旁觀者,是否用一般的道德審判,諸如自私冷漠,就可以解釋?旁觀者應在何程度上承擔責任?旁觀者面臨的困境又是什么?從人情、法理、倫理的角度,如何看待旁觀者現象,如何解決旁觀者問題?本書由此引出了諸多話題點。
旁觀者:一樁美國兇殺案的現代啟示 目錄
她不僅是個名字“異性”邱園近郊老虎和螞蟻村里的人“她愛著你”奧茲公園*后一刻殺獵之夜 驗尸鄰居們招供抗辯質問魔鬼結果求助越獄紀念和神話案件研究勘誤33 分鐘
謝辭資料來源說明參考書目譯名對照表
旁觀者:一樁美國兇殺案的現代啟示 相關資料
作者根據警察局檔案、庭審記錄以及自己的深入調查,指出了當時的媒體報道有諸多失實之處,沒有那么多目擊者,他們之中,固然有懦怯的或冷漠的旁觀者,但也有人報案,有人沖出自己的居所去守護垂死的受害者。流傳版本的基蒂案,與其說是確立的事實,不如說是“一個現代寓言故事”。書寫得曉暢易讀,但這個案件的方方面面,不能不讓讀者生發諸多反思。——陳嘉映(首都師范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在突如其來的陌生人苦難面前,人類的道德是否容得了旁觀?本書所描述的吉若維斯案,讀了令人震撼。每個人或許都應該自問:假如身臨其境,我會怎么做?這里沒有好人與壞人之分,只有人性中光明與幽暗互相糾纏。是的,神性與魔性,是心靈深處永恒的戰爭。——許紀霖(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這不是僅一本好書。這是一本偉大的書。這20年來我還沒有讀過能與這本書比肩的作品。每一頁都會揭露關于美國的性格缺失所導致的*為嚴重的案件令人震驚的全新事實信息。用講故事的手筆描繪當代歷史,不看真會是讀者的損失。——哈蘭•埃利森
多年來,發生在1964年紐約的基蒂•吉諾維斯被害事件被視為都市里的恐怖故事。終于,這些謎團和這起令人悲傷的案件背后的真相終于得以昭雪。在這本經過了詳實調研且文筆洗練的作品中,凱文•庫克以極有說服力的筆觸再現了事件,揭露了在半個世紀前的那個夜晚的皇后區究竟發生了什么。在此過程中,庫克復活了那個生活在動蕩的60年代的基蒂•吉諾維斯。——邁克爾•沃利斯
在事件發生之后,我的叔叔山姆曾對我說:“這種事情只會發生在皇后區,因為那里的人都是軟蛋。”他實在是錯得離譜。基蒂•吉諾維斯的被害讓整個城市陷入癱瘓。現在,終于,凱文•庫克的這本書將所有線索串聯起來,讓我們在錯誤觀念和一知半解之外找到了答案。這是一本必須一讀的好書。——柯蒂斯•斯利瓦,“守護天使”組織創辦者
凱文•庫克撕開了長久以來流傳著的錯誤觀念之上的遮掩。他的作品是一流的調查報告,讓定義了整個時代的一起臭名昭著的謀殺案背后的真相得以昭雪。——凱文•貝克
旁觀者:一樁美國兇殺案的現代啟示 作者簡介
凱文·庫克(Kevin Cook),曾著有《泰坦尼克·湯普森》和《湯米的榮耀》。他為包括《紐約時報》、《每日新聞》、《GQ》雜志、《Men’s Journal》雜志、《Vogue》雜志以及其他出版物撰稿,還曾參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以及福克斯電視臺的節目。現居住在紐約市。汪洋、周長天,同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大學。汪洋現在高校教書,周長天現從事教育出版。本書是兩人合作翻譯的第一本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