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哲學系列西方哲學普遍性的淪落/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300263717
- 條形碼:9787300263717 ; 978-7-300-26371-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哲學系列西方哲學普遍性的淪落/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本書特色
西方哲學的普遍性是指西方哲學家所闡述的作為世界本質(zhì)的普遍性。本書認為西方哲學的普遍性作為本體論的對象通過決定人性乃至人的普遍價值觀構(gòu)成了人類之根,因而也決定著人應(yīng)該如何活著(人是什么、人從哪兒來和人應(yīng)該到哪兒去)。本書通過傳統(tǒng)形而上學、康德形而上學、海德格爾哲學和德里達哲學四個節(jié)點來探討西方哲學的尋根之路,認為此一尋根之路從哲學之內(nèi)看表現(xiàn)為西方哲學普遍性淪落的過程,而從哲學之外看則決定著西方社會價值觀從一元走向多元的過程,其中,前一過程構(gòu)成了后一過程的形而上學根據(jù)。西方社會價值觀從一元走向多元的歷程是一個不可逆的社會進步歷程,但它也導致了西方社會在精神家園方面之無家可歸的消極后果。本書認為,基于形而上學的根據(jù)理清這一歷程的必然性和內(nèi)在邏輯是正確評價這一歷程并正確探求人類(西方)價值觀未來發(fā)展方向的基礎(chǔ)。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哲學系列西方哲學普遍性的淪落/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內(nèi)容簡介
西方哲學的普遍性是指西方哲學家所闡述的作為世界本質(zhì)的普遍性。本書認為西方哲學的普遍性作為本體論的對象通過決定人性乃至人的普遍價值觀構(gòu)成了人類之根,因而也決定著人應(yīng)該如何活著(人是什么、人從哪兒來和人應(yīng)該到哪兒去)。本書通過傳統(tǒng)形而上學、康德形而上學、海德格爾哲學和德里達哲學四個節(jié)點來探討西方哲學的尋根之路,認為此一尋根之路從哲學之內(nèi)看表現(xiàn)為西方哲學普遍性淪落的過程,而從哲學之外看則決定著西方社會價值觀從一元走向多元的過程,其中,前一過程構(gòu)成了后一過程的形而上學根據(jù)。西方社會價值觀從一元走向多元的歷程是一個不可逆的社會進步歷程,但它也導致了西方社會在精神家園方面之無家可歸的消極后果。本書認為,基于形而上學的根據(jù)理清這一歷程的必然性和內(nèi)在邏輯是正確評價這一歷程并正確探求人類(西方)價值觀未來發(fā)展方向的基礎(chǔ)。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哲學系列西方哲學普遍性的淪落/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目錄
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哲學系列西方哲學普遍性的淪落/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強以華,1956年生,安徽南陵人,湖北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研究員,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lǐng)域包括形而上學、西方哲學、倫理學,曾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和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出版著作、譯著多部,在《哲學研究》《哲學動態(tài)》《光明日報》等報刊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