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手工技藝保護論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64619
- 條形碼:9787503964619 ; 978-7-5039-6461-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手工技藝保護論集 內容簡介
《手工技藝保護論集》是邱春林2012年至2017年間發表的論文選集,主要圍繞手工技藝的保護展開的。全書共分六編,包括傳統與時變、傳承與振興、產業與人才、工藝與美術、非遺與村落、展序與書序。
手工技藝保護論集 目錄
**編·傳統與時變
民間美術的演變趨勢:大眾文化與精英文化
手工藝承載的文化傳統
尊重傳統,也要尊重變化
手工技藝傳承不能抑制創造本能
傳統技藝在開放社會的機會
科技與手藝的“聯姻”
20世紀傳統手工藝留下的“遺產”
官手工業設計的“文化特質”與當前的“文化遲滯”
第二編·傳承與振興
中國鄉愁:振興傳統工藝
解讀《傳統工藝振興計劃》
傳統手工藝傳承人技藝的挖掘和整理
生產性保護:非遺的“自我造血”
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方式的探索
技藝因人而存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的關鍵
傳承是創意設計的基礎——《創意世界》主編訪談邱春林
第三編·產業與人才
從傳統再出發:手工藝的第二次產業化
當代手工藝的產業升級
非遺對接產業,有些底線要堅守
非遺保護如何介入體驗型手工藝文化產業
北京市工藝美術行業瀕危品種調查報告
產業與人才——北京工藝美術發展現狀與對策
家庭傳承還是社會化傳承:談傳統技藝的人才培養方式
土山灣孤兒工藝院對當代文化產業的幾點啟示
第四編·工藝與美術
當代工藝美術需要“制隨時變”
工藝美術大師要亦工亦文
徐門竹刻賞論
針法利用巧:從實用繡到繡畫的轉型
工美群星熠熠生輝——《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部分分卷內容簡介
以刺繡自立,以思想名世——紀念沈壽誕辰一百四十周年
2014年工藝美術發展概覽
2015年工藝美術發展概覽
2016年工藝美術發展概覽
第五編·非遺與村落
別讓城鎮化把非遺“化”掉
非遺保護工作助力新型城鎮化建設
古村落:重要的文化空間
本土文化織成錦繡
非遺保護要尊重文化主體——2014年專訪邱春林
第六編·展序與書序
道不遠人——談工匠精神的回歸(代序)
“巧奪天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百名工藝美術大師技藝大展”序
當代陶塑的創新工場森羅萬象——“石灣明清民國陶藝名家珍品展”致辭
工巧善業、廣種福田——“承露軒館藏唐卡藝術展”致辭
丹青畫非遺——“傅益瑤《端午頌》國畫長卷展”序言
《中國瓷都非遺傳人》序
謹嚴與粗獷——“高公博黃楊木雕精品展”前言
開創石灣陶塑新局面——“潘柏林陶塑精品展”致辭
十指參成——“徐秀棠從藝六十周年作品展”致敬辭
與水天同色、與自然共美——“夏侯文青瓷精品展”致辭
梳理歷史文化惠民——賀廣東石灣陶瓷博物館建館十周年
家學濡養,文化續命——“大家·歸秀:紀念傅抱石先生誕辰110周年暨傅益瑤父女繪畫聯展”前言
附錄:從傳統走向現代的中國手工藝
展開全部
手工技藝保護論集 作者簡介
邱春林,1966年生,號南山,江西廬陵人,廈門大學文藝理論碩士、南京藝術學院中西美術比較博士、清華大學設計藝術學博士后,現任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中國藝術研究院紫砂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已出版《中國手工藝的文化變遷》《會通中兩:王瀲的沒汁思想》《沒計與文化》《圣徒與狂俠:徐渭、梵高比較研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集》等12本專著,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上發表淪文130余篇,是我國著名的美術理論家、文人畫家、非遺保護專家。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