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藝術文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900231
- 條形碼:9787569900231 ; 978-7-5699-002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藝術文論 本書特色
《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文庫:建筑藝術文論》是從作者已發表的學術成果中精選出的28篇論文匯集而成的個人文集,它涵蓋了五個方面的論題,體現了對中國建筑史、建筑藝術與文化、園林藝術及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等的探索。作者在透過古今中外建筑的不同風格,深入發掘了中國建筑蘊含的豐富的人文思想。書中每一論題的探索都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意義,從宮廷建筑到普通民居,從私家園林到寺觀石窟,無不顯示了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能較為充分地體現出作者寬闊的理論視野、思維的系統深邃成果的開拓創新。
建筑藝術文論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建筑文化、中國建筑史、建筑藝術、中國園林藝術、文化遺產保護等六編, 主要內容包括: 建筑的文化特質、建筑的文化架構、試論中國古典建筑的群體意識與合和性格、品味澳門建筑文化、營造學社與中國近代建筑史學等。
建筑藝術文論 目錄
**編 建筑文化
建筑的文化特質
建筑的文化架構
試論中國古典建筑的群體意識與合和性格
品味澳門建筑文化 第二編 中國建筑史
營造學社與中國近代建筑史學
中國建筑史學研究的再審視
宋代建筑藝術史綱
宋代市井建筑
澳門建筑簡史 第三編 建筑藝術
中國古典建筑的和諧之美
淺談徽派傳統民居的設計思想
雄偉紅山壯麗宮殿
云游崆峒
長橋臥波未霽何虹——中國古代拱橋藝術
神秘笑靨——石窟與造像 第四編 中國園林藝術
淺析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思想
中國古代園林風格的暗轉與流變
宋代園林的藝術風格
兩宋私家園林的景物特征 第五編 文化遺產保護
北京寺觀文化的保存與活化
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的整體保護
深圳南慶街文物建筑與老街保護初探
留住成府歷史的根——蔣家胡同四合院的歷史與保護
金仙庵尋蹤與復建 第六編 其他
山序
潮汕鄉土建筑
《北京皇城建筑裝飾》中譯本序
建筑創作的精神食糧——建筑評論
建筑藝術文論 作者簡介
劉托,1957年生于北京研究員。1983年獲清華大學建筑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清華大學建筑學碩士學位。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研究所所長,全國農民住宅義務設計推廣中心副主任,《中國建筑藝術年鑒》副主編,中國建筑學會建筑史學分會理事。長期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的研究工作,出版了多種專業著作,發表了數十篇有關建筑文化、建筑藝術、建筑歷史的專業論文,并參與多項文物建筑保護、文化藝術工程、景觀園林工程的策劃與設計工作。出版著作主要有:《外國建筑藝術欣賞》(山西教育出版社)、《園林藝術欣賞》(山西教育出版社)、《世界建筑史話》(翻譯,《建筑師》雜志連載)、《中國古代園林風景圖匯》(學苑出版社)、《建筑評論》(翻譯,知識產權出版社)、《濠鏡風韻——澳門建筑》(文化藝術出版社)、《頤和園》(水利水電出版社),以及《中國美術史》(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兩宋卷建筑藝術部分),《中國建筑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宋代卷部分章節),《建筑美學》(合著,科普出版社),《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合著,世界知識出版社)。曾主編和參與數種辭書的編寫工作,已出版的有:《中國文化與自然遺產》、《叩擊華夏古文明》、《清殿版畫匯刊》、《美學百科全書》、《古代藝術詞典》、《自然科學年鑒》、《中外建筑藝術鑒賞詞典》等。另在《美術》、《美術研究》、《建筑史論文集》、《新建筑》、《美術史論》、《古建與園林技術》、《美術觀察》、《中華文化畫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內容涉及園林藝術、建筑藝術、歷史研究、文物保護等。主要篇目有:《中國古代園林風格的暗轉與流轉》、《淺析中國古典園林美學思想》、《建筑史學研究的再審視》、《深圳南慶街文物建筑老街保護初探》、《論文人園林的興起及早期文人園林》、《萬縣三峽淹沒區文物建筑的保護》、《留住成府歷史的根》、《澳門教堂與寺廟覓蹤》、《中國傳統建筑的和諧美》等。主持和參與的設計工作主要有:“長江三峽淹沒區萬州文物建筑保護規劃”、“深圳老街保護規劃設計”、“北戴河碧螺塔”、“中央電視臺涿州外景基地銅雀臺與漢宮院設計”、“深圳錦繡中華圓明園景區設計”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