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行走的話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10618
- 條形碼:9787559810618 ; 978-7-5598-1061-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行走的話語 本書特色
拉美“魯迅”,畢生抗爭社會不公,文學才華足以和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媲美。談論拉美文學時,不應該錯過加萊亞諾。這本書充分展現了加萊亞諾文學的一面,他的驚人想象力根植于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傳統,讓他在卡夫卡和博爾赫斯面前也可以昂首而行。
★ 56個陌生的窗口、34個精怪故事,拼貼出現實的瘋狂。加萊亞諾是一位拼貼術大師,在他的筆下,大天使跌落凡間、蜥蜴墜入愛河、獵人變成了自己的獵物、男人愛上一顆星星又慘遭拋棄……在用真實與夢境相交織的碎片里,加萊亞諾為別人講述著自己深愛的拉丁美洲之魂。
★ 近兩百幅木刻插畫,專為文字打造。作者生前專程到巴西東北深處的小鎮,找到何塞·弗朗西斯科·博爾赫斯,一位沉默寡言的木刻家,請其為自己的書制作插圖。他不停地講述自己的計劃,不停地說,不停地解釋,始終沒有得到回應。而當他把這些故事講給木刻家,這本書很快就誕生了。
行走的話語 內容簡介
本書由七十多篇文章組成,分為“故事”、“窗口”兩類,前者是拉美地區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后者則是作者對某些事件和概念的思考。作者將虛構、新聞、歷史、時評等多種內容融合在一起,使得整本書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氛圍。那些看似荒誕、無意義的故事背后,作者用豐富的想象力構筑了他一直想表現的“盜墓賊和傻子”的世界,體現的是他對生命,對個人與外部世界、歷史記憶的聯系的深刻思考。
行走的話語 目錄
故事:七樁奇事
窗口:話語(一)
故事:罪女宮里的正義女使者和大天使
窗口:話語(二)
窗口:話語(三)
故事:愛吃妻子的蜥蜴
窗口:時節
窗口:前夕
故事:荒漠大盜慘遇后悔詩人
窗口:所是和所做
故事:使徒圣伯多祿在美洲
窗口:墻
窗口:拉美悲劇新聞的標題
窗口:肥皂劇
故事:小兒從母愛及其他險境里逃生
窗口:無形的獨裁
故事:蚊子奇跡
窗口:話語(四)
故事:大天使回歸
窗口:禁令
故事:玉米的故鄉
窗口:循環
故事:鸚鵡的復活
窗口:記憶(一)
故事:影子
窗口:無形的面孔
窗口:曾經的時間
故事:曾經的王國
窗口:記憶(二)
窗口:到達
窗口:出發
窗口:問題
故事:趕車人
窗口:再見
故事:逃債的鞋匠
窗口:海洋
故事:熱愛歡鬧的南海巫師們
窗口:成功男士
故事:入侵的女人|
窗口:大海女神
故事:想要生孩子的男人
窗口:生育
故事:天生淫魔,他的成就和令人驚駭的結局
窗口:恐懼
故事:出土寶物和它詛咒的靈驗|
窗口:遺產
故事:饑餓的救贖
窗口:面具
故事:逃跑的藝術
窗口:運氣
故事:堂·穆埃爾特、傷心女人和美洲鷲|
窗口:鏡子
窗口:死亡(一)
窗口:死亡(二)
故事:曾是老虎的牧人
窗口:錯誤
故事:失去一只爪子的鳥媽媽
窗口:話語(五)
故事:世間之狗的奇遇啟示錄
窗口:藝術(一)
窗口:藝術(二)
窗口:話語(六)
故事:不用魚叉和魚鉤就被撒旦捉住的海豚
窗口:世界史
故事:在高空愛上一顆星又被她拋棄的男人
窗口:一個女人(一)
窗口:一個女人(二)
窗口:一個女人(三)
窗口:音樂(一)
窗口:音樂(二)
故事:月球人
窗口:話語(八)
故事:咖啡館的一天
窗口:記憶(三)
故事:游獵者
窗口:城市(一)
故事:耶穌的第二次來訪
窗口:懲罰
故事:咖啡館的又一天
窗口:城市(二)
故事:另一個
窗口:頸
窗口:臉
故事:游弋在河里和夜空的女孩
窗口:記憶(四)|
窗口:記憶(五)
故事:烏托邦
行走的話語 節選
窗口:話語(一)
講故事、唱故事的人,唯有在落雪的時候,才能把故事講出來、唱出來。傳統就是這么要求的。北美的印第安人對此非常注重。據他們說,聽到故事的時候,植物不再忙著生長,鳥兒會忘記給孩子們啄食。
故事:愛吃妻子的蜥蜴
河邊的絨毛草叢中躲著一位正在看書的女人。書上說,從前有位權橫遍野的先生,萬物都屬于他:盧卡納瑪爾卡鎮1及其周邊的一切,家禽和野獸,順民和叛徒,所有的東西—丈量過的土地和未開墾的荒漠,干裂的和濕潤的,有記憶的和被遺忘的。
可是,這位萬物之主卻沒有繼承人。每個白天,他的妻子誦經千遍,祈求上天開恩,賜予子嗣;每個夜晚,她都點亮千根蠟燭。
上帝對這煩人的女人已心生厭倦,覺得她總求些他并不想給的東西。*后,可能是因為不想再聽到她的祈求,或者僅僅是神的同情心驅使,奇跡出現了,喜悅降臨到這個家庭。
孩子長著人類的臉,有著蜥蜴的身。一段時間后,孩子開口說話了,可走路的時候依然拖著肚子。阿亞庫喬市1*好的老師們教他念書,但是他的爪子卻沒法寫字。
十八歲的時候,他要女人。
富有的父親給他找來了一位,并在神父家中舉行一場奢華無比的婚禮。
**夜,蜥蜴就撲到妻子身上,把她吞食掉。晨曦微露的時候,婚床上只剩一位熟睡的鰥夫,周圍都是些細小的尸骨。
不久,蜥蜴要求再來一個女人。于是,又辦了一場婚禮,開始新一輪的吞食。隨后,這個貪吃鬼再要一個,反復如此。
新娘總是不缺的,窮人家里總有個多余的女兒。
杜勒西迪奧正在睡午覺,河水輕撫過他的肚皮。
他睜開一只眼,就看到了她。她正看書。他從未看到過戴眼鏡的女人。
杜勒西迪奧把鼻子湊過去:“你在讀什么?”
她放下書,并不驚異地看著他:“傳說。”
“傳說?”
“古老的聲音。”
“有什么用呢?”
她聳聳肩。“陪伴。”她說。
這個女人不像從山區來,也不像從森林來,更不像從海邊來。
“我也會讀書。”杜勒西迪奧說。
她合上書,轉過臉。
當杜勒西迪奧問她是誰、從何處來的時候,女人消失了。
到了下個周日,杜勒西迪奧午覺醒來,她還在那里。沒捧書,但依然戴著眼鏡。
她坐在細沙上,雙腳藏在彩色裙子里,她就在那兒,一如既往,看著那位在陽光下拖著肚子的闖入者。
杜勒西迪奧讓萬物歸位。他抬起一根指甲很長的爪子,沿著藍色山脈的地平線指點:“凡是目之所及、行之所至的地方,都是屬于我的。”
她瞧都沒瞧這廣闊的王國,一聲不吭,無比靜默。
這位萬物的繼承者繼續說,不管是小綿羊,還是土著人,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是每一里土地、每一條河水和每一寸空氣的主人,當然,也是她坐的那塊沙地的主人。
“我準你坐這。”他表示同意。
她甩了甩黑色長辮,就像聽到雨聲那樣。蜥蜴澄清說,他雖然富有,但是也很謙卑,勤奮好學,是個特別想要組建家庭的男人,可是殘忍的命運卻甘愿他做一名鰥夫。
她側過頭,思考起這一奧秘。
杜勒西迪奧猶豫地小聲說:“我可以請你幫個忙嗎?”
他側過一小邊,露出背。
“幫我撓撓背,”他哀求,“我夠不到。”
她伸出手,輕觸起他鋼鐵般的背甲,夸獎起來:“你的背就像絲綢一樣。”
杜勒西迪奧搖晃起身體,閉上眼睛,張開嘴巴,抬起尾巴,感受著從未有過的感覺。
但是當他轉過頭的時候,她已經不在那里了。
他沿著絨毛草叢全速爬行,往前,往后,四處尋找,可是沒有任何蹤影。
下個周日,她沒有來河邊;再下個周日也沒來;再之后,也沒來。
自從遇見她,他的眼里只有她。
瞌睡蟲不再瞌睡,貪吃鬼不再貪吃,杜勒西迪奧的臥室再也不是在亡妻庇佑下休憩的歡樂圣殿。雖然她們的照片依然在那里,從上到下掛滿了墻壁,心形相框外還掛著橙色的花環。注定孤獨的杜勒西迪奧埋在被褥里,深陷于悲傷中。醫生和江湖郎中都從遠處趕來,可在高燒肆虐和身體全面崩潰面前,他們都無能為力。
杜勒西迪奧把從過路土耳其人那兒買來的收音機掛在身上,一邊嘆氣,一邊聽著過時的旋律,悲痛地熬過日日夜夜。他的父母絕望地看著他日漸凋零。他再也不像過去那樣渴望女人。
“我餓,”他哀嘆,“我就是個愛情的乞丐。”
他聲音沙啞,還帶押韻(不是什么好兆頭),低聲地,向奪去他安寧和靈魂的女人表達垂死的敬意。
所有仆從都出動去尋找她。他們翻遍天地,即使并不知道這位人間蒸發了的女子叫什么名字。沒人在這里的山谷看到過那位戴眼鏡的女人,別的地方也沒有。
某個周日下午,杜勒西迪奧心血來潮。他幾乎沒法起身,但還是拖著身體,艱難地來到了河岸邊。
她就在那里。
杜勒西迪奧淚流滿面,向這位行蹤飄忽的冷漠女子表達愛意,袒露說“若沒嘗到你嘴里的蜜,我就要干渴而死”,聲稱“我甚至不值得被你遺忘,安靜的你讓我瘋狂”。*終,他用甜言蜜語征服了她。
婚禮當天,所有人都心存感激,因為村上已經好久沒有聚會了,這么說來,杜勒西迪奧是唯一結婚的那個人。對待如此特殊的賓客,神父也格外重視。
五弦琴繞著這對新人轉,豎琴和小提琴演奏出壯麗的旋律。人們為這對幸福的新人舉杯,愿兩人的愛情永恒,甜酒在花枝下匯成河流。
杜勒西迪奧脊背上換了層新皮膚,前所未有的紅潤,而他奇怪的尾巴則是藍綠色。
*后,只剩他們倆獨處時,真相的時刻來臨,他請求:“我把心給你,踩吧別憐憫。”
她把蠟燭吹熄,脫去鑲了花邊的蓬松禮服,緩慢摘下眼鏡,對他說:“磨磨唧唧干什么!別說蠢話!”
她猛地一拉,掏出他的身體,把他的外皮扔到地上。她擁抱赤裸的他,燃燒他。
過了一會,杜勒西迪奧沉沉入睡,他蜷縮著,緊靠在這個女人身上,做了人生中的**個夢。他一睡著,她就開吃了。她一小口一小口地吞咽,從尾巴到腦袋,既不發出什么聲響,也不用力咀嚼。她非常當心,生怕把他弄醒,給他帶走個壞印象。
行走的話語 相關資料
我們可以將《行走的話語》視為一本夢幻之書,看做是拉丁美洲心靈陰暗面的零散碎片。……加萊亞諾*好的那些寓言故事,足以跟卡夫卡相媲美,其他類作品也絲毫不遜色于博爾赫斯。只有把他那些過眼難忘的篇章與大師們的作品放在一起,才是對它進行比較的正確方式。
——《華盛頓郵報》
加萊亞諾曾經是、現在仍是拉丁美洲的聲音。
——費爾南多·盧戈(巴拉圭前總統)
出版加萊亞諾,就是出版一個敵人:謊言、冷漠尤其是遺忘的敵人。有了他,我們的罪責才被記住。
——約翰·伯格(英國藝術史家、小說家)
加萊亞諾的語言每一句都引人入勝卻又不乏深度,而寫作體裁既像新聞報道,又像詩歌,又像政治經濟學的論文,多種風格雜糅在一起,不按常理出牌。通過讀他的書可以了解拉丁美洲的現實,他不是個板著臉說教的知識分子,而是風趣幽默又有責任擔當的知識分子。
——張偉劼(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教授,《鏡子》譯者)
加萊亞諾的那些小故事有著和《百年孤獨》同樣遼闊的視野和雄心。
——滕威(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行走的話語 作者簡介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當代最負盛名的拉丁文學作家之一,一生著有數十部作品,代表作包括《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火的記憶》等,許多作品已被翻譯為28種語言。
1940年生于烏拉圭首都蒙德維的亞,14歲時創作的政治漫畫被報刊采用,先后擔任過周刊、日報的記者、編輯、主編。1973年烏拉圭發生軍事政變后入獄。曾流亡十二年并被列入阿根廷軍事政權的死亡名單。2015年,因癌癥去世。
譯者介紹
張方正,畢業于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曾在哥倫比亞、多米尼加等國家工作游歷多年。譯有《第一堂古典音樂賞析課》。
- >
煙與鏡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