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抗戰期間歷史怪胎的覆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517193
- 條形碼:9787515517193 ; 978-7-5155-171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抗戰期間歷史怪胎的覆滅 本書特色
它是一個為虎作倀、群魔亂舞的歷史怪胎;它是一只作惡多端、令人發指的罪惡黑手;它是一個殺戮無數、沾滿國人鮮血的魔窟。 它就是抗戰時期迫害了無數抗日志士的汪偽特工總部76號。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圖文版)》根據海內外多方解密檔案,真實還原76號特務組織組建、行惡直至分崩瓦解的歷史真相。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抗戰期間歷史怪胎的覆滅 內容簡介
抗戰期間,日本特務為了“以華制華”,對付中統、軍統,成立了特工總部76號。他們網羅愿意降日的軍統、中統人員,收買流氓、地痞等社會渣滓,拼湊起一個漢奸特務組織的班底。《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圖文版)》整合檔案資料,揭開汪偽76號的神秘面紗,揭露抗戰時期沾滿國人獻血的漢奸特務組織的真實面目。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抗戰期間歷史怪胎的覆滅 目錄
**章 黑幕拉啟
**節 上海“孤島”的形成
第二節 八一三戰役前后中日特工戰
第三節 日本實行“以華制華”戰略
第四節 上海灘除奸
第五節 雙料叛徒李士群
第二章 從67號到76號
**節 “上海特工計劃書”出籠
第二節 大西路67號扎營
第三節 極司菲爾路76號魔窟開張
第四節 魔掌伸向四面八方
第三章 與汪偽集團同流合污
**節 汪精衛出逃組建偽政權
第二節 76號奉命歸汪
第三節 成為日汪的“哮犬”
第四章 腥風血雨上海灘
**節 瘋狂鎮壓抗日力量
第二節 與中統、軍統的生死較量
第三節 綁架勒索擾亂社會
第五章 作死的瘋狂
**節 為日汪效力
第二節 主辦“清鄉”擴充勢力
第三節 爭權奪利內斗自殘
第六章 失敗前的掙扎
**節 前途絕望
第二節 各尋退路
第三節 李士群暴斃內幕
第七章 窮途末路
**節 樹倒猢猻散
第二節 76號奸酋的末日
第三節 特務群奸的下場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抗戰期間歷史怪胎的覆滅 節選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圖文版)》: **章 黑幕拉啟 汪精衛偽政權及其76號特務組織都是抗戰爆發后在上海灘由日本侵略者拼湊而成,這是因為上海地區復雜的社會狀況具有其孳生的條件與基礎。 當時上海的外國租界,依據清末中外不平等條約有關“租界協議”及租界當局獲得之“治外法權”,脫離中國政府行政與法律管轄,成為化外魚龍混雜之地。日本軍閥及其特務浪人在此大肆進行侵略中國的活動,并與中國的特工組織開展了生死斗爭。而日本在上海組建漢奸特務機構并扶植汪偽政權,目的就是以華制華,徹底征服中國,奴役中國人民。 **節上海“孤島”的形成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北方戰場戰事的不斷擴大暴露了日軍全面侵華的企圖。國民政府統帥部不得不面對現實,確認現在已不再是談論或戰或和的時候,而是面臨怎樣打的抉擇。戰爭的發展制造了一個促使中方下決心改變中H戰局的契機,在飽經戰火的東南要地又發生了一個不測事件,這就是導致中日戰爭全面升級的八一三淞滬抗戰。 長江中下游地區為我國政治、經濟重心所在,經濟中心上海與政治中心南京相連的寧滬地區是中國當時的心腹要地。因此,上海便成為我國的東大門及保衛首都的屏障,在戰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上上海是中國重要的港口城市,因此一向被日本軍閥視為侵略中國的人口要道,成為中日矛盾沖突的敏感地帶。1932年一·二八事變時,日軍就曾經攻擊上海,借以轉移人們的視線,以便鞏固其在東北的侵略利益。接著又逼迫國民政府簽訂了妥協讓步的《上海停戰協定》,日軍得以在上海地區駐扎大批海軍陸戰隊,修筑大量戰備設施。上海從此成為中日戰爭又一個潛在的爆發點。 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后,日方雖然對我東南地區垂涎已久,但是由于當時戰爭集中在華北,在開戰之時,日方并無在上海作戰的具體計劃,只考慮到了在青島與上海兩地派兵保護日僑的可能。所以其《對華作戰計劃》中寫道,在情況不得已時才對青、滬作戰,而所下達的“兵力編制及任務”,也只限于在平津及青島附近的部署,尚未計劃向上海派遣正規陸軍。7月9日,日軍參謀本部在其《處理華北時局要領》的命令中明確規定:“即使抗日行動波及華中華南,陸軍仍以不出兵為原則。” 華北戰事爆發時,以長江方面為“警備區域”的日本海軍第三艦隊長谷川清司令官正在臺灣指揮演習,聞訊后立即趕赴上海。7月11日,他在上海召集了“特別警備會議”,根據日本海軍省7月8日下達的緊急訓令,討論海軍“保護日僑問題”。會議決定將駐華海軍分成三組特務艦隊。上海方面由長谷川清親自指揮。7月16日,長谷川清向日本海軍軍令部提出,認為有必要在上海、南京一帶發動戰爭,全力消滅中國海空軍,同時派遣陸軍5個師團攻占上海與南京,將中國政府置于死地,以盡快結束戰事。“如果局限戰域,則有利于敵方兵力之集中,深恐將使我方作戰困難。為制中國于死命,須以控制上海、南京為*要著。”8月4日,長谷川清又一次請求東京增兵上海。但得到的答復是“要慎重行事”,“待繼續觀察形勢再作考慮”。8月7日上午,日海相米內光政向陸相杉山元送交了準備提交內閣的《請緊急派遣陸軍進駐青島、上海案》,但內閣并沒有討論這一提議。直至8月上旬末,日方的作戰方針仍然是“陸軍僅派至華北,為保護日僑可動用海軍,務須陸軍出兵上海”。 但是,中國方面的情形就不同了。自一·二八事變以后,國民政府意識到日軍如再由上海入侵,將輕易威脅國都南京,故而對寧滬杭腹地的防御計劃給予了相當重視。出于自身防衛的需要,自1931年起,國民政府開始在這一地區構筑國防戰備設施。經過數年的努力,花費了一百多萬銀圓的資財,修成了三道國防作戰線。**條是上海至杭州國防線,第二條是吳江至福山國防工事(蘇福線),第三條是無錫至澄江(江陰)國防工事(錫澄線)。到1937年,全部工程已基本完成。毫無疑義,這些戰備工作就是為了對付日軍的侵略。 ……
汪偽特工總部76號完全檔案:抗戰期間歷史怪胎的覆滅 作者簡介
馬振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長、研究館員,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發表論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多部,代表作有《國民黨特務活動史》《慘勝》等。 陸軍,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副研究館員,曾發表民國檔案與民國史論文多篇,主編《日本侵華圖志》(華中卷)。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