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游牧人筆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399951
- 條形碼:9787506399951 ; 978-7-5063-999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游牧人筆記 本書特色
18篇記敘人物的散文,作者在這些小人物身上發現、挖掘和放大出了游牧蒙古人身上所具有的,未被世人發現、讀懂的諸多人生秘密——他們獨特的善良的世界觀、愛的生命觀、和諧的生態觀和純樸無私的生活觀。閱讀這些閃爍著“大地游牧人”生存智慧與博愛至境的散文,本身就是一次心靈洗禮、靈魂凈化和人格提升的過程。
游牧人筆記 內容簡介
《游牧人筆記》是一部散文集,收錄了《我的父親》《草原深處的蒙古人家》《四姐》《高照來》等18篇記敘人物的散文。這些人物大多是生活在鄂爾多斯高原大漠戈壁深處的普通牧民、小人物。他們有著極其普通,甚至卑微的人生,是真正意義上的活在“大地深處”的人們。而他們卻有著不同尋常,耐人尋味的性格、經歷和命運,他們的精神世界是如此澄明、特別和豐富。作者是這些人物的親人、朋友和學生,她與她的人物水乳交融地生活在一切,同呼吸共命運,幸福著他們的幸福,悲傷著他們的悲傷。
游牧人筆記 目錄
目錄
序 我的奇跡1
草原深處
我的父親3
草原深處的蒙古人家17
納仁大叔33
姊妹情深
四姐45
賽罕姐姐57
無痕的花朵74
溫暖天涯
高照來89
白色搖籃曲100
我的藏族朋友扎西110
大地暗語
當樹葉凋零·巴特爾的故事127
當山石崩裂·道倫勁的故事135
當河水受濁·山東娃的故事149
候鳥無痕
頭巾大媽167
第二次握手187
沒有家鄉的人207
遷徙心韻
沁入靈魂的心聲227
遷徙的心韻235
神祇呼吸的韻律244
游牧人筆記 節選
我的父親 父親一生都沒有遠離過薩拉烏素河。更準確地說,父親從未走出過薩拉烏素河。 因為父親三歲失怙,所以由叔父收養。據說他的叔父是一位醫術高超的喇嘛。喇嘛當時居住在薩拉烏素河邊的泥土建造的寺廟里,將住寺誦經、住持坐落于薩拉烏素北岸的敖包祭祀活動和為黎民百姓診病抓藥等生計作為自己一生的生命支柱。于是,父親便坐在他叔叔的鞍前馬后,在穿梭遷徙小河南北兩岸的日子中漸漸長大成人。 撫育人們心靈的總是家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那三點一線的特殊經歷造就了只屬于父親一人的心胸氣度。 父親一生都沒有遠離過薩拉烏素河。更準確地說,薩拉烏素河從未在父親心中消失過。 盡管在他的生命歷程中經歷過數次搬遷,但是他*終還是在距離薩拉烏素河很近的“查瑪哈”柴達木度過自己*后的時光。 父親仙逝已經三十多年了,長久以來,我無數次動念想寫一些關于父親的文字,但終究還是未著一字。 在漫長的思考過程中,我終于意識到,*美好的文句不是用語言文字來著述,而是來自于心靈深處的積淀和回歸。 三十多年來,那些語句流淌在我的血管內,并化作飛揚的淚水,浸濕我的衣襟。 當兄弟姐妹聚會時,每當提起父親的話題,我就回避。可是在內心里還是不可遏制地向往著聽取一些關于他的更多的故事。 我喜歡傾聽母親敘述的有關父親的往事。不過我不愿聽她說,你父親脾氣暴躁、喜歡喝酒等話語。也許是作為女兒的我,受到本能的來自父親的深厚真摯的愛所驅使,所以會竭力在心里將父親塑造成一個高大偉岸的男人形象吧。 父親在四十歲時,便雙眼失明,從那以后,多彩繁紛的世界只留給他無望的黑暗。 沉陷在黑暗世界中的父親,為了不給妻子兒女增加負擔,竟數次企圖自殺,幸而被母親發現制止。 *后,即使自己深陷黑暗,但是為了孩子們茁壯成長,他克服了絕望和悲痛,頑強地活了下來。如若不然,一生都堅持讓自己 像個真正的男子漢那樣生活的他,肯定會尊嚴地、義無反顧地告別塵世。 “草原上的野馬都是你父親親自馴化的。他在柴達木東岸馳騁駿馬吹響口哨時,西岸的人卻以為是有什么人在吹奏竹笛呢。他喜歡與人戲謔玩笑,倘若他咒罵一個人:‘你這個吃死老娘的家伙……’那就意味他已經喜歡上那個人啦。在他活著的時候,曾經扶持幫助過很多人……”當老人們講述父親的故事時,我就會暗自思忖:“俗話說:凡能歌善舞者,天不假年。可是他為什么會把平常的口哨吹得那么優美那么嘹亮呢?常言道,為人謀一利,自帶三分害。父親為什么執意幫助那么多人呢?” 在我后來失怙孤獨的日子里,再次回憶起聽聞到的關于父親吹出歌聲的故事,我才真正理解了他!老人家為家鄉鄰里留下了無數優美的歌聲之后,自己卻義無反顧地走向了無聲的世界里…… “人應為他人而活著,如果真的善無善報,也不要在意,善報就跟隨在惡意的身影里……”父親的這句話,至今言猶在耳。 我還記得父親教導哥哥的話:“與其家藏千匹駿馬,不如身邊千友圍繞。與人善者,胸比曠野,與人惡者,心若針孔。” 雖然父親身為孤兒,但是剛剛到了能夠自立的時候,便連續撫養了好幾個失去家庭的孩子,直到他們成家立業。 在父母剛剛成親的年代,正逢群黨紛爭,匪亂叢生。 一日,父親在前往馬群的途中,遇見一個男人隱藏在溝壑里。那人對父親說:“你也是一個男人,所以實話告訴你,我是一個逃亡的人,我既不愿意參加什么黨派,也不愿意當土匪燒殺搶掠。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跟自己心愛的女人在一起,過上平安舒心的日子。我并不怕死,我只是擔心我的死傷害那個愛我的姑娘的心,你是一個男人,想必理解另一個男人的情感吧?如果理解,就請幫助我圓我的夢。” 父親便將那位為了愛情而舍身奮爭的人,藏匿在菜窖里,直至匪亂銷聲匿跡之后。家里突然出現的一位異鄉人,使母親大吃一驚,繼而恍然大悟。 在父親的掩護下,僥幸生還的那人在我們家附近搭建了一座窩棚居住下來。不久之后,他回返家鄉,回來的時候,卻手牽著一頭黑毛驢,上面端坐著一位俊俏的姑娘。 當天夜里,兩位新人在窩棚里舉辦了婚禮。父親成了唯一的客人兼婚禮主持人。 原來,一個在豆腐坊當長工的小伙子,與主人女兒悄悄相愛并且私訂終身。不久,這個秘密被主人發現,主人便決定將女兒高價賣給軍閥將軍做妾,同時把年輕人送給土匪頭子,讓土匪頭子認他做養子。 被賣給將軍做妾的女子對心愛的人說:“如果我能活著逃出去,就藏匿在長城垛樓下的土窩里,你要經常到那里看著點。” 后來,年輕人身背父親贈送的干糧,前往垛樓尋找女子。結果那女子真的應聲從土窩里走了出來。 …… “俗話說:‘入鄉隨俗。’草原是一個熱愛并尊重生命的地方。如果想要在這里生活下去,就一定要愛護這里的一草一木。既然你們為了愛情在這里筑巢生活,就應該互敬互愛白頭到老。作為禮物,我贈送你們兩只母羊和三只山羊。”說罷,父親舉起了酒杯。 時至今日,所有的人早已忘卻了那一家人的先人不是蒙古人這一檔子事兒。 父親總是為他人的幸福而殫精竭慮。自從那件事以后,他又撫養了好幾個失去雙親、流浪到草原上的孤兒,并給他們取了諸如巴雅爾(喜慶)、吉爾格勒(幸福)、青格勒(歡樂)之類吉祥喜慶的名字,并使他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 “從咱們家里已經走出好幾個家庭啦,都是些從四面八方來的貧弱之人。還好,總算成了人模人樣地活在塵世上的人啦……”父親高興地說著。 于是我們就有了巴雅爾大叔、吉爾格勒小叔等眾多的異姓叔叔……父親也許是出身孤寡,所以自覺孤獨,無依無靠,便尋求通過關懷他人來溫暖自己孤寂的心靈? 總是聽母親絮叨:“你父親那個人呀……見不得別人遇到難處,幫他們,跟他們交朋友,讓他們成家立業……”這樣的話聽的次數多了也就習以為常,在潛意識里認為他就是那么一個人…… 父親,時至今日,我才真正理解了您!人自愛而生,人因愛而高貴! 歲月匆匆,一天天長大的我漸漸地理解了父親,后來也隨著年齡漸增而知曉了父親內心深處的孤獨落寞。 父親,您雖然雙目失明,但心靈之燈卻灼灼閃光,為普世之愛而犧牲自己,雖生命短暫靈魂卻得以永恒! 有些時代總是喜歡游戲人類的情感。不知什么時候就從什么地方突然冒出些運動,諸如:開墾土地,鏟除錦雞兒、苦艾,建造水庫,種田種地……于是,全大隊所有男人,開始砍伐樹木,種菜種地,牧民們受盡折騰。 在曾是草木葳蕤、鳥語花香、牛羊成群、馬群奔騰的原野上揮鍬鏟地、毀滅苗木,使父親義憤填膺,深陷痛苦。就在當天夜晚,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在這個不眠之夜,父親的雙眼永遠地失去了光明。對此慘景,我永遠也不愿猜測。有時我在想,也許他寧愿自己告別光明,也不忍心目睹自己心愛的草原慘遭荼毒。 就在那片茵茵草地上,今日聳立起了一座高聳的枯黃色的沙丘。 每當我長跪在沙丘前給父親燒紙祭奠時,都似乎能聽見他那飲泣慨嘆之聲。在那悲戚的聲音中,夾雜著父親和故土之間的愀然 心語。 從那一天開始,母親開始擔當起外面的生計,而父親則留在家中照看起孩子們的吃喝拉撒。 姐姐回憶,父親寧愿讓孩子們的屎尿污染衣襟,也絕不讓孩子們的心靈沾染一點骯臟。 “父親在親吻你的時候,總是說‘你個壞壞的小白兔’。父親說,母親懷孕的時候,他夢見有一只潔白的玉兔坐在自己的懷里。所以父親總是一邊絮叨著‘你個壞壞的小白兔’,一邊親吻著你,很久才離開。”當姐姐說起這些,我總是沉默無語。沉浸在深情父愛之中的我,只要一張嘴,肯定就有成串的淚珠滾滾落下!父愛能使女兒的生命升華成為莊嚴的盛景!即使那女兒尚在年幼,手腳沒洗,甚至連衣服都沒穿! 現在,我自己也成為幾個孩子的母親,他們也對我撒嬌邀寵,可是我自己何嘗不是也暗自希望繼續得到父母寵愛。當這一切離我遠去時,我只好在孤獨中藏匿內心,獨自一人品嘗追憶中的那一份寵愛。
游牧人筆記 作者簡介
海日寒,原名丁玉龍,內蒙古哲里木盟人,蒙古族。著有詩集《遙遠的雪山》(蒙古文)、《一個人的穿越》、《空山集》等。現供職于內蒙古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評論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文學翻譯家協會副主席。著有學術專著《新時期蒙古語詩歌中的現代流派》、《蒙古族詩歌現代轉型》、《當代蒙古語詩歌綜合研究》、《世界經典電影解析》和《本土文化詩學》等。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