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經濟學十五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6090384
- 條形碼:9787506090384 ; 978-7-5060-9038-4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經濟學十五講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經濟學愛好者,青年學生,一般大眾 經濟學“巨俠”熊秉元擅長以平實的語言講述生活中的微末小事,從中提煉出精妙的經濟學道理;不著蠻力,卻是以小見大,微言大義。本書也延續了他一貫的風格。作為一本經濟學入門書籍,它非常適合那些對經濟學感興趣卻又害怕公式、圖表、數學的讀者朋友。結構上也是從經濟學*基本的理性人假設、成本的概念談起,到價格、市場機制,再到公共選擇,*后到經濟學與政治、法律的融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可以說,《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經濟學十五講》是展現經濟學魅力、普及經濟學思維方式的一部佳作。
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經濟學十五講 內容簡介
經濟學剛萌芽時,關心的主要是市場活動、對外貿易等等的經濟問題。*近幾十年,經濟學者開始用他們所熟悉的分析工具去探討過去一直屬于其他社會科學的問題。人類活動的各個面向本來就彼此牽連,環環相扣。經濟學家以他們所發展出的工具來分析其他問題,是希望能和研究這些其他問題的學者有彼此沖擊和激蕩的機會。彼此截長補短之后,才可能對“人”的問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書以一些看似與經濟學無關的生活現象入手,介紹經濟學的基本假設以及常用的概念,再進一步談論公共選擇以及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在其他學科領域的運用,以期展現經濟分析的獨特魅力。
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經濟學十五講 目錄
自序
**章 經濟學者眼中的世間百態
第二章 入境問俗
第三章 理性與自利
第四章 倫理道德與“交換”
第五章 “成本”的觀念
第六章 價格和價值的曲折
第七章 神奇的“市場”
第八章 市場并非萬能鑰匙
第九章 不完美的世界
第十章 如何決定眾人之事
第十一章 政府該管多少的事
第十二章 無所不在的科斯
第十三章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政治
第十四章 法律與經濟碰撞出的火花
第十五章 經濟學到底是什么
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經濟學十五講 節選
自序:與我同行 數年前,《時報周刊》的一位編輯請我寫關于財稅問題的時事評論。寫了一兩篇之后,我覺得時論有點像過眼云煙,不容易有保存價值。既然要花時間,為什么不寫些趣味和層次比較高,從觀念上探討問題的文章?主意既定之后,就陸陸續續地寫。一方面把這些知性短文登在報章雜志的副刊,另一方面上課當講義發,作為討論辯難的材料。登在報刊的文章回響不大,但是作為論對的材料卻激起了很多漣漪。大學生、研究生、學校推廣教育的學員都一再地告訴我,這些短文對他們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沖擊,促使他們重新思索過去習以為常、視為當然的想法。慢 慢地,他們覺察到自己在思考判斷上的轉變,自己一個人獨處時也會感受到在腦海里琢磨問題的樂趣。 這種當初所沒有預料到的轉折,也對我產生了一些刺激,我曾不止一次地自問:自己的功能到底是什么?經過反反復復的斟酌之后,我現在的想法是:作為一個社會科學的研究者,我既是一個“信差”,也是一個“創作者”。站在“信差”的立場,我試著把經濟學的內涵認真深入、精確平實地傳遞給我的學生、聽眾、讀者。站在“創作者”的立場,我希望能為經濟學這個人文科學添增一點自己的心得和體會。而且,希望我的涓滴之功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被保留下來,成為文化資產的一部分。 就經濟學而言,經濟學成為一門學科已經有兩百多年。在這兩百多年里,有許許多多出類拔萃的學者投入了他們的聰明才智,也累積出非常可觀的智慧結晶。而且,以經濟學的分析工具探討其他社會科學的領域,像法律、政治、社會,都已經有相當璀璨的成果。事實上,我的體會是,經濟學(者)可以放棄“經濟學”這個名詞,而以*重要的幾個分析概念建立一個體系完 整,涵蓋政治、經濟、社會、法律的“社會科學”。 這本書里的這些短文,可以說就是由“經濟學”過渡到“社會科學”的嘗試。希望由這些短文里,讀者能慢慢琢磨出一種一以貫之的“看事情的方法”。也希望讀者在細細品味、反復咀嚼的過程里,能感受和分享我所曾經歷過的智識上的驚奇和喜悅!
不完美的世界-熊秉元經濟學十五講 作者簡介
熊秉元,臺灣地區家喻戶曉的經濟學家,曾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推翻著名的“科斯定理”。在華人經濟學界,與張五常、黃有光、林行止并稱為“四俠”,現為浙江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并擔任多所國內外高校兼職教授。 著名法律經濟學家。臺灣大學經濟系畢業,美國布朗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后,返回母校,在臺灣大學經濟系暨研究所任教二十余年,主要研究領域為法律經濟學和經濟學方法論。目前為浙江大學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近年來在兩岸推展“法律經濟學”,漸有成果。兩岸及港澳主要大學的法學院里,擔任講座教授的經濟學者。 熊秉元還是一位頗具影響力的散文家。1993年,推出經濟學散文集《尋找心中那把尺》,即獲選為“金鼎獎”推薦著作。目前,熊秉元已有兩篇文章被選為臺灣高職國文課本的課文。其著作《優雅的理性》《解釋的工具》《正義的成本》《生活的經濟解釋》《法的經濟解釋》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