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4545010
- 條形碼:9787554545010 ; 978-7-5545-450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 本書特色
霍俊明花費近三年時間的嘔心瀝血之作《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全書48萬字,以大量翔實的一手資料追憶和評論了陳超及其所處的那個詩歌鼎盛時代。書中所涉國內一線詩人北島、舒婷、西川、歐陽江河、翟永明等近百位,感情充沛,語言生動,理論性強,既是對陳超一生的總結,又是對中國詩歌的反思和指引。鐵凝、西川、歐陽江河等14位國內當代重量級作家、詩人聯袂推薦,表達對陳超的推崇、贊美以及惋惜之情。16開精裝鎖線,設計美觀大方,賀奇為本書封面精心繪制的畫作、唐曉渡題寫的書名,均為本書增添了光彩。陳超家屬授權的書信日記等難得一見的珍貴文字及圖片,使本書在文學之外又具有珍貴的收藏價值。霍俊明說,寫完這本書,有一種被掏空的感覺。
這不只是一個人的傳記和檔案
這些幽暗的孔洞和光斑通向每一個人
這是一個高迥者的空無與真實、渴慕與棄絕
這是一代知識分子的精神肖像和絕望重生的見證
這是一位詩人批評家宿命般的精神撫慰與撕裂的升階之書
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 內容簡介
著名河北老詩人姚振函曾說過, 只要陳超在, 任何一個詩人從河北經過都得充滿敬意, 陳超不僅對河北詩壇, 而且對中國詩歌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他作為一代著名詩歌評論家、詩人, 隨著他的去世更多地被人們記取, 這是一部描寫詩人陳超生平的感人傳記, 由他的學生、當代知名詩評人霍俊明撰寫。
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 目錄
楔子| PROLOGUE
詩人一個人——悼念中國詩人陳超/2
“你會用一個動詞把我抬回地面” / 3
**章| PART ONE
夢的解析與西郊墓地的一只黃蜂 / 20
天蝎座:透明又隔絕的鐘形罩 / 34
終曲:“他的臉比余燼還要純凈” /49
失眠的人起來,開始跳傘 / 58
看見紅色感覺藍色,*后的抑郁 /71
“詩人之死”與永生時刻 / 81
第二章| PART TWO
瞧,校園里那頭溫順的獅子 / 94
簡單的前程和“未來的舊錄像帶” / 118
第三章| PART THREE
赤紅的年代,懵懂的爬卡車 /130
藍皮筆記本上的赤紅之夜 / 141
知青歲月:翻烤那些受潮的陳年 /151
學徒紀事,柳葉刀上的詩 / 167
第四章| PART FOUR
“解凍”與“七七級”軼事 / 184
穿著海魂衫彈吉他的校園詩人 / 191
悄然而至的挑戰,或**陣爆裂的
冰排 / 200
第五章| PART FIVE
“土”河北出了個“急先鋒” / 214
“焐了的麥子不發芽”:陳超與河北現代鄉土詩 / 225
第六章| PART SIX
精神肖像:生命源始或宿命般的撫慰 /242
荒漠甘泉 /252
敲響的火與精神重力 /265
夜雨修書,或命運的伙伴 /277
西南方向的詩人:印象或潛對話 /287
“你是我*好的靈魂的朋友” / 307
第七章| PART SEVEN
一個時代的結束,又一個時代的開始 / 322
“詩人批評家”的誕生 / 326
“一個人的工程”:現代解詩學 /339
第八章| PART EIGHT
“詩歌的理論乃是生命的理論” /362
《生命詩學論稿》的生成史 / 378
第九章| PART NINE
“以夢為馬”的選本家 /392
“詩野游牧”:現代詩話與詩人散文 / 401
第十章| PART TEN
一個被“少數人”談論的詩人 /414
“自殺者的樹林”與青銅墓地 / 450
“元詩”:一個新詞走上*黑的道路 / 465
第十一章| PART ELEVEN
重負與神恩都已承受 /482
試圖改變命運…… / 497
摔碎金器的六翼天使 / 507
“上蒼,請你放過我!你過分了!!” /522
第十二章| PART TWELVE
三本日記:橘紅、淡紫和土灰 / 534
棲棲、西西、xī xī:碧梧棲
老鳳凰枝 /553
尾聲| EPILOGUE
嗨,又來了,抑郁癥 /572
2014:人生的*后一年 / 592
后記| POSTSCRIPT
他熱愛在火焰和冰凌中輪回的精神(代后記) / 603
附錄| APPENDIX
陳超年表 /606
編后記/645
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 節選
1991年,33歲的陳超此時在雨中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往事,想到自己這樣一個“教師”和“干部”家庭的孩子,想起紅色歲月“骯臟寒冷”中長大的孩子,未免生出沉郁和辛酸,甚至還一度受到別人的歧視。這也必然培養出了陳超的獨立個性,“這使我更為孤傲,不馴服,生命性,從小就習慣了被體面人漠視的處境,我什么也不怕。”(91.5.28 小雨)
在我小的時候,沒有人關心我。現在,都需要我為之活著、負責。我真感到無比的不平。
(日記1991.5.28)
然而,陳默(后改名為陳揚,小名洋洋。陳超在1994年第4輯《詩探索》的一篇文章中曾經用過“陳默”這個筆名,原因是那一期的《詩探索》還刊登了陳超的另一篇文章,名字不好出現兩次,應編輯要求用了筆名。以下統稱為陳揚)降生不久,一場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了。小小的陳揚被巨大的病痛所折磨,也折磨著棲棲和陳超——陳超把孩子看成是“一輛沒安裝剎車片的玩具車”。由自己的孤獨童年,陳超想到了兒子,“我的兒子,我今后決不讓你再受委屈。我要讓你比別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有益性的照顧和培養。和愛!”
此時,陳超還不知道陳揚將來的病情會給他和棲棲帶來的另一番命運。
早在1989年(5月5日),遠在西昌的周倫佑就格外關心陳超的家庭狀況,“你*近在寫些什么?我特約的那篇稿子你在為我寫嗎?帶小孩、當父母是很纏人的,我有過體會(我那時是邊洗尿布邊構思詩),但愿沒有磨你幾多斗志。”
在陳超和棲棲的悉心照料下,小陳揚的病情逐漸得到控制、好轉,而背后他們的責任和付出難以想見,“此次見面,感覺到了老兄變化不小。責任倫理大大增強了。承奉老母,照顧默默,以平常心承擔,不抱怨,不厭煩,確實不容易”(劉西普2004年7月26日給陳超的信)。這是一種難以想象的長時期的生活重壓以及深隱的焦慮,“星期天的白洋淀清晨 / 顯得不真實。它讓我忘記了生活重壓的焦慮,/ 有如天涯歸客恍惚于故鄉久別的美”(《大淀的清晨》)。那是一個又一個怎樣黑暗而令人不寒而栗的夜晚。好像黑夜永遠都沒有盡頭,但是,陽光總會來的。陳超曾寫過一首名為《與西西逆風騎車經過玉米田》的詩,“金紅頭發童子軍在風中集合/綠領帶系得潦草而飄逸/腰身一齊彎向東方/金子的心,無辜閃亮 // 這時,我們騎車逆風沖上斜坡/我突然想加入這單純的集體!/謝謝天,一切*終都會如愿/拜托你那時將我撒入這片綠吸墨紙的大地”。而這首詩我更情愿將之視為他們在不平坦歲月中的心靈真實的呈現,秋風向晚,逆風、上坡,都顯示了當時生活的艱難與辛酸。
1991年兒童節當天,陳超給兒子寫了一首詩,悲欣交集,即將發生的命運仍未為可知。
給陳默
孩子,你本是六翼天使
純潔,透亮,東游西逛
你摔碎了天堂里名貴的金器
被罰下地作了我的兒郎
你小小的心,宛如春天的池塘
蝌蚪、小魚攪得你時時動蕩
你快樂,懵懂,帶來風一樣的歌唱
管它明天怎樣,我只要現在歡暢,
小寶貝,看著你,我的心又快樂又惆悵
孩子,為了你,爸爸媽媽曾日夜緊張
但是,你長大了,一天天變得機智健壯
也許,你永遠就是天使的脾氣
讓我為你祝福,擔憂,又充滿溫柔的心腸
1991年以來,工作、家庭和孩子使得陳超身心疲憊,“我的身體狀況不太好,我要注意休息。一定注意,這個家中的一切人走在依靠我——反之,我也依靠她們,我們都要保重。”(1992.12.12)棲棲和陳超不僅需要早晨送、中午接送和晚上接洋洋,還要準備一天的飯食,而且洋洋的身體狀況總是讓家里擔心。棲棲為了照顧孩子方便,已著手調換工作。為此,陳超很是憂慮,替棲棲擔心,怕她因此犧牲了自己的個人生活和工作環境,從而太委屈了自己,“她都是為了我,我感到特別對不起她。她能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嗎?她失去每天一段的個人生活,是否會使她的性情變得焦慮?她的工作合心意嗎?與人相處行嗎?我想,如果她不調來,我們擔子也未必多重。早晨送兒子,中午接——送,晚上接。也沒什么。為了這個,讓她犧牲人生*高貴的東西,值得嗎?……另外,就是做飯。光接送孩子倒無所謂,關鍵是做飯。我能做的好,有營養嗎?是不是晚飯讓棲棲做,午飯我們三人吃簡單點,孩子身體也不會受多大影響?”“唉,親愛的棲棲,我感到特別對不起你。我愿意你生活得好!讓我為你犧牲我才心安。”(91.11.24)這種種憂慮使得陳超那一段時間一直睡眠不好,況且還要晚上熬夜堅持寫作,“早晨的安靜幫助了睡眠 / 我像被夾在平鋪直敘的書頁里 / 醒來,又告訴自己睡去,轉眼已是上午 / 秋天到了,毛巾被**次顯出必要 / 窗外射進的陽光仿佛來自天空更遠的地方”(《安靜的上午》)。在生活的磨礪面前,陳超不是患得患失、瞻前顧后和謹小慎微,而是更加積極和樂觀。正如他后來那本詩集《熱愛,是的》,道出了他樂觀的一面,“就這樣,要自由、現代、深刻、漂亮地生活!熱愛生命,熱愛沒,熱愛想熱愛的一切!和妻兒老母一同把生活過得更好!!陳超,就這樣生活吧,心平氣和,一如既往,創造一份生活,你可是眾望所歸的人!”
1992年3月10日,陳超只在日記上寫了短短的一句話,這幾乎也是唯一的一次抱怨——“洋洋,是不是為你?”人生遇到這樣不可想象的情況,誰會不抱怨呢?誰會就此甘心呢?陳超也是個普通人,“在我小的時候,沒有人關心我。現在都需要我為之活著、負責。我真感到無比的不平。”(91.5.28)也是陳揚的到來在改變著陳超的人生態度和性格,“孩子的語言發展很明顯。我有時煩他的無意義重復話語。但想想這正是他在練說話啊,今后一定要有問必答。理智地對待一切。”(1996年10月27日夜 22:30)
轉世的桃花——陳超評傳 作者簡介
霍俊明,詩人、批評家、博士后。中國作協創研部研究員,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委員,中國現代文學館首屆客座研究員,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
著有詩集《有些事物替我們說話》《懷雪》《喝粥的隱士》,《尷尬的一代》《變動、修辭與想象》《先鋒詩歌與地方性知識》等專著十余部。曾獲《詩刊》年度青年理論家獎、年度青年批評家表現獎、首屆“詩探索”評論獎、首屆揚子江詩學獎、第四屆“后天”雙年獎(批評獎),《南方文壇》《山花》《星星》《詩選刊》《滇池》年度批評(家)獎。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