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給青年作家的信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32218
- 條形碼:9787020132218 ; 978-7-02-013221-8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給青年作家的信 本書特色
《給青年作家的信(精)》是科倫·麥凱恩給一位青年作家的信件匯編,主題是寫作。麥凱恩從作家的語言、語法、開篇、寫作過程中承擔的風險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寫作心得和經驗。麥凱恩也從文本創作的實際層面,對青年作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比如多建構對話,比如讓人物在*合適的背景下活動,甚至也包括了他對標點符號使用的個人癖好。這本書語句有力精煉,是極好的探討寫作的作品。
給青年作家的信 內容簡介
作家 陶立夏 傾情翻譯
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 《轉吧,這偉大的世界》作者
科倫·麥凱恩 Colum McCann
分享寫作的孤獨、光榮、禁忌、偉大
對于既是火花四射的指引,更是沖鋒的號角
本書是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科倫·麥凱恩探討寫作和人生的散文集。在這本睿智、凝練、迷人、充滿幽默感的書信集中,麥凱恩征引自己多年的寫作和教學經驗,從寫作技巧、寫作習慣、寫作者面臨的風險和陷阱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寫作心得,同時也傳達了自身對小說創作理論的深刻思考。
麥凱恩還借鑒了諸多其他作家關于寫作的精彩闡釋,對讀者給出了直接而清晰的建議:比如構建適合任務的背景,比如多構建對話。他的部分結論盡管不乏主觀性,但對于有志于寫作的人來說,這些娓娓道來的規訓和勸誡,都是面對艱辛且充滿野心的寫作之路珍貴的友伴。
給青年作家的信 目錄
給青年作家的信
沒有規則
你的**句
別寫你知道的事
空白稿紙的恐怖
無樂音就則無靈感
意識的英雄
來自塵埃:人物塑造
塑造真實
攜帶筆記本
成為一臺攝影機
這事甭提啦:創作對話
大聲閱讀
人物事件地點時間方式與原因
探索結構
重要的事:語言與情節
標點符號:并非只是隨意丟棄的東西(逗號)
調查研究:谷歌尚不夠深入
請除去你句子上的銹跡
不斷期待的習慣
沒有文學奧運會
年輕作家的年紀該多大?
別做混蛋
還要再說一句,也別太友善(反正在你的小說中如此)
失敗。失敗。失敗。
閱讀,閱讀,閱讀
愉悅如斯
寫作是娛樂
休息一下
誰是你的理想讀者?
如何找到一位經紀人
如果我沒有經紀人該如何?
找到合適的編輯
以(你的)全新眼光審視你的故事
全部丟棄
給讀者的智慧以用武之地
成功
如果你寫完了,你只不過剛開始
推薦語(或曰文字春宮的藝術)
秘密審訊
我該在哪里寫作?
要不要去上創意寫作碩士班?
我在寫作時應該閱讀嗎?
砸碎那面鏡子
腦海中的黑犬
為自己寫句信條
公交車理論
為什么要講故事?
接納批評
書的*后一行
再致青年作家
給青年作家的信 節選
還要再說一句,也別太友善(反正在你的小說中如此)
不要讓自己犯下塑造完美人物的差錯……讓他們像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立體的人,不要讓他們淪為符號。
——海明威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但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所以自問:你是否把人物塑造得太美好了?他們是不是太真誠?你有無賦予他們棱角?你有無“賦予他們缺點”?是否存在真實但糟糕(以及實在糟糕)的事?我們了解他們內心的魔鬼嗎?
人物必須要有自己的指紋。不要害怕把他們逼入困境。他們可以刻薄、不可靠、種族歧視、孤獨、迷惘、愚蠢以及糟糕透頂——就像別的人一樣。畢竟,這是真實的生活。*起碼也是生活的再現。
不要讓你的人物鶴立雞群。不要讓他們思想單一。確保比喻總是言之有物。
至于你自己的人生(它其實才是你的小說),也永遠處處暗礁。有無名怒火和離婚還有街頭毆斗。有言不由衷、詭計多端、背信棄義、兩面三刀,還得口是心非地說無止境的廢話。習慣就好。這就是人生。
這或許不會成為你的故事的燃料,卻是你無法否認的事。你只要寫下去,從生活中提煉生活,有血有肉,人無完人。
失敗。失敗。失敗。
沒關系。繼續嘗試。繼續失敗。以更好的姿態失敗。
——貝克特
貝克特說得太好,值得一再重復:“沒關系。繼續嘗試。繼續失敗。以更好的姿態失敗。”
失敗是好事。失敗代表雄心壯志。失敗代表有勇氣。失敗需要膽量,知道自己將承受失敗更需要膽量。突破自己。真正的勇敢是知道郵箱里會有又一封退稿信但依舊去取。不要撕碎它。不要燒掉它。而是把它當墻紙用。保管好它并時不時讀一下。明白這封退稿信將在數年后成為塵封的往事。它會發黃泛皺而你會記得它曾帶給你的感受,它讓你在別人都以為你將無言以對的時候拿出作品反擊。失敗讓人振奮。你知道自己能做得更好。失敗讓你在清晨起床工作。失敗讓你熱血沸騰。失敗讓你斗志滿滿。失敗讓你明白該寫一個更宏大也更優秀的故事。
*終真正存在的失敗只有一樣——那就是害怕失敗。敢于嘗試是真正的勇敢。
鼓起勇氣。失敗是沖向腦門的一股硫磺味。劃根火柴。深呼吸。
閱讀
想在不閱讀的情況下寫作就像獨自駕小船出海:孤單而危險。你是否更愿意看見地平線上布滿連綿的船帆?你是否更愿意向附近的帆船揮手致意,欣賞他們的技藝,在適宜的海浪中來去自如,知道你將掀起自己的浪花,也知道有足夠多的大風與大海等著所有人?
——蒂亞·奧布萊特
不讀書的作家數量之多令人驚訝,尤其是那些認為自己的作品才值得被閱讀的年長作家。他們的閱讀范圍逐漸萎縮。他們堅信自己寫了足夠多的書現在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他們拉上窗簾。他們把自己陷在沙發里,待在書架的陰影中。他們匆匆翻上幾頁就覺得精疲力竭。他們只對自己寫的東西感興趣。忘了要在他人的作品中尋找廣闊。不過原諒他們吧,也原諒我。我們已經忘了身為年輕作家是什么感覺。
所以趁在我再次遺忘之前,寫下這些。一個年輕寫作者必須閱讀。必須閱讀閱讀再閱讀。帶著冒險精神,兼容并蓄,持之以恒。聽起來簡單,然而并非如此。即使這些事*簡單的層面做起來也不容易。他必須閱讀遇到的所有書。經典讀物,書架上吸引他的舊書,老師推薦的巨著,忘在地鐵座位上的暢銷書,火車站折角的舊小說,度假小屋里的古董精裝書。閱讀,閱讀,閱讀。大腦是只靈敏的罐子。你的頭腦能容納如此多的東西。讀的書越難越好。閱讀越多樣你的寫作就越有彈性。
挑戰自己。走出舒適地帶。找到他人無法回避的問題。我們從困境獲得的巨大快樂,事實上,正是困境本身。
給青年作家的信 作者簡介
科倫·麥凱恩,1965年生于愛爾蘭都柏林,受其當記者的父親的影響,自小立志成為一名記者,高中畢業后進入都柏林理工學院攻讀新聞學專業,后成為《愛爾蘭新聞》的記者。
1986年,麥凱恩為小說創作來到美國,之后的一年半里,他騎車穿越了北美,為其之后的小說累積了大量素材。1988年至1991年,他旅居德克薩斯州,在德克薩斯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1992年與妻子結婚后移居日本,后搬回紐約,在紐約市立大學亨特學院教授創意寫作課程至今。
自1994年出版短篇小說集《黑河釣事》起,麥凱恩已出版七部長篇小說、三部中短篇小說集,包括《佐利姑娘》《舞者》《轉吧,這偉大的世界》《隧道盡頭的光明》《飛越大西洋》等。其中,《轉吧,這偉大的世界》獲2009年度美國國家圖書獎、2011年度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其作品已被翻譯成三十多種語言。
他最近的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給青年作家的信》 (2017)。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